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爱国教育研究 > 优秀教育方法解析

优秀教育方法解析

文献上传

文献上传:国情文献资源网网络征文开始...

民族团结

详细信息>>

珠海市中考改革形势下,思想品德课中考备考策略

发布时间:2017-03-15

  

珠海市斗门区横山中学  吴耀庭

 

 

珠海市于2009年实施中考考试科目改革后,思想品德与历史合并一起考,满分100分,但不计入中考总分。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呈现,不合格者不能被本地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录取。考试变化主要是思想品德只考选择题,分单选和多选,去掉了问答题的考核。这一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但也导致学生不重视思想品德这一课目,学不学无所谓,反正60分就万岁。在这种考试制度下思想品德课直接沦为“三流”课程(珠海中考体育加试45分),也给老师出了道不大不小的难题:如何保证“有希望”被示范性高中录取的学生在考试时拿到合格,但又不能挤占他们复习“主课”的时间。否则,学生有意见,“主科”老师不同意。真是“猪八戒照镜----里外不是人”。虽思品课老师角色尴尬,但为了让学生能顺利跨过政史合格这一门槛,我在中考备考过程中还是想了很多办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加强学生备考心理辅导,并贯穿整个中考过程,这是备考的关键。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由于中考改革后试题以选择题形式呈现,学生不再为条条框框的背诵而烦恼,学习压力大大减轻。无压力就无动力!学生接受知识热情锐减,中考复习课对他们来说题更是可有可无,在课堂中悄悄地做“主科”作业已算给老师面子了,而那些认为无希望考上示范性高中的“后进生”更是挑战课堂纪律底线公然睡觉,反正合格与否对他们来说是一样的。如果不改变这种被无视状况那中考将令人堪忧!毕竟中考是人生当中一次重要考试。为此,我在中考总复习前先作一次心理辅导,让学生明确几点道理:(1)有谁敢保证思品在中考中一定合格?万一不合格怎么办?学生面面相觑不敢作声。接着我以过往一些失败的例子来说明骄兵必败!但也指出由于思品科考试要求低于其他科目我们战略上可以藐视但战术上还要重视。(2)如果思品合格了就意味着你有更多的选择权,人生中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为何不留给自己多些选择呢?没有谁会蠢到一下子把路堵死,更何况离中考还有一段日子,机会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3)用行动证明给别人看“我能行”。佛争一炉香,人争一气。中考除了因为升学外,还可以证明我能行,我付出,我无悔。(4)从学习者的角度来看科目并无所谓主次之分,每门科目都有其价值所在,学习者应有战略眼光,风物长宜放眼量,在思想品德课堂中我们将学到更多更精彩的知识。实是求是的分析,认真坦城的交流,学生们深深为自己的肤浅而惭愧,思想也出现重大转变。心态决定姿态!学生在课堂中一改以往懒散、被动作风,踏踏实实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当然不要指望一二次的思想动员就能使学生坚持学习下去,在总复习这一个艰辛的过程,发现学生进步了或出现思想动摇时老师应及时予以鼓励、纠正,使学生始终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克服困难、战胜困难,顺利完成中考。

二、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复习,扎扎实实地落实复习的每一个环节。

1、制定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展复习。

前苏联著名诗人普西金曾说:“要完全控制一天的时间,因为脑力劳动是离不开秩序的”。不少学生对学科复习缺乏合理规划的意识,没有相对稳定的复习行为和策略必然降低复习效率。而目前中考改革形势下,思品复习的时间十分有限,学生基本上依赖课堂中老师的帮助,因此老师在复习前应清晰地告知学生复习内容、复习进度、复习策略、阶段重点以及方法建议等信息,这样每节课学生知道要做什么、达到什么要求都一清二楚,增加了复习合力达到精准高效地利用时间。

2、印发《考试大纲》,依纲扣本复习。

《考试大纲》明确了考点复习的目标要求,这是命题的依据。尤其是把握准考点之间的纵横关系,连成线,构成体,构建简洁明了的知识知识网络。这个过程可以让学生尝试完成,教师只作点拔但不能代替,否则,不但学生感觉好像炒冷饭、无意思而且对考点不能理解透彻,老师讲了等于白讲毫无效果可言。

3、在强化训练过程中渗透解题方法与技巧指导,提高复习效率。

每节课我都安排20分钟左右让学生练习并交换批改,对典型错题进行评析、小结。为了提高复习的趣味性,习题演练的方式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抢答方式既可调动学生情绪,也能使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更深刻。总之,在复习课中要想办法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不要闲着没事干。

在训练的过程中还要有意识地让学生掌握一些选择题解题技巧。近几年思想品德选择题的设计日益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题干情景化。每道题几乎都设置了具有时代感的情景材料,以利于更好的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综合性增加。以情景为依托,以问题为中心设计多个组合型选择题。学生解答选择题时我时常指点他们要注意运用以下几种选择方法:(1)、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的答题。答题前先要理解题干的材料,抓关键词语,将题干中的材料与题肢联系起来综合考虑,这样才能有效的避免题干与题肢分离造成的错误。例:(2012年珠海中考题)29.据报道,中国约有3亿农村人口和5000万城市人口的饮用水目前还达不到安全标准,近百城市无备用水源,这说明(  )

A、我国水资源短缺  B、我国水资源污染严重  

C、我国环境在恶化  D、是我国人口多造成的

分析:说明什么就是说材料的中心思想是什么。本题关键词是“说明”和“水源”,水源怎么啦?就是短缺!B、C、D均是造成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但题目并没问原因。所以,正确的答案是A。

