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爱国教育研究 > 优秀教育方法解析

优秀教育方法解析

文献上传

文献上传:国情文献资源网网络征文开始...

民族团结

详细信息>>

提高教学效果的尝试

发布时间:2017-03-15

 植慧仪

佛山市三水区西南街道河口中学

   在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文明交往>>第二课时教学中,我先让几个学生出讲台表演短剧:一个病人到医院看病,他来到诊室说:“我嗓子疼,赶快给我看看,快点,快点。”医生没有理采他。后来,他又去商店,看到一件衣服挺漂亮想买,就对售货员说:“喂,喂!把那件衣服拿来我看看。”售货员没理他,他又嚷到:“说你呢,听见没有?”售货员也没给他好气。最后,他是病没看成,衣服也没买成。学生表演虽然并不是很好,但是,他们都尽量去表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下面的同学则很有兴趣看。表演完后,我就提出问题:“什么原因使这个人病没看成,衣服也没买成?”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没有礼貌,不尊重人”我急忙说:“很好!”这时我有种无法形容的喜悦,因为在以前的教学中,从来没有看到学生那么快进入学习状态,那么投入。

      接着,讲授新课,布置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分小组合作:“结合课本知识,给小品中的病人出主意,他怎样才能既得到医生的细心诊治,又舒心地买到衣服?比一比,看哪一组出的主意多又好。”话音刚落就马上听之任之到学生翻书的的声音,看到学生转动身体的情景。顿时,整个课堂热闹起来,洋溢着合作学习的氛围。过了五分钟,我就说:“结束讨论!哪个小组先来出主意。”瞬间,在我面前出现几十只手。“好,小李同学,你代表你们A组来讲一讲。”A组同学边回答我边把他的主意在黑板上板书出来。A组同学回答完后,其他小的学生立即举手,有的甚至叫“老师!老师,还有……。”于是,我马上说:“好!小张同学你们B组来补充。”又再叫C组同学说出他们的主意。这时,课堂变成了同学们们争论的战场。黑板写满了同学们出的主意。最后我又提出:“让我们一齐挑选最好的主意。”刚说完,一只只手又争先恐后地举起来……

     下课,走出教室时,我的心情很舒畅,脑海中还回荡着这一堂课的情景。在这一堂课里。首先,我创设了吸引学生的情景小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创设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环境。接着,我又布置学生阅读课本知识,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这样一来,学生就全身心地投入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氛围中。你看,阅读时那种认真,合作时那种默契,探究时那种严谨,我们所需要的自主学习、共同探究、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效果不是显示出来了吗?再看,回答问题时学生表现出多么强烈的积极性和自我张扬。“我认为”“我觉得”“应该”“还有”……这难道不是学生个发展、主体地位形成的标志吗?这也是我们每个老师都希望见到的效果。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要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是教师观念的转变,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也会转变。老师关注的是全体学生,期望的是学生的主动参与,是老师给予学生更多参与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去感悟和领会。特别是对自尊心特别强的初一学生来说,能不能回答好问题可反映他们的能力问题,回答不好就觉得没有面子。若我们以高高在上的权威观念进行教学,说服力和可信度、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等都会大打折扣,学生在课堂上何来收获呢?因此,一个“能”会挫伤学生回答问题的勇气,尤其是学习落后的学生,而“想”字则不会给他们心理带来负担,反而会鼓励学生多多发言。

其次是教学方式的转变。观念变了,行动也要跟着变,要想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才能,不能仍以满堂灌的方式去上课。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两个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其中,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新课标要求,不仅要注重教师的教,更应注重学生的学,要求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政治课上教师应启发学生带着问题看书、互相讨论,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东西加以补充、更正,这样,课堂教学的过程就由过去教师教(传授知识)的过程,变成了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学习的过程,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学生主体地位得到实现。在课堂中,教师不能代替学生读、分析、思考、理解,只是他们的教练,也可以说是领跑者。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一方面督促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的方法自学,确保完成学习任务。另一方面通过提问、讨论等形式进行,最大限度的解决学生自学中疑难问题,尽可能把学生各种感官都调动起来,这样的互动课堂才会有高效率。

再次,学生学习方式要转变。教学是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完成的。夸美纽斯说:“课堂应是快乐的场所。”有研究表明,80%的学习困难是由于压力过重造成。而解决这些压力,往往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培养创新能力。当学生处于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时,视觉、味觉、嗅觉、听觉和触觉都会更加灵敏,记忆力会大大提高,联想也会丰富。因此,老师应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使每个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下主动学,因而课堂教学要收到良好效果单教师“变”不行,还要学生“变”,要改变学生课堂“等”“听”“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从课堂上学到知识,增长才干,这就是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