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爱国教育研究 > 优秀教育方法解析

优秀教育方法解析

文献上传

文献上传:国情文献资源网网络征文开始...

民族团结

详细信息>>

中学政治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发挥的探索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7-03-15

 钟淑娇  汕头市潮南区两英中学

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任务,面对人民群众接受更高质量教育的新期待,教育改革与发展正作出积极而又慎重的战略选择;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命题,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框架中,有它的重要位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怎样才能做到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这就要求我们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多样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教师和家长都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理解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潜在的发展能力,人人都能成才; 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选择,为学生的选择提供条件。要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积极性。教学要摒弃注入式,采用启发式,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这样我们的教育才生动活泼,我们的学生才能享受到教育的幸福。一定意义上说,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实践中,我进行了积极探索、尝试:

一、转变教学方式,尝试自主式教学

旧的教学,多数强调让学生接受建立在记忆层次上的政治事实以及形成技能,学生掌握的只是 是什么”,而忽视了获取结论性知识过程的科学方法和手段,然而是比结论更重要的一种知识。学生在政治问题解决过程中运用个体的经验、价值和情感,通过对问题的策略、方法、过程及结果的解决,获得对问题解决一般方法的认识,进而获得了解与适应社会的一般方法与策略,这是更有价值的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需要这一切只有让学生充分自主地学习才能实现。为此,我做了以下尝试:

1、指导学生设计预习提纲,引导学生进行预习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自行思考问题、自己提出问题、自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做到会读、会思、会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素质学生设计预习提纲时,提醒学生阅读教材,抓住教材的重点内容。指导学生找出自学过程中的知识疑、难点在课堂上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讨论,确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在 讲经济生活开始时,我引导学生设计好问题如:“什么是商品、货币的作用有哪些?”等,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社会调查,并进行积极讨论。在学生占有较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迫切要求上升为理性认识,学生的求知欲望被调动和激发起来时,教师再进行引导,掌握知识做到水到渠成。在一定意义上说,学生的主体性经受了一次锻练。

2自主式教学并不等于让学生放任自流。学生由于自身社会阅历、知识面和接受信息等方面的局限,他们在自主学习过程对知识的了解掌握,往往停留比较粗浅的层次上。课堂教师要加强引导,巧妙地运用提问设疑等方式,把学生的学习思维引向更深的层次,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讨论加深对知识的了解掌握。例如讲商品概念时学生列举的商品五花八门,同时商品和非商品也混杂在一起。在教学中,我通过多角度层层设疑、比较,启发学生剔除非商品并进而概括出商品的科学涵义,符合学生认识发展和科学发现的规律,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3、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其参与意识,在教学中我还改变了传统做法变教师举例过程为学生收集材料和自主学习过程课前指导学生,通过各种媒体查询有关教学典型案例,有条件或有能力上网的同学尽量鼓励他们多利用网络来查阅,下载资料,然后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归纳。例如“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时,我让学生结合本地的传统文化特色,收集潮汕功夫茶、潮汕民居、潮剧、潮汕民俗等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潮汕传统文化的资料,增强了课堂教学的现实性和时代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

二、创设情境,亲临体验
    教学活动是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发生的。 “教学活动的成效取决于主体与教学情境相互作用的性质 因此,教师利用生活中真实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产生共鸣,激发求知欲望、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创设教学情境可从方面着手
    1、课堂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战场,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学生发展为本”,努力寻找课堂教学中凸显学生主体性的切入点,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创新意识。例如,在学习“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时,我利用著名的“木桶论”精心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扮演短木板和木桶进行小品表演。学生在模拟表演中懂得了“整体与部分的辩证统一关系”,感悟到了既要树立全局观念,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又要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同时让学生联想它的现实意义,如个人应怎样正确处理与他人、集体、国家的利益关系。这样就水到渠成达到了新课标所要求的“三维目标”。

2、新课标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强调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引导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这要求政治学科教学要密切联系实际,将教学环境从课堂的狭窄范围扩展到社会的广阔空间,让思想政治课教学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政治知识,在我身边”从而激发学生主动的参与热情,使教育教学目标得以实现。我在教学中让学生走进生活中真实的情境去亲身体验比如在学习高一经济生活银行的业务和作用的教学过程中,根据银行的三大业务,将全班分成三组,分别到不同的银行了解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这三大系统的工作流程和现状,然在课堂上分别汇报调查的情况。通过创设这一教学情境,真正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学生以亲身的体验实现有关银行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的主动建构。同样存款储蓄一课的内容,也可让学生到银行去了解当前银行的利率,并学习填写存单,真正实现学以致用。这种真实生活情境的运用,通过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启迪了学生的思维,使政治课堂少了许多说教,多了不少真实,从而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时代感,学生体验到主动参与的乐趣。

、实践运用,升华体验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要求贯彻的基本原则,是政治课的生命。要使学生熟练掌握探究得的知识和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对自己所学知识加以证实,将所学知识加以合理应用,充分体现学习的主体性,还得通过实践方能达到这一目的。学完了高一《经济生活价值规律的内容和作用之后,我带领学生到两英镇染织厂(集体企业)和粤佳食品有限公司(私营企业)去做社会调查,在详细调查之后要求学生写出调查报告。在调查报告中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指出镇染织厂经济效益好的重要原因是重视产品质量,适应市场需求,采用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而粤佳食品有限公司严重亏损,频临破产的根本原因是无视价值规律,产销脱离市场,产品缺乏竞争力等。学生也为它摆脱困境提出自己的设想,如吸引外资,更新设备,开发市场资金和人员优化等。通过调查,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价值规律及其作用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认识。能运用所学经济理论论证现实生活经济现象,充分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实践的好学风。又如:在学习高一《经济生活》的储蓄、股票、保险、债券等多种投资方式之后,我结合投资理财方面的畅销书《富爸爸、穷爸爸》,让学生们学着制定家庭理财方案。这与学生家庭生活密切相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经济头脑和理财能力,也使学生增强做人的责任感,学习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四、通过学生自主活动健全人格,陶冶情操。

新课程标准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发展。为此我在教学中本着以人为本的观点,通过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一课,在学完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后索赔的方式、途径等相关知识之后,学生走进市场,真正体会一下消费者应以如何有效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样的实践使学生有了成就感和成功感,从而产生一种高峰体验在这个阶段中,既使学生熟练地掌握了所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还进一步陶冶升华了学生的情感。如,学完了高一《经济生活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后,我带领学生去调查两英镇染织厂,针对目前我镇染织厂污染严重的问题,提出假如你是老板,面对现状会怎么做?并要求学生就“两英经济的发展前景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指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等形式来完成任务,使学生从中感受和理解经济学的相关知识,既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又培养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了学生的责任心和合作精神。
    新时期对人才的需求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带来了更大的挑战,这要求我们必须转变思路,开拓进取,与时俱进,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摆正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位置,深入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联系社会生活中的实际,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相信只要我们不懈努力,定能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出我们期望已久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就如在丰润的土壤上,一定会长出最好的苗木来。

 

《参考文献》 

[1] 顾明远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2]  肖川:《新课程与学习方式变革》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3]  中学教师新课程超速成功实施策略》 远方出版社 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