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基地解析

基地解析

文献上传

文献上传:国情文献资源网网络征文开始...

民族团结

详细信息>>

丰宁满族博物馆解析

发布时间:2015-08-18

  来源:丰宁满族博物馆

 通过丰富的民间工艺资料和大量的民间美术实物,展示满族特色,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激发振兴民族自治地区经济的发展,宏扬与时俱进、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对青少年起到爱国主义教育作用。

  展览以大量实物、图片资料相结合,在陈列内容、陈列形式和布展设计上,力求融科学性与客观性、艺术性为一体,努力做到雅俗共赏,俗中见雅。

  展览内容

  第一部分:冬阁剪纸

  第二部分:文娥剪纸

  第三部分:俊凤剪纸

  第四部分:秀莲剪纸

  第五部分:滕氏布糊画

  第六部分:满族桦皮传统制作技艺

  第七部分:刻瓷

  第八部分:满族传统刺绣耳枕

  第九部分:玉米秸秆画

  第十部分:彩砂工艺画

第十一部分:中彩工艺彩砂画








 大家好!欢迎参观满族民俗展。首先大家看到的是清朝三位皇帝的蜡像。这位是顺治皇帝。他是清代入关后第一代皇帝。在位18年,安葬在清东陵。他在北巡中曾两次途径丰宁。这位是康熙皇帝,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曾经10多次途径丰宁,并在此作诗两首《滦河》、《黄草川》。这位是乾隆皇帝,享年89岁,是寿命最长的一位皇帝,在位60年,还做了3年的太上皇。曾在丰宁设置了四旗厅,后御题“丰芜康宁”,丰宁县由此而来。

 

  请大家随我看这边,这里展示了丰宁民间艺术及民间艺人的荣誉证书。丰宁有“中国剪纸艺术之乡”的美称。关于满族的起源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仙女佛库伦吃了仙鹤衔来的鲜果,有孕后生下了不库里雍顺,后来他成为部落首领,他便是满族人的始祖。这幅图就是长白山仙女沐浴的地方——圆池。这幅图是仙女在沐浴。虽说这个故事很美丽,但他毕竟是个传说,满族在史籍上是有据可依的。满族的祖先是肃慎,曾向周武王献“楛矢石努”。战国以后称挹娄,挹娄貂皮传入中原,称为御寒的珍品。这张图片是满族的发源地长白山。这张地图是肃慎活动区域图。他们当时主要活动在外兴安岭和乌苏里江。

  南北朝时称勿吉,隋唐时称靺鞨。靺鞨首次建立政权,历史200多年,被契丹所灭,改称为女真。这张地图是渤海国区域图。他的管辖范围:北至今天的松、黑二江下游,东濒日本海。南以今朝鲜为邻,西接契丹。这幅图是渤海国遗物渤海神灯。

  公元1115年,阿骨打建立了金国,1125年灭辽入住中原。1234被蒙古所灭。这是扈伦四部分布图:叶赫部、乌拉部、哈达部、辉发部。十七世纪初,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大金国。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顺治定都北京,统一全国。努尔哈赤为了加强管理设立了八旗制度。身后为按顺序排列的八旗。

  纵横三百里,上下五千年,丰宁的土地印满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足迹,留下了满族人定居三百年多年历史贡献,实现了民族自治的近二十多年,各民族共沐春晖,团结奋进,更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辉煌。

  丰宁满族人的主要来源有五种:清初驻守八旗和西围的官兵、圈占荒地安置的将士、皇粮庄头、王公庄园管事差役、御马场佐将兵丁、东北旗民寻亲投主者。这是康熙皇帝1667年在丰宁黄旗建立的普济寺,就是现在的黄旗南庙。这是西喇塔拉黄草川,也就是今天的凤山下川,康熙22年在这里赋诗两首。这首就是滦河:塞边远绕至滦河,澈底清明不见波,驻跸徘徊千万里,石鲸两岸影嵯峨。这首是黄草川:烟沙一片塞天围,旧说秋高苜蓿肥,今日边屯皆乐土,茅檐松火接金微。这幅地图是康熙皇帝北巡图,当时在独石口和古北口途径丰宁,并未真正进入丰宁境内。

