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爱国教育研究 > 优秀教育方法解析

优秀教育方法解析

文献上传

文献上传:国情文献资源网网络征文开始...

民族团结

详细信息>>

“研学后教”在思品课堂中的实施探析

发布时间:2017-03-14

 戎梅

广州市番禺区富丽中学

当前,课堂教学改革模式众多,流派纷呈。“研学后教”就是其中一种,它是番禺区教育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为支撑,从学生的发展规律出发摸索出的一种教学模式。“研学后教”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研学”就是在了解、研究学生基础上编制出高质量的“研学案”。学生在其指导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钻研知识和方法,生生互动,提升能力。“后教”主要针对学生钻研后存留的困惑与问题,展示交流,生生互教,教师进行恰当的点拨、拓展,让学生再进一步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我校政治科组自上学期开始试行“研学后教”后,教学过程由教师单向传授变为师生双向互动和多向交流。这一教学模式在思品教学实践中提高了课堂效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研学后教”产生的背景

1、“研学后教”是教学发展的时代呼唤

当今时代是一个呼唤人的主体性的时代,这对我们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独立、有创造性的01人才。如此要求,必然需改变教育的方式方法。温家宝曾指出“在认知方法上我们还有缺陷,主要是灌输。其次,认知应该是启发,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伽利略也曾说“人不可只被教,重要的是帮助他发现自己”。众多教育者提出诸如“教是为了不教”,“学校给予的是启蒙教育,但更重要的要靠自己学习”等论断。

2、“研学后教”是教学规律的体现

教学论研究告诉我们:当学生能够自己阅读教材、思考问题的时候,就要让他们自己去阅读、思考,然后根据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这体现了科学的“教与学”关系,教会不是真正的会。当然,教学关系不是静止、固定的,而是动态、变化的关系。从学生角度来说,整个教学过程就是一个“从教到学”的转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断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思品“研学后教”的载体——“研学案”

“研学后教”要发挥应有的效果,关键是编写高质量的“研学案”,它是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及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研学案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

要编写一份高质量的研学案,必须研教材、研学生,这样才能提出有针对性、有价值的研学问题来。在内容上,要依据思品新课标要求,体现创新性、时代性;自学形式多样,填空、判断等;合作探究问题内容上要针对重难点,量上要适量,一般为两个,不超过三个,这样可以保证有充足的时间探究并展示。在排版上,我校思品研学案分两栏,左边一栏是学习环节及内容,右边一栏则是对相应学习环节、学习内容给出的学习指导。如在自主学习环节,左边是自主学习的内容,右边是给出的指导“结合学习目标,阅读课本P8-P9,完成自主学习(10分钟)”。在结构上包含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反思、达标检测、巩固练习等环节。每一环节可添加激励性、趣味性的文字、图片等,这样可以更好的调动学生积极性。如达标检测部分,配文字图片“我达标,我快乐”。

三、思品“研学后教”的具体实施

1、创情境,示目标(5分钟)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在真实的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习者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顺应”当前学习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在教学的起始阶段,教师应以恰当方式创设教学情境,引起学生注意,从而导入新知识学习。然后,教师应出示教学目标,学生就可以心中有数,带着问题进入学习。

2、自主学习(约10分钟)

在所有的教学环节中,最具本质意义的就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它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自主阅读思品教材,完成研学案上预设的思考题,利用红笔在教材上做好笔记(划出知识点、圈出不懂得放……)。这个环节是任何有效课堂都不可缺少的。离开学生对教材的自学,任何讲解、讨论都失去了针对性,变得没有实质性意义。因为思品教材内容浅显直白,学生基本能顺利完成自主学习。这一环节,学生也可以相互交流、指导,提高自学效果。

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巡视,用眼神和学生交流,对认真的学生流露赞许,对不专心的学生可用眼神暗示。老师巡视中不宜过多讲话,以免分散学生注意力,还会破坏班级的自学氛围。

3、合作探究(15分钟)

