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基地解析

基地解析

文献上传

文献上传:国情文献资源网网络征文开始...

民族团结

详细信息>>

中国革命博物馆 - 解析

发布时间:2016-04-08

      中国革命博物馆隶属于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是我国社会科学类综合性近现代史博物馆,也是中国目前近现代文物收藏量最大的博物馆。收藏我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近现代革命历史文物12万件,列为一极品的就有2224件,如林则徐邓廷桢、怡良合奏虎门销烟完竣的奏折,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的玉玺,清帝宣统退位诏书陈望道《共产党宣言》全译本,李大钊遇害时的绞架,方志敏可爱的中国》手稿,第一届政协代表的签名簿,中央委员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国旗模型,开国大典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按电钮生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等珍贵的历史文物,生动地再现了中国人民为争取自由与民主的斗争史。藏有历史照片近10万张,鸦片战争以来出版的书刊报纸等资料24万件,其中珍本2200多种,约5万多册。中国革命博物馆还收藏有油画中国画素描雕塑等艺术品270余件,有的作品如油画《开国大典》、 《转战陕北》 、《整风报告》 ,素描《血衣》 ,雕塑《艰苦岁月》等已成为传世的艺术珍品。
中国革命博物馆收藏文物12万多件。其中一级文物2000多件,各种历史照片 8万多张,鸦片战争以后出版的各种图书、报刊资料约23万册,革命史题材的美术作品300余件。内有老一辈革命家早期从事革命活动的照片、各时期革命烈士的遗书遗物、革命战争年代留下的重要文献、手稿等都极为珍贵。油画《开国大典》、《整风报告》 、 《延安火炬》 、 《武昌起义》 ,素描《血衣》,雕塑《艰苦岁月》等都是艺术珍品。

       基本陈列是中国革命史陈列(1840~1949)。共分10个单元。它以4500余件实物、文献、图片、模型等展品,辅以放映历史资料的电视录像,展现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和人民英勇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压迫的历史。陈列面积4000平方米。

       陈列的前5单元,主要表现旧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前中国人民为抗击列强侵略和本国封建压迫所进行的悲壮斗争。主要展品有:林则徐等给道光皇帝的关于销毁鸦片经过的奏折、虎门海防铁□、太平天国天王玉玺康有为等人的手稿、义和团的武器、上海公共租界界碑、上海华盛纺织厂使用的1895年英国制造的头道粗纱机、宝兴面粉厂使用的石磨、辛亥革命前后孙中山等人的书信手迹以及清朝末代皇帝的退位诏书等。

       从第 6~10单元,通过大量的文物、照片和其他展品,反映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光辉历程。主要展品有:最早出版的《共产党宣言》中译本,毛泽东汇集的《新民学会通讯集》 ,早期工人运动、农民运动的实物,第一次国共合作胜利北伐的文物,大革命失败时李大钊等英勇就义的绞刑架,中国工农红军的旗帜、布告、武器,各革命根据地创立和建设中的文物,十九路军在一·二八松沪抗战中的缴获品,毛泽东为联合抗日给张学良的亲笔信,国民党统治区进步文化运动的实物,第二次国共合作下全民族奋起抗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大量实物和照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的实物和照片,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签到簿、投票箱,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铜印、毛泽东主席亲手升起的第1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等。

      该馆还经常举办临时性的展览。主要有:“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四十周年展览”、“周恩来同志纪念展览”、“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40周年展览”、“纪念孙中山诞辰120周年展览”等。

      该馆编辑出版的书籍主要有: 《纪念毛泽东》 、 《纪念周恩来》 、 《纪念刘少奇》 、 《纪念朱德》画册, 《孙中山画册》 , 《巴黎公社文物资料图集》 , 《创业之路──中华人民共和国40年历史图集》以及《蔡和森文集》 、 《中共党史主要事件简介》 、 《国民党将领传略》等。出版的刊物有《党史研究资料》 (月刊)。
中国革命博物馆的基本陈列《近代中国》反映从1840年
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国人民取得最后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陈列展示了中华民族为救亡图存,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前仆后继,英勇斗争的精神和活动,全面科学地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多侧面地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科技、艺术等方面的发展,印证了中国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

中国革命博物馆      中国革命博物馆图册

      在陈列展览方面,除做好《近代中国》陈列开放和《当代中国》陈列筹备外,中国革命博物馆每年还要举办各种临时展览30多个。如近年来先后举办的《历史巨人----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展览、《邓小平图片展览》、 《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展览、《刘少奇百年诞辰纪念展览》等,都各具特色,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革命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在对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方面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有的展览轰动京城,影响波及全国乃至海外。中国革命博物馆每年都要接待观众100万人次以上。不仅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满足了社会的需要,也推动了博物馆文物征集、藏品鉴定、专题研究等业务的开展,活跃了博物馆的工作。

      在对外联络方面,中国革命博物馆还选择一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有利于中外文化交流的题目赴海外办展。如1992年《周恩来展》曾作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活动之一赴日本
东京大阪京都三城市展出;1994年,《中国近代文物展》 、 《中国近代历史图片展》分别赴新加坡马来西亚展出;1998年参加在美国古根海姆举办的《中华文明五千年艺术展》 ,与台北国父纪念馆合作举办《孙中山文物真迹大展》,与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合作举办了《斯诺在中国》图片展赴美展出。与有关单位合作,举办各种临时展览。如 1998年的中国抗洪救灾展、国家大剧院建筑设计方案竞赛展览、预防艾滋病展览等,也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配合各种专题性展览,中国革命博物馆还进行了较深入的专题研究,历年都有一大批研究成果和出版物问世。如《神州的崛起》 、 《前进的足迹》 、 《中国共产党七十年》图集、 《中华人民共和国风云实录》 、 《开国大典》大型图集、《开国纪实》图文集、《革命烈士遗书选》 、 《党史研究资料》 、 《中华人民共和国50年》历史图集、 《中华百年风云》 、 《近代中国报道》 、 《中国革命博物馆藏画集》等。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