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爱国教育研究 > 优秀教育方法解析

优秀教育方法解析

文献上传

文献上传:国情文献资源网网络征文开始...

民族团结

详细信息>>

在初中政治课堂中运用情境教学法的探究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7-03-15

 邵红梅   湛江市湛江一中培才学校

福建师范大学余文森教授在他的《有效教学十讲》中提到:情境好比美味可口的汤,知识好比盐,知识必须要融入情境中,学生才能容易理解、消化、吸收知识!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改革要求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自主、合作精神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为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师必须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犹如一缕清新的春风,给看似沉闷、说教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给学生充分的空间进行自主探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在与教学改革的零距离接触中,笔者常常反思:到底该如何更好地运用新课改的教育教学理念,创造性进行教学?在这里,笔者就情境教学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作了一定的探索与思考。

一、初中思想政治课情境教学的具体实施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在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以下是笔者例举的几种用法:

1.生活展现情境

即把学生带入社会,带入大自然,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作为学生观察的客体,并以教师语言的描绘,鲜明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在《我上中学了》教学中,课前我组织同学参观校园,帮助新生全面了解学校,让学生有了切实的感受之后再到课上来讨论“中学生活有哪些新的变化?”。这样的活动,不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而且激发了学生的爱校之情,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维护人身权利》的教学中,刚上课我便一脸严肃,示意同学们安静后,神色紧张地说:“同学们,刚刚课前有位同学和我反映他在课间丢失了100块钱,由于发生在教室里且间隔时间较短,本班同学作案的可能性很大,现在我要让班长和学习委员对班上同学进行搜查以便找出偷钱的人。”在搜查的过程中有的自动倒书包,用来证明自己的清白;有的还嫌搜查太慢,举手要求帮忙搜查;有的同学在边等待被搜查边议论可能是谁偷的钱……通过这样一个生活情境的假设,我看到也让学生意识到他们在维权意识上的缺乏,这样也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以后的实际生活中,体现了思想政治课学以致用的特点。

2.实物演示情境

在教学当中,可以适当引用一些现有的资源和现成的文字材料。即以实物为中心,略设必要背景,构成一个整体,以演示某一特定情境。实物如国家颁布的法令、法规,以及新闻报纸、杂志等。在《生命宝贵》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更直观地认识生命,在辅以多媒体展示的同时我向学校的生物老师借用了一些动植物标本并把他们带到课堂。在讲授法律知识时,如: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法律护我,八年级下册内容。课前到书店购置教学涉及到的法律文本,课上直接出示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让学生感觉更直观。

3.多媒体展现情境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是教育系统的一道靓丽的景色线它可以把图形、声乐、影像等手腕集于一身。根据教学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多种媒体,创设充满情感又富有教育意义的教学情境。在教学《生命宝贵》时,先播放一段轻快的乐曲,配合学生欣赏由实物和图片、视频展现的精彩动人的生命世界;再播放一段沉缓的音乐让学生观看一组反映我国目前环境状况的照片和视频,昏暗的天空、成堆的垃圾、吞噬人类共有家园的荒漠、断水的河流等。如此,使学生视、听等感官充分调动起来,通过对比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体会到珍爱其他生命也是在珍爱自己的生命

在教学《严守法律》时,我给学生播放了视频“佛山被碾女童小悦悦事件”及其后续追踪报道,学生们虽然没亲眼目睹悲剧的发生,但通过视频身临其境,义愤填膺,纷纷指责司机的无良,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遵守道德、法律,见义勇为,教学效果显而易见。

4.表演体会情境

有效地创设表演情境就是教师将要传授的知识放到表演中去,让小部分学生扮演角色,大部分学生进入角色,从而可以渲染课堂气氛,开拓视野。在教学《学会交往》时,课前我让科代表进行了一个小调查,了解平时学生们与父母、老师交往的情况,从小调查中选取一些能引发学生共鸣的场景,如被父母偷看日记、手机短信;被老师批评心生怨恨等,通过心理剧表演形式给同学们展现问题,然后把全班同学分成两组。一组体验学生的心理,另一组站在父母、老师的立场上思考,两组同学共同讨论、合作探究建立和谐亲子、师生关系的方法。这种表演后分析讨论,既帮助学生掌握与他人沟通的方法和艺术,教师又能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法律护我》时,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法律意识,并将所学的法律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之中,我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法庭”。“模拟法庭”表演难度较大,但通过学生自己的“演身说法”来进行自我教育,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又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使学生得到锻炼,社会适应、实践能力加强,而且也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5.语言描述情境

