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12-03
馆内陈列
纪念馆内陈列有文物、资料、图片等,充分展示了这位共产主义先驱的风采,给人以巨大的鼓舞和力量。李大钊纪念馆是由中共中央批准设立兴建的。于1997年8月落成。占地100亩,建筑面积4680平方米。其布局,沿中轴线由南向北是:牌楼式南大门,上镶嵌江泽民同志题写的馆名;八根功绩柱,象征大钊同志的八大功绩;八块浮雕,展示大钊同志主要革命实践活动足迹;三十八级台阶,寓意大钊同志走过的三十八年历程;瞻仰厅正面设大钊同志汉白玉立式雕像,雕像后衬中共中央题写的李大钊烈士碑文。两侧是大型锻铜浮雕,概括凝练地介绍李大钊同志的光辉思想和丰功伟绩;东西展厅,分十个专题全面系统地展示大钊同志的生平业绩;东西展厅还各设一大屏幕彩电,分别滚动播放李大钊故居概况、李大钊纪念馆有关内容的介绍和李大钊在莫斯科出席共产国际“五大”时的活动情况。其它建有书画厅、电教厅、人工湖、凉亭、纪念广场等。李大钊纪念馆建筑风格融民族特色与现代建筑格调为一体,并与园林绿化相结合,朴素、简明、大方,体现了大钊同志的精神风范。此外,设有触摸屏系统包括李大钊纪念馆导览和国内外对李大钊思想研究情况,可供观众提取资料。
其它附属建筑有
影视报告厅、书画厅、研究室、办公室、会议室、贵宾室、接待室以及人工湖、凉亭、纪念广场、停车场等。 主体建筑是一座多功能综合性的三层大楼,分上、中、下三层。一楼建有图书室、阅览室、会议厅等。二楼建有办公室、会议室、研究室、接待室、贵宾室、珍藏室、书画厅、影视报告厅。三楼建有瞻仰厅、展厅。整个建筑物呈灰、白色调,多用自然采光,朴实、大方、简明、庄重。李大钊纪念馆牌楼式的正门上镶嵌着江泽民题写的馆名。
李大钊纪念碑林
在纪念馆主楼西侧还建有李大钊纪念碑林,碑林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50平方米,建筑形式与纪念馆风格一致。纪念碑林由像亭、碑亭、碑廊等几部分组成,展出碑刻及复制碑60余块,内容可大体分四类,主要有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李大钊同志部分手书、中国著名艺术家缅怀和颂扬李大钊同志的有关书法作品和对历史存留的部分有关李大钊碑刻的复制内容等。碑林从不同侧面展现了李大钊思想,补充了室内展览的不足,同时增加了纪念馆的园区景观。集爱国主义教育、人文景观与艺术欣赏为一体。为从不同侧面展现李大钊思想,弘扬李大钊精神,补充室内展览的不足,同时增加纪念馆的园区景观,经河北省委批准,于2004年3月在纪念馆主楼西侧环人工湖北岸修建了李大钊纪念碑林。
为使碑林与纪念馆整个建设风格协调一致,碑林设计最初仍由李大钊纪念馆的原设计者中国建筑设计院的黄建才先生担任,后来又由北京海奥园林景观设计工程有限公司褚云鹏博士参与设计。碑林总的建筑形式,体现与纪念馆主建筑所具有的民间传统与现代建筑风格相结合的特色,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起到寓教于乐的效果。根据李大钊纪念馆现有的园林景观,碑林选址依湖伴园,主要运用现代建筑和传统符号(石碑)相结合的表现手法,碑楼、碑亭、碑廊与绿化点面组合,错落有致,成为一个独立的群体,形成李大钊纪念馆又一个展区和景点。
碑林内容
大体分四类共计60多块,主要有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李大钊同志部分手书、国内著名艺术家缅怀和颂扬李大钊同志的有关书法作品和对历史存留的部分有关李大钊碑刻的复制内容等。
李大钊纪念碑林以独特的形式展现了革命先烈的高尚节操、丰功伟绩和后人的缅怀、敬仰之情,将世人共仰,代代传承。 李大钊纪念碑林既是李大钊先生业绩的陈列馆,又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既是研究李大钊先生的中心,又是独特的红色旅游区,它还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碑林里的一句话: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