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3-15
李静 阳江市阳春春湾中学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初中思想品德要“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相联系,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藏在鲜活的生活 主题之中”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为生活而教育”。初中思想品德是一门德育课,如果在教学中割断了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它将是空洞的、抽象的、苍白的。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构建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课堂中思想品德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如何在教学中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课堂呢?
一、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课堂的含义
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课堂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课堂教学内容要力求体现学生生活,并能够有效指导学生生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二是课堂教学形式、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形式必须是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必须是学生凭借生活经验能够容易感知和有效参与的。
二、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课堂的实施
2.1联系学生生活,活化教学内容。
学生的生活每一天都在变化,所以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课堂应是一个变化的、开放的课堂。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必须依据教学内容的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全面弄清学生的真实想法,关注学生身边的生活,大胆对给定的教学内容进行变革与创新,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又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来改造和丰富教学内容,尽可能使学习内容生活化。如在《男生女生》的教学中,教材中的文字内容较多,学生不感兴趣,但是我们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比较童年与现在在心理上、生理上的不同,这些变化既有喜悦也有烦恼,在烦恼面前,我们应该怎么应对?
2.2运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现象导入新课。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而再现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现象导入新课,为学生顺利接触新知创设了一条“绿色通道”,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新知。如在《男生女生》的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展示本班几位同学童年的照片,让同学们猜猜他们是谁?通过童年与现在的变化这一日常生活现象入手,说明进入青春期的变化,这样学生就会带着强烈的求欲参与到新课的学习中来,教学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2.3联系生活情景创设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古人云:“学则须疑,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教师根据新课导入的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现象,让学生说说他们的体验和感受,教师合理的进行点拔,创设问题,合理地引导学生将对生活现实的体验与教材知识相结合起来。如在《男生女生》的教学中,学生通过“猜一猜”的活动,体验到童年与青春期的不同,然后通过比较分析青春期的变化。在“爱的冲突”的教学片段中,让学生扮演生活情景剧“短信风波”。然后让学生展开讨论:(1)请你来评论一下剧中人物的言行?(2)它反映了什么问题?(3)假如你是其中一员,你有什么想法?目前,初中很多学生拥有手机,在使用手机过程中,学生和父母、老师的冲突问题非常多,也很普遍。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然后对学生的想法进行点拔,让学生的思想产生撞击,这样教学内容以及课堂氛围就形成了一个广阔的心理场,也促使了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整个学习中来,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发展创新能力。
2.4回归生活,积行为为习惯。
积极引导学生从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甘于动手的意识和习惯,已成为新课程教学的共识。“我听了,我忘了,我看了,我知道了,我做了,我懂了。”这句话很生动地告诉我们:要实现思想品德的德育功能,必须要回归生活,用生活验证理论,用理论指导行为。如在《男生女生》的教学内容后,发下消除烦恼的妙招,提示并激励学生:当你烦恼的时候,记得打开妙招,运用妙招解决自己的烦恼;当你在青春期里感到快乐时,也别忘了把它写下《我的青春,我做主》。让学生做一做、找一找、看一看,面对实际问题,尝试迁移运用思想品德的理论,从正在发生的身边的活生生的生活实际中检验和丰富所学的知识。
教师的千言万语的说教抵不上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获得的点滴感受,所以,实施生活化思想品德课堂有利于学生深入实践,真正感受到学有所得,学有所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同时,学生在体验和感受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系列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
三、生活化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施应注意的问题
生活化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就是将学生的生活溶入到课堂中,教师在引入生活现象时,必须要把握好学生的认识起点,引入的生活必须是学生认识的、熟悉的,能一下子激发学生灵感的,如在在《男生女生》的教学内容时,让学生通过握手认识到男生女生的不同,这种简单、具体的生活现象能快速的引起学生的共鸣,调动学生的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在实施思想品德生活化课堂教学中,教学在联系生活,但是我们也应注意在联系生活中,我们必须弄清楚:教师联系的是谁的生活?联系的是怎样的生活?生活化思想品德课堂联系的是学生的生活,不是成人的生活;同时学生的生活是学生已有的经历或体验过的现实的、大众的、文明的、有内涵的生活。因此教师在创设生活情景中必须把握好。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赋予了教学丰富而深刻的内涵,生活也使教学更丰富多彩,生机盎然。生活化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把教学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引导学生与生活的沟通中,实现了知情意行的统一。
参考文献:
[1]钱月琴,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反思与回归,[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5.7.8
[2]熊春燕,教学生活化是政治课的生命力, [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