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基地解析

基地解析

文献上传

文献上传:国情文献资源网网络征文开始...

民族团结

详细信息>>

藁城梅花惨案纪念馆特色展示

发布时间:2015-08-17

 来源:梅花惨案纪念馆

  村东口20米处,南北东西各15米,占地225平方米,坑南树有石碑一通。碑文如下:

  碑阳:碱水坑

  碑阴:

  这个坑原是染坊倒靛碱水的小圆坑,直径不过两丈左右。公元一九三七年十月十三日(农历九月十日),樊金宝等六十三名同胞,不幸落入日本侵略者的魔掌,一个个被日寇挖掉双眼,砍下四肢,又割下头颅,残尸被抛到碱水坑内,血肉腐蚀,尸骨污染,惨不忍睹。坑内至今仍留有蓝色的尸骨。

  藁城县梅花镇一九八七年农历九月九日立

  位于梅花村村南口(现已迁至村东口),2.5米×3米,占地7.5平方米,坟丘南树有石碑一通。碑文如下:

  碑阳:三十六口坟

  碑阴:

  一九三七年十月十二日(农历九月九日),有二百余名妇女和儿童被日本侵略军赶到南门寨墙脚下,追问抗日部队去向何方。她们怒视日寇一言不发。敌人把四个不满十岁的孩子劈成两半,同胞姐妹一拥而上,抱住孩子痛骂敌寇。敌人开始惨杀,砍头颅,割乳房,劈身截肢,开膛取胎。残杀之后,将肢体抛入护村沟内。惨案过后,赵二满、韩兰子等五位老人,怀恨打捞三天,多数尸体被认领,最后剩下三十六具尸体,一块埋入地下,称为“三十六口坟”。

  藁城县梅花镇一九八七年农历九月九日立

  辘轳把水坑,因当时位于辘轳把胡同而得名,该遗址在梅花村中部偏西处,坑南北长3l米,宽25米,深2.5米,占地775平方米,东北角树有石碑一通。碑文如下:

  碑阳:辘轳把水坑

  碑阴:

  一九三七年十月二日(丁丑年九月初九),日本侵略军在我梅花镇制造了惨绝人寰的惨案。该日上午,日寇将六百零五名无辜群众绑到此处,一个个推进水坑里,后用机枪扫射,水坑顿时变成血泊,除八名幸存者傍晚时分逃出,其余五百九十七名同胞全部惨死于坑内。

  藁城县梅花镇一九八七年农历九月九日立

  位于村东口100米处,南北长15米,宽2米,占地30平方米,修有通往大路的水泥甬路,三面建有花墙,井口有钢筋围栏,北面树有石碑。碑文如下:

  碑阳:血井

  碑阴:

  一九三七年十月十三日(农历九月十日),日寇将我四十五名同胞绑到此地,先将头颅砍挂在树上,然后将尸体投入井内,井水立刻变成了血水,所以群众称之为“血井”。象这样的“血井”全村共有二十三眼,这是保留下来的一眼。是日本侵略军残杀我同胞的罪证。

  藁城县梅花镇一九八七年农历九月九日立

 
  碑额:血海深仇

  碑阳:梅花惨案纪念碑

  ——吕正操敬题

  一九八七年九月

  碑阴:

  公元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芦沟桥事变,日本侵略军沿平汉铁路线南下,我中华民族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于十月十日傍晚进驻梅花镇的原东北军五十三军六九一团爱国官兵,在团长吕正操率领下奋起阻击日军,从十日晚激战至十一日下午,一举歼灭敌军八百余名。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十一日傍晚,吕部突围转移,并动员群众撤出。翌日拂晓日军纠集五千余人闯入梅花镇进行报复,疯狂屠杀我无辜同胞,制造了惨绝人寰的梅花惨案。时为农历丁丑年九月九日,故称“九九惨案”。

  日寇在梅花大屠杀持续四天三夜,枪杀、刀砍、肢解、挖眼、怀孕妇女被开膛,婴儿刺死挂在树上。尸陈满街,血淌成河,惨不忍睹。日寇杀人地点十八处之多,现尚存四处:辘轳把水坑,有五百九十七人丧生;三十六口坟,二百多名妇女、儿童惨死于此;碱水坑,六十三人遇难;血井,四十五名同胞饮恨黄泉。日本侵略军在梅花镇共杀死我同胞一千五百四十七人,杀绝四十六户,烧毁房屋六百多间。这骇人听闻的惨案给梅花镇造成了深重的灾难,却也激发了广大人民奋起杀敌的怒潮。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团结奋斗,致力四化,富国强兵,维护和平。在我同胞遇难五十周年之际,为了激励人民,教育后世子孙,立碑为志。

  藁城县梅花镇

  一九八七年农历九月九日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