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爱国教育研究 > 优秀教育方法解析

优秀教育方法解析

文献上传

文献上传:国情文献资源网网络征文开始...

民族团结

详细信息>>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本文系广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十二五”规划课题《初中非意型厌学学生的过敏性情绪心理训练的个案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发布时间:2017-03-15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潭山中学   梁彩峰    511470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承担着培养学生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的重任,而且初中的学生正面临着青春期的烦恼,情绪冲动,多变,再加上现代独生子的那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让思想品德教学承担着社会的期望与责任,居于这样的任务和特点,对教师来说,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都必须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体验,因为这会直接关系师生双主体间交互关系的正常与否,更关系到教与学的质量及成效的大小。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思想品德教训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在教学中,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行为习惯。可见,新课程标准把学生的真实体验放到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因为,作为“叛逆”期的学生,只有学生真心感受、亲身体验到的东西,才能最终沉淀到他们的内心深处,成为一种品质和习惯。因此,在思想品德课中要重视学生的学习经验,关注学生的内在感受,激发学生的体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逐步建立起体验式教学模式,提高教学与学习的效率,使学生受益终身。

一、思想品德教育现状与反思

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近几年来,由于经济政策的调整,生源在逐渐减少,师资已经饱和,基本没有增添新的教师充实教师队伍,尤其是思品组近十年以来一直没有增添新的专业专职教师。大多数教师的上课方法仍然是以说教为主的填鸭、灌输,教师占主体与支配地位,往往出现教师讲得多,学生说得少,教师教得多,学生练的少等现象,结果就是教学效果不理想,正所谓事倍功半。另一方面,农村的学生比较淳朴,相对自卑,不敢表达自己的看法,从小学开始就习惯依赖于教师的讲解,死记硬背,基于上述两种原因我校教学质量在区内一直处于中等甚至偏下的水平。

因此,要提升教学质量,就要彻底改变“黑板上讲道德”、“书本上学道德”的传统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实践活动获得真实的感受,这种伴随着丰富情感活动的内心体验是形成认识、转化行为的基础是一剂医治品德课教学缺乏实效性的良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切入点,是思想品德新课程教学的新模式。

二、“体验式教学法”概念及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运用

初中思想品德课体验式教学是一种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教师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内容和资源,创设情境、提供实践机会,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体验、讨论、感悟、反思而形成道德信念并最终外化为道德行为的教学方式[1]它强调教学的真正价值是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感受、体验情感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鼓励学生应该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中的应用,就是试图从学生的认知要求和认知规律出发,将情景、体验、分享成为课堂的抓手,让学生接触情景,感悟情景,享受情景,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在感悟中内省,在交流中分享一般包括情景激趣、活动体验、内省分享、拓展运用、总结提升等步骤,增强学生的体验能力、认知能力、实践能力,以达到提高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提高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

三、初中思想品德体验式教学法的案例分析

下面就以初二的一节思想品德《团结合作,共享成功》为例,进行案例分析。根据班主任的反映,这个班的学生总体学习成绩在年级里属于较好,各样的比赛活动也表现突出,但是相当部分学生没有集体意识,去关心他人,不愿意参加活动,不少人奉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准则。这就说明这个集体里相当部分学生集体观念,荣誉感淡薄,没有养成关心集体、关心他人的责任心,没有形成在共同的团体规范或游戏规则下与他人求同存异、团结协作、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风气。 “一个中国人是条龙,十个中国人是条虫”,在这一代独生子女学生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他们往往过分高估个人能力,过分强调自我为中心,认识不到他人的长处,总显得有些不合群。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团队精神,形成良好的合作习惯就变得非常重要。

(一)情景激趣

谁能说说:1+1等于多少?(板书1+1=?)

在数学里1+1等于2,但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有时1+1并不等于2,先听听老师举个例子。

学校举行一次乒乓球双打赛,我班就派出两名乒乓球高手去参赛。全班同学都看好他们,希望他们能为班争光,谁知在赛场上两人都好胜,都想出风头,互相埋怨对方没打好。本来很有希望赢的,结果都输了。

组织学习讨论:

两个人为什么没能赢得这场比赛?这时1+1等于几?为什么?

板书(1+1=0)

他们应该怎样做?

师生小结:这个故事说明如果大家心里只为自已着想,不团结、不合作,即使自已单个再能干,最终也是什么事也完成不了。

(二)活动体验

1、认识团体协作的重要性:折筷子

①集体的力量到底有多大呢?我们一起来做个实验,这里有一支筷子,你能折断它吗?两支呢?(学生尝试)

②谁能把这12支筷子折断?(学生尝试)

③为什么一支筷子容易折断,可同时折12支筷子就不容易折断呢?

