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9-09
连云港市,古称朐县、东海、海州。这片古老神奇而又青春亮丽的土地,远自“东方海外之大壑、少昊之国”的苍茫天地中走来,阅尽秦始皇在此立东门阙的历史风云,饱经汉唐以来沧海桑田的天人巨变,终由史称的“东海名郡”而成为当代中国首批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如今正以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的雄姿屹立于黄海之滨而扬名海内外,展示出一个具有海滨风光,山城相拥、碧水环绕、园林棋布的现代港城和旅游名城的辉煌末来。
连云港旅游文化三字经:
连云港,旅游城,四海内,享盛名。
山海岛,生态境。古岛国,尧命名。(1)
东海郡,久文明。⑵ 苍梧山,舜帝陵。⑶
殛鲧处,羽山顶。⑷ 大伊山,伊尹生。⑸
太阳石,观苍穹。⑹ 将军崖,天书成。⑺
藤花落,东夷城。⑻ 石棺群,先民塚。⑼
孔望山,仲尼登。⑽ 夹谷山,齐鲁盟。⑾
秦徐福,寻长生。⑿ 摩崖像,佛道融。⒀
汉美女,凌惠萍。⒁ 连岛美,精卫营。⒂
秦山岛,赖神功。有神路,卧海中。⒃
云中涧,瀑布生,田横岗,在巅峰。⒄
凤凰山,玉皇宫,隋朝建,存古松。⒅
花果山,水帘洞,《西游记》,孕其中。⒆
石棚山,交华亭。⒇ 刘糜姻,三国兴。(21)
白虎山,宋江茔。《镜花缘》,东磊影。(22)
吴敬梓,赣榆情。(23) 《金瓶梅》,出兰陵。(24)
苏马湾,浪漫情,同海誓,共山盟。
宿城幽,桃源境。(25)枫树湾,绿映红。
高公岛,雪浪涌。渔湾秀,浪飞腾。
桃花涧,水淙淙。海州湾,滩如虹。
抗日山,葬英雄,驱日冠,留英名。(26)
前三岛,浮海中,神仙地,方瀛蓬。(27)
玉兰王,千年龄。(28)金镶玉,竹中精。(29)
步长堤,(30)观港景。(31)探煮海,(32)看深井。(33)
尝海鲜,(34)购水晶。(35)洗温泉。(36)游海泳。(37)
大陆桥,由此兴,(38)桥头堡,迎宾朋。
注释:
(1)连云港,古海中大岛,帝尧时,为少昊氏“羲和国”,羲与和为尧掌天地四时命官,遂以为名国。《尚书.尧典》云:帝“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 旸谷,即古之郁州─连云港,故曰:“古岛国,尧命名”。
(2)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东海郡为三十六郡之首,有东海名郡之称(即现在的海州境内),秦始皇35年立石为门即秦东门,《史记》中有记载。至今海州城东部立有秦东门石雕,为海州古城的重要的历史景观。
(3)苍梧山,即今天的连云港市云台山。《山海经》曰:“苍梧山,帝舜葬于阳,丹朱葬于阴”。云台山南侧有“陵州村”,为“舜葬苍梧”处。
(4)东海县羽山为舜殛鲧处。《尚书.尧典》曰:“殛鲧于羽山”。现在这里已辟为国家山地自行车比赛场地。
(5)大伊山在灌云县,因商代著名贤相伊尹(原为陪嫁奴仆)在此出生,故名。这里风光秀丽,人文景观丰富,已成为旅游区。
(6)太阳石在连云港市东磊风景区的摸忽山,为4000年前观天象遗迹。
(7)将军崖在连云港市锦屏桃花涧,为6000年前东夷人的祭坛和中国最早的观天测象台,将军崖岩画被称为“东方天书”。
(8)滕花落遗址在连云港市开发区内,是4000年前龙山文化古城遗址,内外城面积为14万平方米,为2000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9)大伊山有6000年前新石器时代遗址,有典型的石馆葬,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10)孔望山为孔子问官郯子时登山观海处。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现留有“问官台”石刻。
(11)赣榆县的夹谷山,为孔子相鲁公会齐候处。孔子曾在此迫使齐“归所侵鲁之郓、汶阳、龟阴之田以谢过”(《史记》),现留有一方石碑。
(12)徐福为赣榆县徐福村人,奉始皇帝之命携三千童男童女,驾船出海,寻求“长生不老”之药,到达东瀛即日本,现赣榆县徐福村建有徐福祠。
(13)孔望山有距今1800年的东汉佛教摩崖造像,在这组中国最早的造像中,含有早期的道教造像,所形成的佛道交糅,是其时代的典型代表,被称为“国宝”。
(14)连云港市博物馆于2002年夏,在海州双龙村发掘一西汉墓葬群,其中4号墓女主人为不腐之湿尸,印章说明墓主人为“凌氏惠萍”。现已用现代技术复原其美丽容颜,同湿尸一起在市博物馆展出。
(15)连云港市的东西连岛,为神话传说的“精卫填海”处。这里有被专家称为“国宝”的连岛汉代界碑石刻,有国际上推崇的海水、沙滩、阳光、绿色等度假条件,已成为国家4A级海滨旅游度假区。
