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4-25
胡校全 韶关市始兴县始兴中学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1]高中的政治课堂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也是现代化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正如
当前学校政治课堂始终存在着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之间相脱节的现象,执行课改的力度不够,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要灵活地把学校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机的结合来,把社会融入课堂,把课堂放到社会大舞台,即做到请进来,走出去。请进来与走出去是相互联系,彼此促进,能丰富学生现代生活经验,以改变过去那种与社会生活相脱离的教学方式,展示政治课独特魅力,使政治课成为学生喜欢的一门课程,从而提高政治课教学实际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这样才能真正落实好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
一、请进来——迎接生活的气息
请进来是把社会和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通过人的口述或展示或播放实物资料的方式,引入到我们的政治课堂,从而满足青少年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请进来可以采取两种方式:
一是请专业人士作讲座或考察小组代表做总结。这是现在很多政治课堂教学一种常用的、有效的形式。08年开始,在学校大力支持下,我们班组织多次讲座和学生小组课外实践活动,并取得了很好效果。
案例:在学习《经济生活》第五课第二框新时代的劳动者时,我们请到了市就业信息中心一位陈老师来给我们讲解,就业的相关的信息。在此之前,学生当时听到这消息,激动不已,并自发的总结所关心问题要问这位专业人士。这都是我意料不到得,平时他们很少会主动提出问题,最多是题目做错了,更令我惊讶的是,他们的问题真的很有现实点的意义,连陈老师都赞叹不已。问题一:就业总体形势怎么样,各个行业就业情况有何不同?(关系到我们兼顾考虑兴趣和选择专业的方向);问题二:我们有些同学高中毕业后,就会马上面临就业,通过那些途径可以找到工作(关乎生计);问题三:我们如何为就业做好准备,(社会需要什么人才);问题四:社会上有没有就业不平等的现象,如果有我们该怎么做?(应聘或工作中,我们如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当陈老师用严谨的态度,科学的数据,专业的分析和指导做报告的时候,我发现学生学习已经是超越课本,也能感觉他们急切求知若渴的心。在交流的过程中,课堂已经不纯粹的讲解知识地方,而是热火朝天的生活热点方面的讨论。这些报告和讲座对于学生体察社会生活的脉搏,开拓自身视野,了解社会,并懂得如何为社会做出贡献。
二是请进各种资料。它是把一些有价值的生活图片、照片、记录、视频等等,通过多媒体技术或借用其它装备展示出来。使用课外生活资料,可以让学生学到很多新的知识,开拓生活接触面,还能通过直观去理解知识点,加深印象,使知识点高于教材,而不拘泥教材,增强学生参与意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请进各种资料的做法,在我们的政治教学中也经常运用着。
案例:我们在上《文化生活》第四课第一框传统文化的继承时,采取是播放《竹叶舞》的片段之时,学生注意力马上被吸引过来。让学生能感觉到原来政治课也可以优美。特别是当组织委员上台对竹叶舞进行另类的表演时,课堂气氛顿时沸腾起来。学生在乐趣中,一能感受到传统文化是什么,为什么要创新,如何去对待传统文化,二能展示自己多才多艺,自身的价值得到认可。又如上《生活与哲学》的联系观时,当时让学生展示所拍本地个别工业由于排污导致鱼类死亡的照片,揭露破坏人与自然的联系的后果,同时学生联系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的知识,给企业提出增强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另外他们向政府提出加强保护环境的意见,落实到具体。看到他们活用知识,为社会出谋划策,做出贡献,让我感到这才是我需要培养人才的方式,不要为了书而教,而是要为了美好生活而教。
然而地区具有差异性,请进来的政治课堂教学效果也有不同。如对于资金却少,教学工具落后等乡镇学校,会大大影响引进资料的范围与程度,从而大大折扣其教学效果。所以我们还需要坚持走出去相结合。
二、走出去——感受生活的魅力
就是走出固定的教室,组织好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当中去,通过基层采风,做到理论和实际生活相结合,从而增长自己的认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走出去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一是按班级人数的多少分,可分为集体性活动、各小组活动、单人活动。集体性活动可以学生广泛参加,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实践。但是由于人数太多,操作复杂。小组活动比较灵活,形式多样,有助于学生深化课本某些方面的知识,是走出去的最常见的形式。个人活动是单个人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自己环境的资源,去查阅相关知识等活动。
案例:在讲《经济生活》的“股票、债券、保险”,我采取是个人活动,派班上一位同学回家调查,并写出报告。原因是利用该同学父亲是金融公司的职员这个资源,更加有利于得到投资的成功经验,以及区分股票、债券、保险三者之间风险性与收益性,让学生懂得如何作为一名合理的理财者。在讲《文化生活》的“感受文化影响”,我采取是集体方式,带他们去祭奠烈士陵园建筑,充分领略到不同文化环境与活动对自身的感受不同,优秀的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自身责任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是按地点分,可分农村、企业、市场等地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深入农村,能够让学生理解文化创造的源泉与动力,有利于让他们继承勤劳俭朴、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同时能够认识农村发展的制约因素,为“三农”的发展献计献策。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让学生进入企业参观,可以开拓学生视野,让学生了解经济常识,明白就业是民生之本,同时培养学生的革命精神。市场是商品交换场所,让学生到市场上去观察,可以使他们了解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懂得市场规则与制约,树立自身法律责任意识,以便能顺利地进入日常经济活动。另外,课堂也可以根据需要,搬到到银行、政府机构等其他地方去进行。
案例:在讲《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政府》,我带学生参观县政府,了解政府的宗旨、职能、以及行政的效率等,能够使学生真正相信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同时在与行政人员的交流中,感受到我们是法制、廉洁的政府。在讲《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我利用课外时间,把班级带到农村,让他们与群众一起劳动,真真切切感受到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感受人民群众的伟大,让他们懂得坚持群众路线与方针是党和国家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根本。在讲《商业》
让课堂走出去,形式多样,方法灵活,但要考虑时间的安排,勿与其他课堂发生冲突,把握好课内外时间,最好主要利用课外与暑假时间进行实践与探讨。通过让课堂教学走出去活动,极大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学,学有所用,同时让政治教学真正地体现了新课改的魅力和活力。
坚持政治课堂“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让学生在课本与生活的交流中,不断实践与总结,做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吸收了许多优秀文化成果,来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同时以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真正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激发学生参与生活热情,提高政治觉悟,成为民族精神的弘扬者与传播者,成就一个合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陶行知全集[M] . 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