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爱国教育研究 > 优秀教育方法解析

优秀教育方法解析

文献上传

文献上传:国情文献资源网网络征文开始...

民族团结

详细信息>>

取点有技巧 解题需对比 ——“供求曲线类”选择题解题技巧的探讨

发布时间:2017-03-14

 彭丽

(汕头市第一中学,广东 汕头,2014·09)

 

“供求曲线类”选择题在高考中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以供求曲线图像为载体呈现社会生活热点问题。此类题目考查比较灵活,对文科学生而言,在考查中往往是学生的失分点。针对这些情况,本文以此类选择题的经典例子作为载体,解读此类选择题的解题技巧与运用。

一、“供求曲线类”选择题的解题技巧综述

“供求曲线类”选择题的解题技巧是高中政治教师需要不断思考与探索的内容。经过反复思考与总结,我发现:无论试题考查角度如何变化,解题均需注意一个关注点、一个解题关键和一个解题方法。

(一)一个关注点:坐标轴与变量相对应

变量有自变量和因变量之分。自变量是在一定范围内主动发生变化的量。因变量是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量。在数学函数中,通常情况是自变量在横轴(横坐标),因变量在纵轴(纵坐标)。

无论是需求曲线还是供给曲线,体现的都是价格的影响,即商品价格对需求量/供给量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在微观经济学的供求曲线图中,价格在纵轴(纵坐标),需求量和供给量在横轴(横坐标),因此,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纵轴(纵坐标)为自变量,横轴(横坐标)为因变量。

(二)一个解题关键:基础理论知识与曲线变化情况相结合

解答此类选择题需要扎实的教材理论和微观经济学知识作为基础,把理论知识与供求曲线有机结合起来。无论曲线形式如何变化,是点在线上移动、线的移动,还是线的倾斜情况,是需求量/供给量的变动、需求水平/供给水平的变动,还是需求弹性/供给弹性的对比,只需将基础理论知识与曲线变化情况相结合,即可把握多种曲线变化情况中的精髓,掌握解题要领。

(三)一个解题方法:数量关系与曲线内涵相一致

数量关系与曲线内涵是一致的,曲线反映不同数量之间的关系。解题则可以在纵轴(纵坐标)上取某(某两个)价格对应曲线上的点,由该点(该两点)对应横轴(横坐标)上的数量(需求量或供给量),据此分析数量变化的方向,趋势,大小,供需关系状况,可得出需求量/供给量的增减,需求水平/供给水平的变化趋势,需求弹性/供给弹性的大小,供求关系的变化与市场均衡状况等情形。

如何做到有技巧地取点,对比结果进行解题呢?在取点解题方面,一般来讲,在价格(自变量)轴上取点,具体方法包括:

1.点在线上移,需取两个点,对比看升降;

2.曲线间移动,可取一个点,对比看趋势;

3.倾斜有弹性,应取两个点,对比看大小;

4.俩线有交点,供需达均衡,对比看关系。

二、巧妙取点,对比解题在供求曲线类选择题中的应用

讲解此类选择题,可以边讲解边取点分析,并利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更清晰醒目地展示分析过程,达到直观易懂的效果。

如何把解题技巧运用到实际中,下面通过知识点击、解题技巧、图像解读、经典例析等角度分析采取取点的方式如何做好需求量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需求水平的变动/供给水平的变动、需求的价格弹性/供给的价格弹性、供需变动与市场均衡这几类题目。

(一)需求量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

【知识点击】

需求量的变动:其他影响因素不变,由于价格的变化而引起的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

供给量的变动:其他影响因素不变,由于价格的变化而引起的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

【解题技巧】点在线上移,需取两个点,对比看升降

无论是需求量的变动还是供给量的变动,均是价格的变化引起的,所以变动是在曲线上点的移动,可以在价格(自变量)轴上取两个点,据此分析题中价格变化引起的供求数量的变动方向是上升还是下降。

【图像解读】如下图:分别在纵轴上取价格P1和P2,该价格在曲线上的点分别对应横轴上的Q1和Q2

 

图1为需求曲线,如价格由P1下降为P2,则需求量由Q1上升为Q2,两者为反方向变动。反之亦然。

图2为供给曲线,如价格由P1下降为P2,则供给量由Q1下降为Q2,两者为正方向变动。反之亦然。

【经典例析】

13江苏一般来说,一国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将会导致粮食价格和需求量的变动。在图1中,可以较为准确反映这种变动的是(      )

 

