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爱国教育研究 > 优秀教育方法解析

优秀教育方法解析

文献上传

文献上传:国情文献资源网网络征文开始...

民族团结

详细信息>>

“五位一体”教学模式打造自主互动激趣的思品课堂

发布时间:2017-03-14

  张德英  佛山市顺德区伦教汇贤中学

一、思想品德课“五位一体”自主互动激趣教学模式的提出

减轻学生过重的课内外负担是当前素质教育的大形式,要在减轻负担的情况下,提高教学质量,就要求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向课堂要质量。

现代教学论主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活动必须学生积极的、主动的创造性理解掌握运用课本知识,发掘潜能,提高能力,达到个性的和谐发展的过程。教师是教的主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通过教师的必要的、及时的、准确的方法,可指导学生更快捷、更牢固的掌握知识技能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借鉴当前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关成果,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从优化课堂教学入手,改革教学方面突破,指导学法上下功夫,通过“以案导学、讨论互学、以讲拨学以练查学、以趣激学”,实施“五位一体”自主互动激趣教学模式,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不仅能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充分发挥其课堂主体作用,而且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使学生知识、能力、觉悟同步提高,课堂学习学有所得,学有成效。

 

二、“五位一体”自主互动激趣教学模式的基本模式及内容

思想品德课“五位一体”自主互动激趣学习,即在教学中落实五个方面“以案导学、讨论互学、以讲拨学以练查学、以趣激学”,以体现自主互动激趣课堂教学。这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学生创新发散思维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的一种有效教学法。该方法是以学生的“学”和教师的“导”为主线贯穿于这个教学的始终,力求达到以教学为重心转移到以学为重心,变“学会”为“会学”。

(一)以案导学

可读性是现行教材的一个显著特征,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加强学生自学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基本思想。但是初中生自学能力参差不齐,还存在部分学生不懂怎样自学教材。“以案导学”就是要利用学案引导学生课前独立看书、自学、思考和探究使学生通过课前有内容有指导下的自学,对教材首先有一个初步了解,解决部分问题并发现新的问题,完成第一次学习。

如在讲“富有活力的经济制度”,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将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结合学生实际,编写预习学案。学生根据预习学案的学习提纲,一目了然知道本节课主要要掌握“我国基本的经济制度;各种经济成分的含义、地位、作用;国家对公有制、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和态度”。在自主预习过程中,运用圈、点、勾、划、记等方法读懂、读透教材,理清逻辑关系,掌握基础知识对于自己解决不了的或拿不准的问题可在课前与小组同学探讨交流。“以案导学”,“导”是方法指导,“学”是学生学习教材。学生在教师直接或间接的引导下,通过学习教材,积极思考,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基本问题。而教师则要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便于有针对性地施教。

(二)讨论互学

中学生常常不满足于教师和教材关于事物现象的解释、基本原理的分析。由于多渠道获得的信息,他们有自己的见解,而且也敢于发表个人的看法,敢于争论。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对某些问题展开讨论,对于自学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新发现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在合作小组中进行集体互助攻关。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教材的重要问题,各抒己见。这样,会使学生懂得每个人都有优点和不足,既善待自我,又欣赏别人,优势互补,同心同德,最大限度地发展了团队学习的作用。

例如讲“社会合作与公平”,让学生们老话新谈三个和尚合作的故事——“某日,寺庙新来一位住持管事,新住持与和尚B有亲戚关系,关系也较好,于是下令免除和尚B每日挑水的任务,只让他做一些较轻的事。和尚A、C对此很是不满……” 请同学们讨论分析:“长此以往,寺庙内可能会出现怎样的状况?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出现诸如此类的问题,会造成怎样的危害?”一系列问题的提出及学生们的讨论,同学们很容易得出观点“社会合作需要公平”。接着就备受关注的去年顺德公交车司机撞人一案的前因后果让学生讨论,发表看法:“该司机的作案动机说明了什么?如何理智面对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这一系列的组织讨论,不仅针对性解决了学生自学过程中遇到的疑点,而且学生通过激烈的争论使自己在自学阶段的认识得到深化、巩固、更正。“讨论互学”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关键所在。

