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爱国教育研究 > 优秀教育方法解析

优秀教育方法解析

文献上传

文献上传:国情文献资源网网络征文开始...

民族团结

详细信息>>

消除来自社会影响的具体策略——胡涛

发布时间:2017-05-02

消除来自社会影响的具体策略

胡涛

北京市著名的政治教师张永山老师,在一次上课时和学生们谈论关于理想的话题,突然有一个学生小黄说:“我的理想是追求金钱!有了钱,我就能去我想去的地方,能做自己想做的事。”

小黄说完后很多同学都出言指责,说他这种“金钱至上”的想法是不对的。小黄也不示弱,他辩解道:“没了钱谁能生存?现在社会竞争那么激烈是因为什么?还不是为了挣钱求生存。每个家长都极力让我们考大学,还不是希望大学毕业后能找个好工作,多挣钱。”

张老师在一旁静静地听着,他虽然觉得小黄的话有失偏颇,但也没有急于否定,而是说道:“看来大家对小黄的话有不同的意见,而他也有自己的道理。不如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针对小黄刚才说的话,大家每人提一个问题请小黄来回答,好不好?”

同学们一听都来了兴致,课堂气氛顿时热闹起来。一个同学首先发问:“你认为有了钱就能拥有一切吗?”

小黄回答道:“当然不是,钱虽然不是万能的,可在现实社会中没有钱是寸步难行的。”

第二个学生又发问:“你说你的理想是追求金钱,那你要用什么去追求金钱呢?”

小黄回答,“学习啊。我刚才说了,考上大学就可以找个好工作,有了好工作当然就能赚钱了。”

第三个同学问道:“那你有了钱想要做什么呢?”

“有了钱我就可以买车、买房,喜欢什么就买什么。可以想去哪里旅游就去哪里旅游。”

这时有另一个同学出言支持小黄,“我觉得小黄说得没什么不对啊,钱本来就很重要啊,如果没有钱光谈理想啊、人生啊,岂不是要被饿死了?人都死了哪来的理想?”

这个同学的话音一落,班里顿时又有几个同学赞同。

张老师本来想用这个矛盾帮小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没想到竟然发展成越来越多的同学支持他的想法。于是罗老师灵机一动,忙示意暂停一下,并提出了自己的问题,“那你们是怎样看待金钱的呢?或者说,哪些钱你们愿意挣,哪些钱你们不愿意挣呢?”

张老师的提问使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钱是让人使用的,但人不能做钱的奴隶。”

“不能为钱丧失了人格!”

“如果是通过非法途径得来的钱我是不会要的。”

“我会想办法赚钱,但不会不择手段去赚钱。”

“是啊,黑心钱不能赚,更不能为了钱做违法、犯法的事。”

…………

听完学生们的话,张老师总结道:“同学们,金钱本身并没有好恶之分。是人把钱分了类,使它有了两面性。它就像一把双刃剑,如果我们追求金钱的手段是正当的,金钱的用途是有益于社会的,就是一种积极的态度,就是有意义的!”

张老师又看了看小黄,小黄一言不发,像在深思着什么。张老师微笑着问小黄:“小黄,你还没有告诉我们,你是如何看待金钱的呢?”

小黄想了想,说:“我想我是一定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财富的。我刚才说有了钱就可以买车、买房之类的,是因为我觉得这样可以让爸妈的生活更好一些。不过如果要我用道德、尊严去交换金钱,我是不会做的。”

听到小黄这么说,张老师带头鼓起掌来,小黄不好意思地说:“不过我只想到了要孝敬爸妈,没有想到您所说的要做有益社会的事,看来我是有些太自私了。”

张老师听了高兴地说:“你现在已经想到了,这就很好!不管将来你们走上什么样的工作岗位,老师都希望你们不仅能够自力更生,孝顺父母,还能主动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张老师,我们一定会的!”学生们齐声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