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粮食价格降低粮食需求量增加。取点分析如下图,价格均由P1下降为P2,但是CD选项的需求量由Q1下降为Q2,不符合题意,可以排除。同时应注意,粮食是生活必需品,需求的价格弹性小,价格变动同等差距时,需求变动较小。由此可见,AB选项中,价格均由P1下降为P2,需求量均由Q1上升为Q2,其中,A选项的需求量的变化差距较小,B选项的需求量的变化差距较大。可见,本题应选A。

 

(二)需求水平的变动/供给水平的变动

【知识点击】

需求水平的变动:价格不变,由于其它影响因素(如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消费者的偏好、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对该商品的价格预期等)变动引起的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

供给水平的变动:价格不变,由于其它影响因素(如生产的技术水平、生产要素价格、生产者预期等)的变动引起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

【解题技巧】曲线间移动,可取一个点,对比看趋势

无论是需求水平的变动还是供给水平的变动,均是价格不变,由于其它因素的变动引起的,所以变动是原来曲线上的点脱离原来曲线的轨迹,形成新的曲线,因此是曲线间移动。高中政治此类选择题只需要知道变化的方向、趋势即可,因此,可以在价格(自变量)轴上取一个点,据此分析题中因素引起的需求水平/供给水平的变动是下降还是提高,变动方向是左还是右。

【图像解读】如下图:分别在纵轴上取价格P,该价格在曲线上的点对应横轴上的Q。

 

图1为需求曲线的移动,价格P不变时,由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消费者的偏好、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对该商品的价格预期等发生变动,引起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如增加为Q1,此时,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为D1。反之亦然。

图2为供给曲线的移动,价格P不变时,由于生产的技术水平、生产要素价格、生产者预期等发生变动,引起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如增加为Q2,此时,供给曲线向右移动为S2。反之亦然。

【经典例析】

14安徽受消费者绿色消费观和政府开征资源税的影响,高能耗产品的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一般会发生变动。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图中能正确反映这种变动的图形有(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价格不变时,受消费者绿色消费观和政府开征资源税的影响,消费者对高能耗产品需求数量减少,生产者获利减少,生产规模缩小,供给数量减少。根据关于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分析,可知题目为需求水平的变动和供给水平的变动。解题可取点分析,如下图:

 

在纵轴上取价格P,该价格在D1曲线和D2曲线上的点分别对应横轴上的Q1和Q2,在S1曲线和S2曲线上的点分别对应横轴上的Q1和Q2。可见,图的Q1<Q2,即需求数量增加,不符合题意;图的Q1>Q2,即需求数量减少,符合题意。图的Q1>Q2,即供给数量减少,符合题意;图的Q1<Q2,即供给数量增加,不符合题意。因此,图②③符合题意,本题应选C。

(三)需求的价格弹性/供给的价格弹性

【知识点击】

需求的价格弹性:指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供给的价格弹性:指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变动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解题技巧】倾斜有弹性,应取两个点,对比看大小

无论是需求的价格弹性还是供给的价格弹性,均是一种商品的供求数量变动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需要判断的是当价格变动区间一样的情况下,供求数量变动的大小。因此,可以在价格(自变量)轴上取两个点,据此分析题中价格变动区间一样的情况下,供求数量变动是哪条曲线大,哪条曲线小。供求数量变动较大的为弹性较大(可能是高档耐用品),供求数量变动较小的为弹性较小(可能是生活必需品)。

【图像解读】如下图:在纵轴上取价格P1和P2,该价格在曲线D1和S1上的点分别对应横轴上的Q1和Q2,价格在曲线D2 和S2上的点分别对应横轴上的Q3和Q2

 

图1为两条价格弹性不同的需求曲线,如价格由P1下降为P2,在曲线D1上,需求量由Q1上升为Q2,在曲线D2上,需求量由Q3上升为Q2,由图可以看出Q2 -Q1> Q2 -Q3(可由图直观得出),即当价格同样由P1下降为P2时,在曲线D1上,需求量的变动较大,因此,曲线D1所表示的需求的价格弹性比曲线D2大。

图2为两条价格弹性不同的供给曲线,如价格由P1下降为P2,在曲线S1上,供给量由Q1下降为Q2,在曲线S2上,供给量由Q3下降为Q2,由图可以看出Q1 - Q2 > Q3- Q2(可由图直观得出),即当价格同样由P1下降为P2时,在曲线S1上,供给量的变动较大,因此,曲线S1所表示的供给的价格弹性比曲线S2大。