④如果一支筷子代表一个的力量,12支筷子代表集体的力量,从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哪种力量容易攻破?(讨论后回答)

⑤你从这个实验明白了什么道理?(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所以容易被打败;而集体的力量是巨大的,不可战胜。(讨论后回答)

2、体验团结的力量:抬桌子

内容:先请班上力气最大的同学来搬讲台,看他能不能搬动?结果费了全身的力气也没能搬动,那怎么办呢?让他又请四位同学过来一起搬,但五个人朝着不同的方向用劲,结果讲台没有移向任何一方,这时,老师让他们五个人组成一个临时小组,其中一个人当小组长,由小组长指挥,喊“一、二、三”四个人一起用力向上抬,结果成功了。

讨论:

①为什么一个人搬不动讲台?增加了四位同学来搬为什么还是不行?

②后来为什么能成功地将讲台搬走?

③你从小品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小结:一个人固然力量小,许多人在一起,如果心不齐,劲不往一处使,仍然力量不大,只有把许多人的组织起来,团结一心,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奋斗,才表现出力量大。

(三)内省分享

 在同学们日常的集体生活中,想必会有许多团结一致而取得胜利或不够齐心协力而失败的例子,哪个同学想到的,请说说,与全班同学一起分享。

我们每个人都是初一(2)的一份子,班里的荣誉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也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上个星期我们班进行了班干部改选,小结同学当选我们班的班长。想必她也希望在她的努力下把我们的班集体搞好,现在我们有请她来发表她的班长宣言。

听完了班长宣言,我也希望每个同学都同心协力,团结一致把我们的班集体搞好。因为团结就是力量!

(四)拓展应用

如果大家团结协作了,1+1会出现什么结果呢?别急着下结论,先听听下面的故事。故事大意:一天,有两个人在望不着边的沙漠中迷了路。其中一人受了伤,走不动了,但他身上还有一壶水;而另一个人因缺水快渴死了。

讨论:

你能想办法救救他们吗?

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出一个什么道理?这时1+1等于几?(板书:1+1=2)

继续听这个故事:这两位得救的人都是医学家,得救后,他们继续发挥团结协助精神,一起研制出了一种特效药,使千千万万的病人受益。

讨论:这时1+1等于几?(板书:1+1>2)为什么?

如果在沙漠遇险时,两个人抢水喝,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

小结:只要互相团结协作,1+1就会等于2甚至大于2。

(五)总结延伸

 这节课我们通过做实验及亲身体验,懂得了人不能自私自利,一心为自已着想,我们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的集体当中,与集体的利益密不可分,只有团结起来才可能获得成功。1+1是等于甚至大于2的!

四、体验式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应用的注意事项   体验式教学符合学生的心理和思想要求,给了学生们一个展现自我、锻炼自我的舞台,受到学生的欢迎。但是,体验式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事项,以保证教学的有效进行。    1、防止“泛化”。体验式教学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体验,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学习主题都需要或者适合用体验式学习方式进行教学,而且体验式教学方法并不适合所有的教学内容,特别是知识点比较多、情境比较复杂的内容不易采用体验式教学法。    2、关注内心体验。在品德课教学中学生体验的缺失表现在话语权、创造性思维和情感体验的缺失。因此,教师要关注不是学生的答案,而是这些答案背后的内心体验,引导学生去思考,在形成这个答案的时候自己的感受如何?要学会察觉自己的情绪,聆听内心的声    

3、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让学生在探究中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对持有异议的学生应充分尊重、宽容。对学生的不同感受,教师要以宽容的心态去面对,切忌主观地将学生的体验感受引入自己的思维定势。

4、给予充分的时间。常常会见到,很多活动都是2-3分钟,完成了马上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或者分享,学生在完成活动的时候都还没有时间去关注自己,察觉背后的动机,如何能形成体验,何来分享?因此,在活动完成后,可以通过音乐,让学生去冥想,在冥想中回顾,促进体验的生成。

5、活动设计要恰当。体验式教学法,需要设计恰当的活动,不能太多,如果多就杂,杂就不精,不精就缺乏兴趣,不投入就没有体验,因此,一般来说,一节课2-3个体验活动就已经足够了。     华盛顿儿童博物馆墙上有这样一句格言:"I hear,I forget;I see,I remember;I do,I understand."(听到的,我忘记了;看到的,我记住了;做过的,我理解了)。这句格言深刻揭示了体验之于学习的重要,尤其是思想品德课。总之,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开展体验式教学既是思想品德课学科性质的要求,也是思想品德课课程改革的要求,更是学生长远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张 瑛:浅议初中思想品德课体验式教学的实施策略[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