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9-10
位于黄海西部的海州湾,因山形似一把古琴又名琴山,传说王母娘娘曾建通天塔与其上,故此地的百姓又叫它“奶奶山”。据史书记载,秦始皇假道游水,出巡琅琊等六郡,曾两次登临此山,勒石纪事,遂更名为秦山。
(一)秦山岛“三绝”
1、三绝之一:神路
呈“S”型,全长约20公里,被誉为“中国最长的海中大道”,是独步华夏、绝无仅有的海蚀奇观。传说,秦始皇当年游历至此,见秦山距陆地太远,便挥动马鞭,驱赶巨石,铺垫成桥,渔夫们因此称其为“神路”,至今,“鞭石成桥”的故事还广为流传。据说全世界仅日本有一个类似景观,且规模与观赏价值与此相比逊色多也。神路系环秦山岛的潮流将砾石质岛岸侵蚀剥离后,经海水作用聚于神路;原十倍于今的秦山岛,经千万年的海蚀,仅余0.2 平方公里的残岛;而朝复一潮的海水冲刷、磨砺,使七彩缤纷的秦山砾石堆蚀成一条蜿蜒绵长的海水潜径;洁白的莹石、染红的鸡血石、青艳的石英绿,还有橙黄、黑灰、紫蓝等等,组成了一条彩色神路。游人赏路、赏海、赏石、玩石、拣石,往往留念忘返。这神路为秦山三绝之冠。
2、三绝之二:将军石
将军石柱为秦山第二绝。此景为秦始皇登山所封,并命丞相李斯写碑文:“高一丈,厚一尺二寸,镌七字大如斗”。在东峰悬崖下,耸立约20 米的两尊威如将军的海蚀岩柱,当地渔民称之为“大将军”“二将军”。因巨浪的惯性,使“二将军”拦腰截断,而“大将军”巍然屹立,成为游人摄影的亮点。因海蚀继续,被剥离的沙土砾石中裸露出新生的石叠柱,故又有“三将军”之称。这些将军石柱,不仅是连云港乃至江苏省海山风光一绝,在全国沿海风光带中,似如此海蚀型将军柱也是为数不多的奇特景观。
3、三绝之三:海市蜃楼
秦山海市蜃楼为秦山岛自然风光的第三绝。自古至今,秦山岛海域的海市蜃楼就在民间传诵,并在志书中记载。1985 年9 月13 日董淑毅先生写的一篇报道刊登在《连云港日报》“早晨4:30 到6:00,赣榆城东下口到海头东部海面出现海市蜃楼。海市仿佛似一幅横展的巨大画轴,青白底色,背景广阔。画卷上巨石嶙峋,变幻莫测。山村古刹,维妙逼真,皆成黛色,与背景形成鲜明对比,立体感极强……当太阳从海市北端主峰背后喷薄而出之际,霞光万道,给画卷上的巨石峰峦、山村亭塔染上了红霞,蔚为壮观。直到太阳升高,才逐渐消失。”登临秦山岛东、西、中三座峰顶,只见海天烟岚四起、雾雨蒙蒙,有缘者可亲睹秦山海市蜃楼的美幻景观。据岛上民兵和渔民讲,这一奇景在秦山岛一年四季都可观赏,就看天气和游客的运气了。
(二)秦山岛“三奇”
1、三奇之一:“郎君子”
即神路上生长的一种微型软体小动物。“状若半豆,色呈微红,有雌雄之分,置醋中便蠕行求偶,颇有情趣,是一种稀有的中药,故又名‘醋鳖’,入药可助孕妇分娩”。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介绍:“产妇手握醋鳖,可以催生。”
2、三奇之二:“仆马藤”
其叶茎作茶饮,有清热解暑、消淤化积之效。
3、三奇之三:“相思豆”
一种红色的野生豆类,即多生于南方诸省的红豆,今生于此北方孤岛上,真乃神助仙葩。
来源:中国校本教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