【经典例析】

12福建)下图中M、N曲线分别代表两类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可以推断出的正确结论是(      )

A.M商品是生活必需品,企业应扩大该商品的生产

B.N商品是高档耐用品,企业应减少该商品的生产

C.当MN商品同时提价时,政府应对M商品征收增值税

D.当N商品价格过高时,政府应对低收入者发放生活补贴

答案D

解析:根据【图像解读】的分析,取点分析,如下图: 

 

可见,相比较而言,图中M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比较大,是高档耐用品,N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比较小,是生活必需品,排除AB选项。税收具有强制性、固定性、无偿性,税收的征收由法律规定,而不能因商品价格的变动征收增值税,故排除C选项。N商品是生活必需品,当生活必需品价格过高时会影响低收入家庭的生活,因而政府应对低收入家庭发放生活补贴,D项正确。

(四)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供需变动与市场均衡

【知识点击】

均衡价格:一种商品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市场出清)时的价格。此时的供求数量称为均衡数量。

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水平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供给水平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引起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解题技巧】俩线有交点,供需达均衡,对比看关系

一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有一个交点,交点所对应的价格是均衡价格,此时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交点对应的供求数量称为均衡数量。根据题中要求分析的价格是高于均衡价格还是低于均衡价格,在价格(自变量)轴上取点,与供求曲线分别相交,根据两个交点对应的供求数量对比来判断供求关系是处于供大于求还是供不应求。此类题目也可与曲线的移动结合来判断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变动方向。

【图像解读】如下图中图1:需求曲线D与供给曲线S的交点E0对应的价格为均衡价格P0,供求数量是均衡数量Q0。当价格高于P0时,如P1,此时对应的供给量QS1大于需求量QD1,供求关系处于供过于求,当价格低于P0时,如P2,此时对应的供给量QS2小于需求量QD2,供求关系处于供不应求。

 

如图2,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水平提高会使需求曲线右移(D→D1),从而均衡价格(P0→P1)上升,均衡数量(Q0→Q1)增加;反之,需求水平下降会使需求曲线左移(D→D2),从而均衡价格(P0→P2)下降,均衡数量(Q0→Q2)减少。

如图3,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水平提高会使供给曲线右移(S→S2),从而均衡价格(P0→P2)下降,均衡数量(Q0→Q2)增加;反之,供给水平下降会使供给曲线左移(S→S1),从而均衡价格(P0→P1)上升,均衡数量(Q0→Q1)减少。

若需求和供给同时变动,则商品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变动方向就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经典例析】

(13课标)支持价格是指一国为了支持农业的发展而对粮食等农产品所规定的最低收购价格。我国某农产品的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如图4所示。该产品的支持价格和供给数量分别为(    )

A.P0,Q0  B.P1,Q2  C.P1,Q4  D.P2,Q1

答案C

解析:如图中,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的交点E为均衡点,对应的价格P0为均衡价格,Q0为均衡数量。题目中支持价格属于最低限价,最低限价高于均衡价格,主要目的是扶持某些产业发展;保护劳动者的利益等。题目中的支持价格就是支持农业的发展而对粮食等农产品所规定的最低收购价格,这一价格属于最低限价,比均衡价格更高,因而排除AD。P1对应的供给数量是Q4,需求数量是Q2。因此,本题选C。

三、“供求曲线类”选择题解题技巧的思考

解答“供求曲线类”选择题时应做到坐标轴与变量相对应、基础理论知识与曲线变化情况相结合、数量关系与曲线内涵相一致。

高中政治“供求曲线类”题目的考查,不像数学或者大学微观经济学那样需要精确的数据和函数公式,只需要学生掌握数量之间的关系及变化的基本情况。解题时,通过在坐标轴上取点,可采取的具体方法包括:点在线上移,需取两个点,对比看升降;曲线间移动,可取一个点,对比看趋势;倾斜有弹性,应取两个点,对比看大小;俩线有交点,供需达均衡,对比看关系。

教学中,作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理解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找出自变量与因变量,运用文中所采取的取点的方式分析数量变化的方向,趋势,大小,供需关系状况等,从而灵活地解决学生的一大难点。

 

 

参考文献:

1.黄冬妮.浅谈供求曲线图在高三《经济生活》复习中的运用.新课程中学).2013年05期.

2.张晓东.供求曲线理论在高考试题中的应用——2013年高考文综新课标卷第12题的理论背景分析.试题与研究.2013年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