2)、运用排除法,增加选择的准确性。在正确审题的基础上,运用排除法不失为增加准确性的一种好方法。通常情况下运用排除法有三个层次,一、排除观点本身错误的题肢;二、排除本身观点正确,但与题干无关的题肢;三、排除本身观点正确,与题肢也有关系,但不符合题干规定的题肢。  例:(2012年珠海中考题)37、2011年10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措施。这表明(   )

A、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我国国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非公有制经济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C、我国政府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D、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分析: B项和D项本身表述的观点就是错误的,应首先排除。A项乍眼看是正确,但仔细分析国有经济属于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不是同一范畴也必须排除。因此只有C项是符合题干要求的,是正确的选项。

3)、注意角度的转变,从而实现思维的转变。选择题带有一定的综合性,尤其是组合选择题选项的角度多,涉及的知识点分布广,跨度大。这就要求同学们适应知识点之间的转换和跳跃,克服思维的单一性,学会根据角度的变换,实现思维的转换。  例:(2012年珠海中考题)90、2012年3月7日,公安部统一指挥14省区市联手开展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专项行动,抓获310名犯罪嫌疑人,解救77名被拐卖儿童,开展这项专项行动(   )

A、有利于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B、事关每个家庭的安全、和睦和幸福

C、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D、可以杜绝失踪被拐儿童的现象

分析:题中的4个选项,变换了3个角度──公民的个人合法权益、家庭和社会的安定。可见角度转换跨度大。答题时必须将题干与选项一一对应起来,思维也要根据要求实现转换,这样才能顺利地完成答题。而D因表述性错误排除去,正确答案是ABC。

4、紧扣时政热点,适当开展一些专题复习。

珠海中考改革后,思品没有了问答题,学生学习压力大大减少,因此大部分老师认为在总复习中可以删去专题复习这一环节。对于专题复习我认为要坚决保留,因为:专题复习这一复习环节要打破教材和考试大纲次序,围绕时政热点,将其与所学知识点紧密联系,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充分感知材料和课本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其实,紧密结合时事与社会热点话题,紧扣时代脉搏,与时俱进,是思品学科的生命力所在,也是思品中考命题一大特点。如"反腐倡廉"、"光盘行动"、"东莞扫黄"、两会的召开、和谐社会、节能减排、低碳生活、昆明火车站事件、钓鱼岛问题等时政热点素材,都将成为中考命题选择对象。另外,如科学发展观、环境保护等关注人类自身生存、发展,展望未来,探讨人类生存价值的问题,也能给试题提供更为广阔的背景材料,从而备受命题者青睐,据此,我们在复习中设立专题对时政材料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去分析,寻找与之相适应的考点,这样不但夯实学生学科知识,强化学科能力,使理论的掌握建构在对时政等背景材料解读分析的过程中。总之,专题复习有利于学生对考点的巩固强化,同时对国家、社会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问题的再认识。因此,对专题复习,务必重视。当然由于考试形式的改革,专题复习同以往肯定不一样,重要一点是:不能开展得过广过阔。否则,“船大难掉头”,浪费复习精力。所以在复习时要注意:(1)、要重视以专题为核心的主干知识、重点知识网络体系的形成与把握,引导学生明确命题思路及意图,把握答题方向和要求。(2)指导学生总结答题规律与解题方法、技巧,由点到面、举一反三,变给答案为给思路、给方法。(3)研读考纲,精简专题内容,无关的时政材料不要牵扯其中,避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专题复习效率。

5、归纳总结,整理错题集、易混淆的知识点。

错题是学生最宝贵的复习资源,收集错题是教师一项重要的常态化工作,可以通过课堂作业、测试以及试题评析等途径获得。教师经常呈现学生的错题,并进行必要的变式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查漏补缺,从而更有效地夯实知识,提升能力。例如:容易混淆的几个概念“人民代表”、“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整理如下:

 

通过这个结构图直观地告诉学生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避免了“剪不断,理还乱”这种局面。还有将课本中出现的诸如“基本”、 “根本”、 “主要”等知识点整理归类使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得更透彻。

6、认真演练和分析几近年中考试题。

中考试题从来都具有导向、引领、指挥棒的作用。考试大纲中的考查目标要求,集中体现在一份中考试题之中。中考试题隐藏着最多的中考信息,研究中考试题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学生角度看,做往年的试卷,在某种程度上就意味着在做今年的考题。因为,历年中考题具有思路上的一致性。中考题都是诸多专家千锤百炼出来的,具有其他模拟试题无可比拟的锻炼价值。同时,多做中考试卷的另外一个好处就是使自己更加自信,因为接触过中考题后你会发觉,原来中考不过如此,久而久之,中考来临时,你就能像对待老朋友那样去与他握手寒暄。另外,从应试、功利角度看,怎么考,就怎么教,教与考不能“两张皮”, 教与考要合一,在平时的备考过程中要体现中考的要求,否则就是低效教学,甚至是无效教学。所以,研究中考试题,提高教学、复习、训练的有效性,是我们教师中考备考的重要选择。

总之,在目前珠海中考改革形势下,思想品德中考备考程序大大简化,但还需要我们主动、认真地履行承担责任,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学生实际,去探究、把握适合自己的最佳复习方法,开展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复习工作,提高复习实效,向家长、社会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参考文献:

1、《珠海市2013年初中毕业生学科学业评价思想品德考试大纲》

2、《2012年珠海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思想品德与历史试卷》

3、《构建专题复习体系提高政治复习实效》 李彰有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0.9

4、《思想政治课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胡根发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0.11

5、《2011年陕西省中考思想品德试题分析及其备考策略》  吴万强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