合作学习环节小组成员共同解决疑难,优生可以指导后进生,学生之间充分互动,责任和成绩共享,知识在交流互动中清晰、增值、内化和升华。这一环节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品质,比如善于听取别人意见,学会将自我融入群体等,学生在相互帮助、相互沟通中共同成长、进步。为了让合作学习更有效,必须挑选具有价值的探究问题或活动。思品学科的性质要求探究问题都应内含相应的“三维目标”,服务于一定的教学目的。所以,教师选编的探究问题要有情境,结合相关情境提出问题,寓问题于情境中,引导学生结合问题扩展思维,进行探究。例如七年级思品《走近法律》研学案,利用李启铭案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法律的作用有哪些”。学生在情境下讨论问题,符合心理活动过程。学生合作讨论出答案后,要有充分机会展示答案。通过展示,老师讲的少了,学生讲的多了。

这一过程激发了学生思维,每个人都在动脑筋,错误得意彰显,真理也更有说服力。学生无论学习程度如何,在思品探究问题上都能有所言,所以要避免精英展示,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尽可能提供展示机会,增强信心。展示后,教师要有所重点的进行点评。

4、达标检测 (5分钟)

达标检测题目的编写要依据课标,题目所考查的知识点或角度要针对学生的薄弱点;呈现方式要多样化,文本、图表、漫画等因题而用;题量能少尽量少,减轻学生负担;题目要分层,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检测题目可小组内互改或教师批改,但无论何种形式,教师都要了解学生答题情况,引导学生进行订正。

四、思品“研学后教”中可能碰到的问题

1、与传统课堂比,纪律难以掌控

“研学后教”模式鼓励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对问题进行探讨和争论,课堂显得有些吵,教师在调动起学生讨论积极性后,有时不能及时进行调控。因此不了解这种模式的老师可能会认为课堂纪律差,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低。其次,在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极个别学生对探究问题不感兴趣,出现“私聊”现象。

2、学生自学,老师没事

学生自学开始后,教师如释重负,或立于讲台自顾看书,间或扫视一下学生,或走下讲台若无其事的在教室转一圈。其实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并不等于放任自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以参与者、支持者、引导者的身份陪伴在学生身边。教师在巡视中一方面要督促学生学习,两一方面是发现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后教提供素材,也就是二次备课。

3、机械照搬模式

为了坚决落实研学后教,部分老师太过于依赖教学模式,而放弃了这一模式的教学理念。老师们不再是以学定教,而是在每一环节都刻意控制几分钟,把课上死了。具体学习内容属于哪个环节,由具体内容来确定,而不是人为地规定。各环节用多长时间,并无硬性规定。

4、不及时跟进点评,不会点评、归纳

在思品教学中,学生完成合作探究后,利用小黑板或口头进行展示,教师不能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或对类似问题忽略归纳。教师在教学中应及时归纳总结,并适当拓展。对学生回答问题的态度、声调高低等都可给予提醒和纠正。对回答错误的学生,首先要肯定其长处,婉转地指出不足,不能挖苦讽刺。

 

参考文献

[1]张贵旎,薛全来.析“先学后教,以练促学”思品课教学模式[J],教育论坛,2007,6:32

[2]王生贵.“先学后教”模式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考试周刊,2011,76:165-166

[3]申仁洪.合作活动学习:基本理念与实现样式[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5,2:118-122

[4]蔡林森.“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理论基础及思想细节[EB/OL]. http://wenku.baidu.com/view/60000e1fa300a6c30c229f6e.html

[5]陆益彰、张祥福.“研学后教”的认识与实践[EB/OL]. http://roll.sohu.com/20120402/n339640920.shtml

[6]王川.先学后教,走出思品教学的误区[EB/OL]. http://www.lfzx.net/Item/Show.asp?m=1&d=397

[7]实施“研学后教”是践行“上品教化”的重要抓手[N].番禺日报,2012年5月7日(A6)

[8]进行“研学后教”实践活动研讨混[N].番禺日报,2012年3月19日(A5)

[9]“研学后教,当堂训练”高效课堂探索方案[EB/OL]. http://wenku.baidu.com/view/f21c352e4b73f242336c5f62.html

[10]王立顺.研学后教暨三元整合导学模式教学改革情况培训专题会[EB/OL]. http://wenku.baidu.com/view/64eec0d0195f312b3169a5fd.html

[11]朱慕菊.走近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12]王伟.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之我见[J],陕西教育(教学),2006,12

[13]姚雷.政治课“先学后教当堂达标”模式探究[J],教育教学研究,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