情境教学十分讲究直观手段与语言描绘的结合。在情境出现时,教师伴以语言描绘,这对学生的认知活动起着一定的导向作用。在长期的教学探索中,我发现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精神饱满、激情洋溢,那么举手投足都会感染学生,学生参与互动的热情就被激发出来。在教学《我和父母》时,为了提升学生对父母的情感表达,配和舒缓的音乐我给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诵了一首诗:他们──给父母,而后趁着学生还沉浸在诗的情感意境中时,我给学生及时布置课后实践作业,让同学们回家做一件力所能及感恩父母的事,如帮父母做一次饭、洗洗碗、扫扫地、帮父母捶背、陪父母上街买东西、倾听父母的心声等等。

在教学《培养正确学习观念》时,我激情澎湃地给学生讲述了鲁迅先生有感于列强用炮舰侵略中国就读南京水师学堂,后发现实业能救国转读南京路矿学堂,后又深感中国要富强,首先要有强健的身体便远赴日本学医,最后认识到中国人急需治疗的是灵魂便毅然而然弃医从文的事迹,以榜样作用帮助学生认识到把自己的学习动机与国家与集体的利益联系起来,学习的动力就会更强大、更持久。

教学《欣赏与赞美时,我用轻松诙谐的语气讲述了和课文内容有关联的故事苏格拉底快乐行》作为导入吸引了同学们的高度注意,并通过与学生一起探讨:苏格拉底快乐的小秘诀是什么由此帮助学生认识到:世界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

6.游戏活动情境

爱玩好动是中学生的天性,在教学活动中创设有效的游戏等活动情境材料能够激起学生的兴趣。在讲《掌握科学学习方法》时,我以一个游戏作为导入:给同学们一个玻璃瓶,一个鸡蛋,假如玻璃瓶的瓶口大小与鸡蛋大小相同,如何能把鸡蛋完整无损的放进玻璃瓶内通过游戏竞猜,让学生认识到:做任何事情,掌握正确的方法的重要性。

在教学《拒绝诱惑》时,我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辩论活动,正方:上网利大于弊方:上网弊大于利”。通过辩论使他们认识到网络是把双刃剑,更清醒地认识了上网的利与弊,从而也明确自己今后该如何去上网,充分利用网络优势为自己所用。这样处理教材,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体验和感悟。

在《竞争与合作》教学中,我为学生设计了一些竞赛游戏活动,如同心协力翻叶子顶针传递、众志成城等等,可以让学生将“竞争与合作”知识点融入游戏活动情境材料中,学生在竞争中体验合作,认识到竞争与合作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

二、实施情境教学的实效

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其实效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落实。为落实教学目标,可以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去创设与教材贴近的情境,使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形象的信息,让学生在特定的意境中,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激发他们的情感,帮助他们形成和确立正确的观点。

2、有利于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恰当运用情境,可以为教学增辉添色,它能为学生接受知识、提高觉悟、培养能力提供更多的渠道,它以丰富多彩的形式,使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内容一目了然。也为学生增大了单位时间提供的信息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发挥。情境教学淋漓尽致地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创设情境过程中,教师努力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尊重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活动方式,形成学生自我组织和相互启发,互相促进的多向交流关系。

三、实施情境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情境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真正要用好并不容易。笔者感到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的创设要有目的性运用情境教学法的目的是要实现教学过程中的最优化。创设情境是一种辅助教学的形式,因而在运用上不可喧宾夺主。如何设置情境,以何形式来设置情境,都必须服从教学的目的,适应具体教学内容的要求,切不可追求形式,或仅仅为刺激学生兴趣而设置。

2、情境创设应注意符合学生的特点。新课标要求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因此,情境的创设必须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实际情况,选取的材料既要有吸引力和新鲜感,又要有思想性和教育性,还必须注意教学对象的认知水平,以及初中生在心理和接受能力上的适应性。

3、情境创设应注意师生关系的和谐性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建立起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和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能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情感,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特征,勇敢地进行思考、探索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思想政治课实施情境教学,拓宽了思想政治课教改思路,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生课堂主动学习的驱动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能大大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效果。情境教学作为一种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西方发达国家的教学中已得到广泛的推广,而在我国还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笔者相信,经过不断的尝试与改革,情境教学法将会有更多的突破,它的运用将会给政治课教学注入持久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李吉林.李吉林与情境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李吉林.情境课程的操作与案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3]徐小林.初中政治课情境教学法举隅[J].学生之友中考月刊,2010:26.

[4]陈为.情境教学法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11:29-30

[5]孙顺芳.有关情境教学法在初中政治课中的探索[J].读写算,2011,(17):87-88

[6]林来诗.走情境教学路,创互动新课堂——探析初中政治课堂中的情境教学[J].新课程20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