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12-12
位于山西省文水县城东17公里的云周西村,距太原市区85公里。建于1956年,后于1957、1976年两次扩建。馆舍坐北向南。馆前广场的汉白玉石纪念碑上刻着毛泽东同志的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烈士墓前耸立着汉白玉烈士石雕像。馆内还有烈士生平事迹陈列室、烈士被捕处、斥敌处、就义处等,是 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现实教材。
刘胡兰纪念馆前身为刘胡兰烈士陵园,始建于1956年,1957年1月12日,刘胡兰就义10周年时落成并对外开放 。1959年改称刘胡兰纪念馆。1959年、1976年曾两度调整布局,重新整修扩建。现占地面积63000余平方米,位居全国个人烈士纪念馆首位。主要建筑物由毛泽东题词纪念碑、刘胡兰事迹陈列室、七烈士纪念厅、刘胡兰雕像、陵墓和观音庙等组成。整体建筑以纪念碑与陵墓为中轴线对称分布,凝重典雅。
为纪念刘胡兰英勇就义50周年,1996年又实施了较大规模的维修改造工程,增设了刘胡兰事迹影视室,纪念刘胡兰就义50周年书画室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碑。在中国革命战争年代献身的英烈中,刘胡兰是惟一的一位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领导人题词的革命烈士。
刘胡兰纪念馆是中宣部命名的“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是团中央、民政部命名的“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国家教委(现教育部)、团中央、民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授予的“全国百个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山西省、吕梁地区确定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德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
刘胡兰纪念馆始现有总建筑面积6.15万平方米,由广场、纪念碑、刘胡兰生平事迹陈列室、影视室、书画室、七烈士纪念厅和群雕、陵墓、刘胡兰雕像、碑亭、烈士被捕受审就义原址组成,以纪念碑和陵墓为中轴作对称分布,藏有烈士遗物74件。陈列室内有党和国家领导人朱德、邓小平、江泽民和董必武、乌兰夫、郭沫若、谢觉哉的题词。
刘胡兰纪念馆,坐落在刘胡兰的家乡——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始建于一九五六年,一九五七年一月十二日刘胡兰就义十周年时落成开放,后经一九五九年和一九七六年两度扩建,一九九六年又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维修改造,成为规模。 该馆座北朝南,占地六万平方米,步入馆门是一万多平方米的广场,洁白高大的毛泽东题词纪念碑矗立在广场花坛中央,碑的正面镌着毛泽东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背面刻着郭沫若书写的《中共中央晋绥分局关于追认刘胡兰同志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的决定》。
纪念碑后面是宽敞明亮的刘胡兰革命事迹陈列室,这里陈列着刘胡兰的遗物和反映她生平事迹的绘画、雕塑、照片、文献资料等。碑廊中陈竖着邓小平、朱德、董必武、乌兰夫。郭沫若、谢觉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及江泽民总书记题词的汉白玉石碑。碑廊北侧分别是刘胡兰事迹影视室,纪念刘胡兰就义书画展览室。翠柏中是一座宫殿式建筑——七烈士纪念厅,这里有反映七烈士刑场斗争的雕塑和六烈士生平陈列。
过大厅是陵园,刘胡兰的忠骨就安葬在北端正面高台上,台上柏翠松苍,墓上绿草茵茵;墓前是采用最优质湖南汉白玉重塑的胡兰雕像,雕像气宇轩昂,正气凛然,令人肃然起敬;雕像东侧是刘胡兰被捕、斥敌、就义的旧址,西侧是碑亭,亭内陈放着中央人民政府北方老根据地访问团晋绥分团一九五一年给刘胡兰建的墓碑。
刘胡兰纪念馆是“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百个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刘胡兰,生于1932年,小小年纪就参加了革命,1947年遇害时,年仅15岁。她的英雄事迹很快传遍全国,毛泽东曾为她亲笔题写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纪念馆于1957年1月落成,这一天正是刘胡兰遇害十周年纪念日。纪念馆中央的纪念碑广场上是一座高12米的汉白玉石雕,碑身正面就是毛泽东的题词。纪念碑后,就是刘胡兰革命事迹陈列馆,馆内有一些烈士的遗物,以及一些与烈士生平有关的绘画、雕塑和文献资料。最后面的烈士陵园里,矗立着刘胡兰的汉白玉雕像,周围遍植松柏。整个纪念馆布局开阔肃穆,是开展“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理想基地。
该馆建馆30多年来虽几经改造,历次建筑虽风格不同,但经精心设计处理,结合较好,无拼凑的感觉,整个布局开阔,便于参观活动。而今刘胡兰纪念馆已被共青团中央、国家民政部、国家教委批准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全国人民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课堂。刘胡兰精神已成为鼓舞全国亿万青少年继往开来的巨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