  大家看到的这个是光绪二十五年的地契。这张表是克什图年表,克什图是蒙古正白旗人,他在康熙三十四年为正四品,雍正五年官至正一品,是丰宁官职级别最高的一位。去世以后葬在丰宁选将营。这是他的墓碑。这是乾隆设置四旗厅时的厅治所在地——土城子(现在的凤山镇)。后改四旗厅为丰宁县,县治也在这里。到了1951年,县府迁到大阁。

  1986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于1987年4月24日,成立了丰宁满族自治县。这是自治以来的辉煌成就。这是九龙醉集团的酒。这些是丰宁的矿产资源,金矿、银矿、铁矿、钼矿。这些是丰宁的杂粮,黄旗小米被当做贡米贡入宫廷。这是国务院的批文。

  在上世纪60年代初,一次人代会上,老舍先生在休息室休息,毛主席、周总理和一些国家领导进入休息室,老舍先生起身要走,被毛主席叫住,他说:来。说说你们满族人。毛主席张口便说:满族是个了不起的民族,对中华民族大家庭做出过伟大的贡献,清朝开始的几位皇帝都是很有本事的,尤其是康熙皇帝。这张是满汉姓氏对照表。早在上周之际,就已开始种植五谷,到了渤海国时期,大量种植稻、麦、粟、豆。这些就是春种、夏锄、秋收、冬藏的农耕工具。

  江河打渔、山林狩猎、家庭牧养是满族人传统的生产活动。这幅图就是鹰手在驯海东青。长白山原始森林养育了满族的祖先,按时节入山采摘干鲜野果,是满族妇女最喜欢的生产劳动。这些就是采摘的用具。满族是聪明智慧的民族,早在三千年前就生产出了其利如铁的弓箭,能工巧匠世传不衰。这些是铁匠用具。勤劳的民族最懂美。满族的服饰大方美观,充满艺术性。这件竹背心是清代官员商朝所穿的,可以沥汗纳凉,整件衣服有12万节竹节。这件是文官补服,中间这个是补子。它分为圆补和方补,亲王贵族是圆补,图案为五爪金龙,饰于两肩及前胸后背。方补是用于文武官员。补子上带有鸟兽的图案,图案不同,官级也不同。这件是三品文官的官服。

  满族的饮食源于长期的生活积累,带有浓厚的北方民族特点,满汉全席名扬中外,已成为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代表。

  一个民族的生活习惯及生活用品,带有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程度的烙印,并与当时气候和地理条件息息相关,这是当时的生活用品。

  这是还原满族人居住的四合院。院子内树立一个索罗杆子,传说乌鸦救过努尔哈赤的命,满族每家都有这样一个杆子,杆子上有一个斗,里面放上五谷,供乌鸦和鸟雀食用。正房屋内的摆设,这是灶台,上面供奉着灶台军。这是满族曼子炕。满族人以西方为贵,长辈睡在炕的西面,孩子睡东炕。上面供奉着祖先的排位。这是孩子的悠车。满族有四大怪:窗户纸糊在外,姑娘叼着大烟袋,火盆炕上烤爷太,生了孩子吊起来。这是八仙桌,太师椅。这些也是生活用品。这个是袜底板,是补袜子用的。这个叫戥子,用来称小件器物。这些是手工刺绣。

  萨满教是满族的原始宗教。是源于对自然神的崇拜。他们认为天上,地下,人间形成三界,人间的祸福由天神和地鬼主宰,为了消灾求福,必须祭祀天神和地鬼。萨满最初为女性,后来逐渐被男性取代。满族人还信佛,尊孔,清朝以关帝为护国神。这尊佛像是黄旗的一个庙里请来的,在文革破四旧时被破坏。这是凤山关帝庙的木鱼。它是由一整块木头雕成的。满族是个开放的民族,善于融通中原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这个是子孙绳,在没有家谱的时候,人们用它来记录家族的人数,一世系一个疙瘩。生了男孩系一个嘎啦或一枚铜钱。生女孩系一根布条。这是丰宁黑山嘴一个汉八旗人的家谱。它和满族的家谱结构一样。

  满族人讲文明,懂礼貌,尊老爱幼。最显民族传统的婚嫁和丧葬之礼一直沿用至今。这个是喜联,那时候人们生了孩子,就把它挂在门帘外面。别人看到就不来打扰了。这些是一切礼节。

  这是满汉礼貌用语对照表。满族建立的清政权统治中国近三百年,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统一,同时也繁荣了人口。满族民俗展到此结束,欢迎下次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