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爱我家乡 > 乡土地理

乡土地理

文献上传

文献上传:国情文献资源网网络征文开始...

民族团结

详细信息>>

夹谷山的历史风云

发布时间:2014-09-15

赣榆县西北部班庄镇境内有一座海304的山,叫夹谷山,山口有座水库横陈,东西有金山、马山条形排列,中为一狭长深谷,小溪自谷内流出。缘溪而上,可达山脚下。夹谷山就因三山夹一深谷而得名。当微风吹来,驻足倾听,似有黄莺婉转悦耳的啼鸣之声清晰传来,山鸣谷应,千回百啭。这就是唐宋以来被许多诗人吟咏并被史志列为赣榆八景之一的“夹谷莺啼”。其实,那美妙的莺啼之声,只是山风吹过石洞或岩隙而发出的阵阵鸣响,其声音酷似黄莺啁啾,再加上涧壑的回荡、松涛的伴和,就形成了无莺自啼、假以乱真的神奇效果。

然而,最使夹谷山享有盛名的,却是2500年前的一次重大事件,即孔子相鲁时的夹谷盟会。

《左传》记载,鲁定公十年春天,鲁国同齐国讲和。夏天,鲁定公和齐景公在祝其会见,祝其实际上就是夹谷。孔子担任傧相。犁弥对齐景公说:“孔丘懂得礼仪,但是没有勇气,如果派莱人用武力劫持鲁侯,一定能够如愿。”齐景公听从了犁弥的话。事起,孔子带着鲁定公往后退,并说:“士兵们快拿起武器!两国国君友好会见,而华夏之地以外的夷人俘虏却用武力来捣乱,这不是齐国国君命令诸侯会合的本意。华夏以外的人不得图谋中原,夷人不得触犯盟会,武力不能逼迫友好。这样做对神灵是不吉祥的,对德行也是伤害,对人却是丧失礼仪,国君一定不会这样做。”齐景公听了这番话后,急忙叫莱人避开。即将举行盟誓时,齐国人在盟书上加上了这样的话:“一旦齐国军队出境作战,鲁国如果不派三百辆兵车跟随我们,就按此盟誓惩罚。”孔子让兹无还作揖回答说:“如果你们不归还我们汶水北岸的土地,却要让我们供给齐国的所需,也要按盟约惩罚。”冬天,齐国人向鲁国归还了郓邑、瓘邑和龟阴邑的土地。

《史记·孔子世家》的记载略有不同。鲁定公十年春季,鲁国与齐国和好。夏季,齐国大夫黎鉏对齐景公说:“鲁国任用孔丘,这形势就会危及齐国。”于是齐国派出使者告知鲁定公举行友好会见,约定在夹谷会面。孔子兼任盟会司仪之事,说:“臣下听说有外交活动的话必须有武力防备,有战争事务的话必须有外交准备。古代诸侯越出自己的疆界,必定配备文武官员作为随从。请配备左、右司马。”鲁定公说:“好。”到夹谷会见齐景公,在那里建筑盟坛,排定席位,修起土台阶三级,按照简略的礼节相见,鲁定公与齐景公互相作揖谦让而登坛。宴饮献酬之礼完毕后,齐国官吏小步疾走进来说:“请演奏四方的舞乐。”齐景公说:“好。”于是莱夷乐人打着旌旗,挥舞羽毛、彩缯,手持矛戟剑盾,击鼓呼叫而到来。孔子快步上前,一步一级台阶而往上登,离坛上还有一级台阶时,挥举长袖说:“我们两国的君主举行友好盟会,夷狄的舞乐为何在此!请命令有关官员下令撤走。”主管官员发令退下,但乐人不离去,左右的人看着晏子和齐景公。景公内心有愧,挥手让他们离去。过了一会儿,齐国的官吏小步疾走进来说:“请演奏宫中的舞乐。”齐景公说:“好。”艺人侏儒便演戏调笑而上前。孔子又快步进去,一步一级台阶地往上登,离坛上还有一级台阶时,说:“百姓如果胆敢蛊惑诸侯的,罪该诛杀!请命令有关官员执行!”有关官员施加刑法,艺人侏儒都被处以腰斩而手足分离。齐景公恐惧而震动,知道礼义不如鲁国,回国后大为惊恐,告诉他的群臣说:“鲁国臣子用君子之道辅佐他们的君主,而你们只是用夷狄之道来教我,使我得罪了鲁君,这如何是好?”有关官员上前回答说:“君子有了过错就用实际行动来道歉,小人有了过错则用花言巧语来道歉。国君倘若真的对此感到恐惧,就用实际行动去道歉。”于是齐景公便归还所侵占鲁国的郓、汶阳、龟阴之田来认错道歉。

两书所述有异,但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鲁国取得了一次重大的外交上的胜利,孔丘的才华得到了最辉煌的展示。夹谷山也因此声名鹊起。在山之阳坡乱石中,至今乃耸立着一座明代万历年间的碑刻,碑高二米许,宽约一米,碑文是“孔子相鲁会齐侯处”八个盂口大小的楷书,挥洒飘逸,古朴苍劲。除碑刻外,山上原有圣殿、圣化亭、奎星阁、夹谷书院等遗迹,皆为纪念孔子的建筑,可惜都已圯于时光的尘埃中。夹谷山上还有一块形如踞虎的巨石,上面镌刻着“尼山分秀”四个大字,此为后人歌颂孔子的手笔,也让夹谷山大为增色。

正因为有莺啼异趣和齐鲁盟会的历史,后代的文人骚客常常登览此山,留下了许多诗篇。

(据《文化连云港丛书》改编)

 

      来源:中国校本教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