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3-15
罗绍汉 韶关市新丰县第三中学
常听到电视上“天地一号”的广告词:“饭前开胃;饭中美味;饭后不撑胃。”由此引起我对教学的启发,我们教学跟这广告词不是很相似吗?在课堂上学生学习要达到“开胃、美味、不撑胃”的效果吗?它也是我一直追求的目标,希望自己成为一名受学生喜欢的人民教师。在上学期教八年级政治时,有一天,有一位科任教师因病请假,学校分配我去看班,我一到教室,学生很高兴,让我上课,我说下一节课才是政治课,同学们都大声地说,都上政治课吧,我们喜欢你的课;我才教他们半个学期的课啊,学生的回答,让我感动,更是对我的一种激励。下面浅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 教师的丰富知识,吸引学生,进入学生的生命,使学生开胃。
我国近代思想家黄宗羲曾经说过:“闻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所以,政治教师不仅仅是学生政治上的指路人,而且是马列主义和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新知识、新技术频繁出现,新信息、新观念迅速传播。政治教师必须善于接受和消化新观念、新知识,认真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必须积极探索新时期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必须勤奋好学,孜孜不倦,使自己的“一桶水”常满常新,努力做到学识渊博,业务精良,既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又具有广博的相关知识,还具有坚实的理论功底和较强的业务能力。只有这样,讲起课来才能深入浅出,旁征博引,成竹在胸,得心应手;才能使学生产生敬重感,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和指导。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教师用丰富的知识,精彩的故事,吸引学生的参与。初中生具有好动、善疑、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注意力不易持久的特点,青少年这一特点需要在思想政治课上激发学生兴趣,用故事导入,学生就很快吸引带课堂中来,不知不觉地参与讨论,理解书本中的知识和道理。如:讲为什“尊重他人”时,我讲了一个故事“哈佛的教训”: 多年以前,美国哈佛大学的校长就是因为自己的双“势利眼”,而使自己失去了一次难得的发展机会。一天,一对老夫妇没有事先约定,就直接去拜访哈佛的校长。老妇人穿的是一条褪色的条纹面部衣服,而她的丈夫则穿着布制的便宜西服。校长的秘书一见这对老夫妇的打扮,马上就断定,这对乡下人与哈佛根本不可能有什么业务关系。见到秘书,先生低声地说“我们要见校长”。秘书回答说“他整天很忙,不会有时间接你们。”女士回答说:“没关系,我们可以等。”一个小时过去了,秘书一直在忙自己的事,把他们冷落在一边,希望他们知难而退,知趣的离开。可是他们没有离开的意思,固执地等在那里。秘书的禀报,校长不耐烦的接待来访的夫妇。 女士告诉校长:“我们的儿子进入哈佛大学一年了,他爱哈佛大学。他在这里很快乐。可是在一年前,他意外地车祸死了。我丈夫和我想在学校的某个地方为他竖立一个纪念物。”“非常遗憾,夫人!”校长并没有被这个想法感动,反而嘲笑得说,“你知道,我们不可能为每一个进入哈佛大学死去的人竖立纪念物。如果这样做,这哈佛大学不就成了墓园了吗?”“哦,对不起,先生!”女士赶紧解释,“我们并不想要竖立一尊雕像,我们只是想说我们愿给哈佛大学建座楼。” 校长的目光落在这对夫妇粗糙简陋的着装上,惊叫道:“一栋楼!你们知道事实上建一栋楼要花费多少钱?仅在哈佛大学的建筑物,价值就超过了750万美元!” 校长为这远道而来的夫妇感到悲哀,他们真是太幼稚了。女士沉默了,校长松了口气,他终于可以和这夫妇俩说再见了。女士转过身平静地对她的丈夫说:“亲爱的,既然750万美元就可以,为什么我们不建立一所自己的学校来纪念我们的儿子呢?” 面对校长的一脸疑惑,她丈夫坦然地点了点头。 斯坦福夫妇离开,他们去了加利福尼亚州。在那里他们建立了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大学--斯坦福大学。学生静静地听,然后,热烈地发言,学生就明白要礼貌待人,尊重他人的道理。
二是教师用丰富的知识,浅显阐明课本中的道理。如:在讲九年级“报效祖国之志”时,青少年为什么要有理想和抱负?我用了一组数据:有一年,一群意气风发的天之骄子从美国哈佛大学毕业了,他们的智力、学历、环境条件都相差无几。在临出校门时,哈佛对他们进行了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结果是这样的: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3%的人,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以后的25年,他们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25年后,哈佛再次对这群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是这样的:3%的人,25年间他们朝着一个方向不懈努力,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其中不乏行业领袖、社会精英;10%的人,他们的短期目标不断的实现,成为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60%的人,他们安稳的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剩下27%的人,他们的生活没有目标,过得很不如意,并且常常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这个“不肯给他们机会”的世界。这项调查结果表明:一个人有无明确的目标,对人生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当这些数据显示在多媒体上,教师不讲学生就明白了,作为人一定要有自己的理想的道理。
三是教师有丰富的知识,用各种方法去唤醒学生的关心、关爱生命。作为政治科,在课堂中要发挥这方面的功效,教育学生战胜挫折、珍惜生命、爱护环境等的内容。在新闻中及时选择这方面的内容,教育学生要有同情心,怜悯之心、和对生命的敬畏之心,让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珍惜生命,要教育学生悦纳自己,善待自己,享受生命的快乐。这些事例关系到他们自身的成长,容易感染,引导产生共鸣。
另外,经常了解学生喜欢看什么书,自己对他们看的书要有所了解,在讲课时用一下这些书的例子或人物,容易吸引他们,讨论起来就有共同的语言,教师要讲的道理,他们也容易明白。
总之,教师丰富的知识,充满着自信,在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讲讲故事、新闻,给学生展示能力的舞台,更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对教师产生热爱之情,崇敬之情。
二、注入乡土教材,鲜活走进学生,使学生品尝家乡的美味。
增加社会实践活动内容,注入乡土气息,以增强吸引力,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既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吸引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中学生一般是相对固定地生活在某一地域内的,城市、农村都是如此,对于自己生长的环境自然有一种亲情,也更想去了解它,认识它。乡土教育内容的引入正是迎合了学生的这一需要,从而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吸引力。如,讲“怎样才能把书读好”,我选择家乡籍的明代进士姚钿事例,先布置学生参观他的故居,了解他的事迹,在讲课时,我讲了他的选红、绿豆持之以恒的故事,对学生进行教育,最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他们更感到这些人物可亲、可信、可敬,这些人物的事迹对他们的教育作用也最大。因此,教学中有目的地注入乡土气息,体验身边事,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积极性。
实践证明:经过学生的身边的体验,教育才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体验到政治知识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才能用他自己的心灵去感知政治知识,提高思想水平,指导自己的行为。
三、教师讲课的内容要简洁、明了,学生学习不困难,使学生不撑胃。
教师讲课内容思路清晰,内容要简洁、明了,就是把课本中的线索、重、难点讲清楚。同时,师生进行交流,学生“当记者”提问,教师来作答,满足学生的需要。另外,教师要研究出自己的一份试卷,明白清楚地让学生知道哪些知识点怎么掌握。
上海著名特级教师顾泠沅认为,“真正的名师是在学校里、课堂里摔打出来的。”课堂教学是一个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和创新欲望的“场”,更是教师自我总结、能力素养的集中体现。教师丰富的知识深入浅出,语言繁简有章法,让学生在参与、探究、合作中领悟政治教学的功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开胃、美味、不撑胃”,自觉地接受知识,提高觉悟,再显政治课堂的魅力。
参考文献: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师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