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基地解析

基地解析

文献上传

文献上传:国情文献资源网网络征文开始...

民族团结

详细信息>>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解析

发布时间:2014-11-28

        历史沿革


 QQ截图20141128153613.jpg

198410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筹备委员会成立。198777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50周年之际,纪念馆建成开馆,邓小平同志题写馆名。

1987年建馆迄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几经发展,特别是经过2005年较大规模的改造,面貌焕然一新。

 

1987年开馆以来,共接待了包括日本首相村山富市在内的十几个国家的政要,八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万观众。也先后赴日本、美国、新加坡、台湾、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举办抗战主题的展览,加强了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2014年为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先后接待国内外观众2000余万人次。

展馆结构

馆正前方是面积达8600平方米的抗战广场,

广场中央矗立着象征中华民族觉醒的卢沟醒狮,广场中轴线两侧各分布着7块草坪,寓意七七事变爆发地和中华民族的十四年抗日战争。基座为汉白玉、高达14米的国旗杆竖立在广场北侧。覆以乳白色大理石的展馆外墙与镶嵌着独立自由勋章图案的锻铜大门,使纪念馆尤显肃穆、庄严。

纪念馆的基本陈列经历了三次变迁,陈列面积从1320平方米增加到6000多平方米,展览内容也随着研究的深入和社会的进步而更科学、客观,陈列设计也越来越多地引入了新的理念和新的技术。

馆藏文物

QQ截图20141128154055.jpg

200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馆举办“伟大胜利”大型主题展览。以全新的面貌对外开放。馆内展陈历史照片650张,文物800多件,大型景观12个。综合馆通过大量的历史图片和实物、文物、油画、景观、雕塑、幻影成像、影视片以及文字材料展 

示了自1931年9月至1945年8月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的历史。

以七七事变为主题的半景画也是纪念馆的基本陈列内容之一,这种陈列形式在中国属于首创。它以巨幅油画与实物和模型相结合,通过计算机控制的声、光、电技术,使油画立即变得乌云翻滚,浓烟飘动,战火纷飞,有如身临当年的卢沟桥事变战场。

 

除了基本陈列外,纪念馆从建馆以来,还先后推出了《日本侵华罪证展》、《侵华日军化学战罪行展》、《日军731细菌部队罪行展》、《台湾同胞抗日斗争图片展》、《中国战区中美苏空军联合抗日史实展》、《为抗战呐喊——中国共产党与抗战文艺》等70多个专题展览。这些专题展览不仅是基本陈列的补充和深化,而且为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