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爱国教育研究 > 优秀教育方法解析

优秀教育方法解析

文献上传

文献上传:国情文献资源网网络征文开始...

民族团结

详细信息>>

乐在其中——打造高效的政治课堂

发布时间:2017-03-14

 李翡  汕头市金禧中学

 

在课堂中要让学生感受到快乐,不是教师在讲台上讲讲笑笑而已,而是要精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愿意学,学得轻松,进而提高课堂效率。

一、乐在导入,吸引注意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节课45分钟,要想让学生参与课堂,开头就显得尤为重要,假设总是以僵硬,乏味、罗嗦的话作为开场白,学生很快会失去听课的兴趣,昏昏欲睡,因些,笔者认为,在导入的设计上,教师在对教材内容有一个准确把握的基础上要创新,话题轻松一点,贴近学生生活一点,才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思维扣紧学生的心弦使学生乐于学。                 

1、热点时政导入

政治课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点,笔者认为,可以这个特点作为契机,在课堂中引入社会上发生的热点事件,既能启迪学生思维,又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1],例如,笔者在讲“世界是普通联系的”这一课时,就引用了北京出现雾霾天气的一段新闻报导视频,看完后,笔者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北京会出现雾霾天气,学生通过积极思考讨论后列出原因,主要有:汽车尾气地面灰尘大,空气湿度低,地面的人和车流使灰尘搅动起来或者等都会有影响用哲学知识来总结就是因为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体,没有一年事物是孤立存在的,由此引出课题:世界是普通联系的。

2、歌曲的导入。

高中生对音乐对歌曲非常喜欢,教师抓住这个特点,以音乐作为导入,可以使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产生共鸣,在轻松的气氛中进入学习。例如,笔者在讲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时,播放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歌声在“阳光总在风雨后乌云上有晴空珍惜所有的感动每一份希望在你手中”时停止,以歌词中人生路上甜苦和喜忧倒、乌云来说明事物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阳光晴空则说明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学生们完全被动听的歌声吸引住了,甚至在台下轻声和着,这时导入新课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帮助其心旷神怡地投入学习。

3、成语典故、寓言故事的导入。

利用一些历史故事、成语典故、国内外寓言、民间传说等方面的素材导入新课,这种方法趣味性更强,更容易吸引学生的眼球,给学生以启迪。例如,笔者在讲用发展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时,就借用了学生较熟悉的荆人涉澭这个成语故事,讲完后,教师让学生思考,荆人夜袭,本来是个好主意,猜猜为何失败?荆人的处事方法有什么问题,用哲学角度想想我们应该怎么办?学生讨论后得出:如果不顾条件的改变而以老眼光、老办法来看待变化了的事物,只能像渡河的楚国人一样落得失败的下场。所以说,我们做事要发展眼光,从哲学角度的探讨其蕴含的哲学道理,学生会得到另一番新的感受从而顺利进入该课的学习。

二、乐在提问,步步推进

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过:“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是告诉他们答案,而是向他们提问。”这就要求教师在提问时要有技巧,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问题。

1、把握重点,有针对性的提问。

万万不能为了提问而提问,随意性强又漫无目的,教师提问的目的是什么,要解决哪些问题,事先要做到心中有数,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提出问题,要切中要害,方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问才有效果如笔者在讲“价格变动的影响”时,就先摆出一个生活中的现象:暮春买,夏末买凉席,春秋买空调,接着就提出问题,人们能不能在这些时节买凉席空调?笔者再进一步设疑,为什么会选择这些时节买?至此,学生便可以根据问题得出结论,价格。这样的设问简单明了又能引导学生掌握课本内容。

2、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的提问。

问题的提出要环环相扣,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提出一系列纯粹记忆型的问题不符合学生层次思维,不利于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例如,在学习“价值与价值观”时,笔者根据学生思维的递进性先提问,油菜花父子沈克泉 沈昌健有没有实现人生价值?引起学生兴趣,接着播放了一段《2014感动中国》中介绍沈克泉 沈昌健事迹的视频,让学生自己讨论并总结他们实现人生价值及的原因,这时,问题不能就此停住,笔者又进一步提问,有人认为,虽然政府也有资助科研费用,但为了搞油菜研究要自筹资金并因此欠下了不少债,这样不值得,请大家谈谈看法。通过这一系列渐进性的提问方式,降低了难度,既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作答,又能增强概括能力。

三、乐在情境,高潮迭起

日常生活对学生来说是最熟悉不过的,教师创设的情境越接近生活背景学生越能自觉接知识

1、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的情境。

通过让学生分组扮演生活中某些身分的角色,使其身临其境,体验乐趣,达到在体验中获取知识的效果。例如,在《股票债券和保险》这一课中,笔者设计了一个分组讨论:理财咨询,小王家该投资什么?全班同学分成六组,分别是储蓄组、股票组、债券组、保险组和综合评审组,储蓄组、股票组、债券组、保险组分别对自己的投资方式进行介绍,每给选一位代表对投资方式进行陈述,评审组就各种投资方式提出问题,综合把关。这种安排能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利用学过的知识进行思考,对投资做出分析,拓宽思路。

2、视频、图片、漫画等的情境。

在教材中,有许多抽象、理论性较强的知识点,如果教师干巴巴地讲,很难讲明白,这就需要借助多媒体,将一些概念原理通过图片、漫画或视频演示出来,创造情境,以此达到简单明了,易接受的效果。如为了让学生记住普遍性不是整体也不是多,特殊性不是个别更不是少,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不是包含时,笔者制作了一幅图片,两个圆各自代表特殊性,两个圆重叠的地方就是共性,共性说的是交集。通过图片,直观形象地说明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这样就用图片把抽象内容很好解决了。

四、乐在收官,点睛之处

    小结和开头中间一样重要,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必要环节,精彩的小结不只巩固知识,还会产生一种画龙点睛的感觉。

1、提纲式的总结

一节课下来,教师着意解决的是具休的知识点,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无法一一顾及,而学生接受了很多内容,但这些知识点是零散无体系[2],这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在构建的过程中,一定要指出重难点,明确各个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以强化记忆。如世界的物质性这一课的小结,笔者作了如下处理: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世界的物质性,首先我们要知道物质的含义,其次知道世界是物质的,从三个方面来论述,一是自然界是物质的,;二是人类社会是物质的,三是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由此我们得出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通过小结,理清了知识体系,做到一目了然。

2、分析式的总结

要想牢固知识,只靠上课的听讲是不够,还必须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可以适当设计一些题目,让学生学以致用。在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这一框时,笔者设置了如下的题目:运用系统优化的原理,请为自己制定一个学习方案,内容是如何合理安排时间,提高效率。这样就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活学活用。

    常听到一句话:“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通过用心的设计,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课堂,使学生得以在愉快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学到知识,提高能力。

 参考文献:

[1]邓正平.[DB/OL].新课标下高中政治课情境教学的几个原则.

http://www.sxzyd.net/Item/104283.aspx,2011-04-17/2014-06-15.

[2]计进伟.生成,在收官点睛处——谈课堂小吉的艺术化处理[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3,9: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