(三) 以讲拨学

以讲拨学,精讲解惑是教师根据学生讨论过程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对学生未解决的重点问题进行必要讲解,帮助学生解惑,准确掌握知识的教学环节。教师对教材的知识脉络及重难点准确把握的前提下,用最短的时间,借助最切合实际的教学手段进行的必要的讲解,突出重点,解决矛盾,以讲拨学,精讲解惑开拓学生思维空间,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为实践打下紧实的基础。 “精讲”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少讲,而且也是质量上的“精”。做到内容精要,语言精练,分析精辟,节奏精美。

例如“富有活力的经济制度”这一内容,学生通过“学案导学”,经过自学知道我的基本经济制度,多种经济成分及其各自的地位、作用等“是什么”类的相关知识问题。但由于学生平时对这方面的知识了解少,接触就更少,且本课知识点比较多,层次多,所以对于“为什么”这一层次,学生把握起来有些难度。这就需要教师精讲,通过举例分析,情景探究法和问题探究法进行教学。如创设本班同学未来就业情景:“有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工作的,有组织镇居民组建乡镇企业荔枝公司的,有个人自己创业经营小吃店的……”。在使学生们进入创设的情境之后,积极的引导他们畅想“自己以后从事的工作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起什么作用有何地位。”教师的讲,学生的答,师生互动,可以使学生有准备地进入本堂课,带着兴趣,带着问题,带着目的听课,提高课堂效率,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以练查学

练习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挖掘创新潜能的重要手段。教师要根据本课的重点、难点、易错点、易混点、提升点紧密结合当前时事和学生生活实际设计题目,以学生为主体,以教材为依据,从完成课堂教学目标出发,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练习,做到重点突出、精益求精、机动灵活、逻辑性强,使课堂练习优化。一方面通过练习反馈检查学生学习掌握情况,另一方面通过练习增强学生学习的实效性和有用性。借“以练查学”实现当堂达标、当堂反馈、当堂矫正,提高课堂效率。通过训练来强化知识,通过运用来巩固和提高,把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素质并形成能力

(五)以趣激学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它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任何一门功课若要学生乐学、愿学,就必须多想办法让学生对它产生兴趣。所以把思想品德课讲活、讲出生气,利用新颖,生动,有趣的教学吸引学生,“以趣激学”是必不可少的。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新力,吸引学生的参与教学。这里可有多种方法:听相关歌曲音乐,说一些与课本知识相关的幽默故事或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问题、新闻时事等,都能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紧张、疲劳的神经得以放松,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也为本节所要学的知识做铺垫。这一步也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

如在讲“富有活力的经济制度”时,可利用多媒体展示出一些同学们常见的一些企业商标:“美的”、“顺德农商银行”、“中国工商银行”、“麦当劳”、“沙县小吃店”、“碧桂园”、“周大福”……让学生分别说说他们各属于什么经济成分,由此让他们觉得所学内容与生活处处相关。激起学习知识的兴趣与热情,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课堂变成一个学生喜欢的又能获得知识的欢乐谷,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上思品的学习

 

新课程视野中的课堂教学,犹如一面“反光镜”,能够折射出教育者和教育思想的先进性和时代性。教法学法,环环紧扣,逐层深化,构建符合课程改革价值取向的课堂教学模式。“自学”是认识的起点和基础,“讨论”是思维的扩散和核心,“精讲”是问题的突破和关键,“练习”是知识的运用和反馈,“兴趣”是学生主动求知、探索的源泉和动力。面对机遇和挑战,推进思想品德课堂改革,实施“以案导学、讨论互学、以讲拨学以练查学、以趣激学”五位一体,实现学生自学、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兴趣引领的“自主互动激趣”课堂教学,为素质教育的大厦添砖加瓦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自我提升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