您的位置:首页 > 爱国教育研究 > 教育方案

教育方案

文献上传

文献上传:国情文献资源网网络征文开始...

民族团结

详细信息>>

通用技术课程中如何实施爱国主义教育之体会

发布时间:2014-11-06

作者:湖南省岳阳市云溪区一中(414009)    杨金耿     来源:网络

[  ] 任何一门课程,在完成它特定的学科教育功能的同时,也赋予了每一门课程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使命。只有实现了这双重使命,那才是课程目标的真正全面贯彻落实,也是我们每一个教师所应达到的最高境界。通用技术课程作为普通高中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同样承载着爱国主义教育这一重要使命。在通用技术课程中,为了实施爱国主义教育,首先是要深挖教材资源,二是要将教材适当延伸,三是要结合现实说教,最后是要激发学生的民族责任感。

[关键词]通用技术  爱国主义教育  体会

  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深深的体会到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是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培养他们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弘扬民族精神,有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做贡献的志向与愿望等思想感情。高中阶段年龄的学生正是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及时进行正面引导,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爱国主义教育不应当是空洞的说教、喊几句口号就能达到目的的。通用技术课程作为普通高中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如何在教育教学实际中结合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呢?

  一、深挖教材资源

  教材是实现课程理念、落实课程目标的重要载体。作为高中课程之一的通用技术课程,同样承载着爱国主义教育的使命。在不同的章节,它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内容将爱国主义教育呈现给我们。但为了突出技术这一主题,它往往隐含在教材之中,这就要求我们去挖掘,将它从技术中突显出来,使之更好地用于对学生实施爱国主义这一功能。通过对教材的认真分析,我认为如下主要内容就是这方面很好的案例——《技术与设计1》(地质出版社):P2 中的案例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P38中的案例我国古代宫廷建筑、P53中的案例彩陶就充分说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或对人类社会的巨大推动作用,可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P3 中的案例一项农业工程应是我党亲民政策——扶贫政策、P7中蝗灾的抑制体现了我党对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关心,能加深学生对我党的认识;P12中的杂交水稻技术、我国载人航天技术是我国在世界上的领先技术之一,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技术与设计2》(地质出版社):P2中的案例13P7中的案例古城墙;P80中的龙舟赛;P104中长征火箭的发射、三峡大坝;P121中的神舟载人航天等等,也都是很好地进行爱国主义的范例。课堂上,我们在讲解这些案例的技术要素时,也要适当突出它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

  二、将教材适当引伸

  教材上的案例是通过精选的,是有限的,在用案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还可以结合实际作适当的引伸。例如在讲《技术与设计1》的技术需要综合知识一节时,正直我国嫦娥1号即将发射之际,结合神舟5号案例,我还向学生简介了我国的神舟载人航天系列、嫦娥探月计划等,极大地激起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同时我们还及时出了一期有关我国航天发展史、近期我国的航天计划及我国航天领域在世界的领先地位等大型宣传窗,进行了一次全校性的航天知识讲座,实践证明,它产生了相当大的轰动效应,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很好案例和形式。

  三、尽量利用现实说教

  一些在时间和空间上相对遥远的案例对学生的说服力总觉得有点勉强,怎么办?现实说教。在讲我党、我国政府的亲民政策时,因为我们是农村中学,结合学生亲历的鲜活事例如农业税的减免、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两免一补、农网(电)改造、乡村公路建设、其他农村基础设施改造、乡村医疗合作、农村低保覆盖、农民进城务工政策、进城务工农民子弟就读的优惠政策等,无一不是我党、我国政府对农民兄弟的关怀,对缩小城乡差别的决心;还有对下岗职工无微不至的关怀等,这些实实在在、可以触摸得到的案例,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很好事例。但要注意时间的把握,要一带而过,千万不可冲淡主题。

  四、激发学生的民族责任感

  学生的爱国热情还体现在责任上,责任体现在为祖国、为民族的崛起而发奋学习上。学生的爱国热情是实实在在的,应表现在日常行为之中。要让学生感到肩上这副担子的份量,认识到这份不可推卸的责任属于他们自己每一个人。有了这份责任感,有了这份压力,他们的爱国热情就会化解到日常的学习行为之中。为此,在正式学习通用技术课程之前,我花了一节课的时间和学生探讨了这样一个问题:一百多年前的鸦片战争、六十多年前我国的抗日战争,那段不堪回首的屈侮史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这样的历史还能重演吗?现在在一些领域、特别是一些高新技术领域,我们的鼻子为什么还牵在人家的手里?这一现状还能让它继续维持下去吗?当今国际形势也蕴涵着动荡不安的因素,我们要成为世界之强国,我们该怎么办?这一讨论,通过学生严肃而认真的神情可以看出,它产生了强烈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也反映到了其他学科)。难道这不是学生爱国热情的具体表现吗?学生的思想是反复不定的,这一观点我还不时拿出来给他们敲敲警钟,要让警钟长鸣!我想用这种形式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比起用高考、用升学来压迫学生强千百倍。这种压力不会让学生感到喘不过气来,是他们在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的学习,它是出于责任和那份义务,是学生学习的一种最高境界。

  任何一门课程,在完成它特定的学科教育功能的同时,也赋予了每一门课程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使命。只有实现了这双重使命,那才是课程目标的真正全面贯彻落实,也是我们每一个教师所应达到的最高境界。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