(16)赣榆县的秦山岛,秦始皇东巡时登临过此岛。岛上有李斯碑,有五彩石神路、将军石、棋子湾等自然景观。传说此岛是秦始皇赶山塞海时,用神鞭从锦屏山顶赶到此处的。
(17)云中涧景区位于市开发区南侧,为2001年开发,2002年正式对游客开放的新景区,其山顶部葬有田横墓——田横(?--- 前202)秦末狄县(今山东高青东南)人。本齐国贵族。秦末,从兄田儋起兵,重建齐国。楚汉战争中自立为齐王,不久为汉军所破,投奔彭越。汉高祖命他到洛阳,被迫前往,因不愿称臣于汉,于途中自杀。留居海岛者闻田横死讯,也全部自杀。
(18)在连云港南城镇内,为隋朝所建。
(19)花果山是吴承恩创作《西游记》的重要背景。山上“四季好花常开,八节鲜果不绝”,有唐僧崖、猴嘴石、八戒石、沙僧石、水帘洞等自然景观。毛泽东同志说过,连云港是军事重镇,花果山是孙悟空老家,现山上刻有毛公碑,花果山为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
(20)连云港市石棚山有宋代著名文学家石曼卿读书处,山上建有交华亭。“交华”源自石曼卿的一副对联:乐意相关禽对语,生香不断树交华“。山上自然景观众多,已成为旅游景区。
(21)石棚山上还有安汉将军石糜竺墓。糜竺为连云港市朐山人。刘备失败退守海州后,糜将其妹嫁刘,并在军事和财力上给予极大支持,刘方得以东山再起。
(22)南云台山的东磊,素有“小蓬莱”之称,是清代连云港市板浦作家李汝珍著名小说《镜花缘》的重要创作背景,板浦镇建有李汝珍纪念馆。
(23)《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的父亲为赣榆县教谕。吴敬梓随父长期生活在赣榆县,为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素材。
(24)《金瓶梅》作者笑笑生为东海县兰陵人。
(25)南云台山的宿城,因唐王李世民东征在此宿营而得名。这里有巨瀑流泉,清代道光皇帝曾喻之为“与桃源何异?”
(26)抗日山是全国最早的抗日烈士陵园,始建于1941年至1944年。现为连云港市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基地。
(27)车牛山、褡连山、平岛此三岛距连云港46海里,相传为海上三神山:蓬莱、方仗、瀛洲的原型。
(28)位于东磊山上的延福观内,有两株高大的玉兰树,虽已上千年,仍枝繁叶茂,春天玉兰花绽放,如伞如盖,蔚为壮观,被称为“中华玉兰王”。
(29)金镶玉竹是连云港花果山特有竹种,国家邮政局于1993年首次发行了金镶玉竹邮票。此竹现已成为连云港市“市竹”,广为栽种。
(30)历时8年建成的黄石嘴到连岛跨海大堤,全长7000米,为“神州第一堤”,是连云港港口一道亮丽的景观。
(31)连云港港口是孙中山先生当年两次到此规划建设的东方大港,年吞吐量现已突破3000万吨,已成为全国十大海港之一的综合性国际贸易枢纽港。码头上,塔吊、门机林立,海面上,船来船往如穿梭。
(32)连云港市的淮北盐场为全国四大盐场之一。原始的淮盐生产是用大锅熬制的,叫“煮海”,称盐工为“灶民”。现在淮盐生产已采用了先进工艺。
(33)“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井一号”位于东海县安峰镇与曲阳乡交汇处,井深5000米,为亚洲第一深井,这里将成为研究地球深部地质演变的长期观测实验基地。
(34)海州湾是全国著名的渔场,海产品丰富。到这里可以吃到大彤蟹和“东方大对虾”,品尝到鲜鱼饼和马鲛鱼饺子,喝到沙光鱼汤和紫菜汤,原法原味的海鲜,让人大饱口福。
(35)东海县水晶质量和产量居全国首位。东海水晶城是中国最大的水晶专业交易市场,被誉为“水晶之都”。这里各种各样的水晶原石和水晶制品琳琅满目,可珍藏可馈赠。 (36)、东海温泉被称为“华东第一泉”。这里的泉水四季如汤,无色无味,清洌甘爽,含有30多种矿物质,可浴可饮,对人体具有很好的疗养保健作用。现已建成温泉旅游度假区。
(37)连云港海岸是江苏省唯一拥有优质沙滩的地方。全市已建成大沙湾、苏马湾、海州湾、黄窝、西墅等海滨浴场。每到夏季,游人如织,尽情地畅游大海,嬉水欢逗,踏浪淘沙。
(38)连云港市是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桥头堡。陆桥经济的研究是由连云港市兴起的,在这里产生了人类社会“三个时代”理论,在世界上引起重要影响。
知识链接
连云港地名的由来
连云港地区的人类活动史可追溯到10万年前。马陵山的大贤庄遗址考证约在10万年前,古人类就在此狩猎、采集和生活。锦屏山(原称马耳山)桃花涧旧石器时代遗址、白鸽涧旧石器时代遗址证实,在距今一万至2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创造了被考古界称之为“小石片工业”的古代文化。华盖山遗址、二涧遗址及将军崖崖画,都说明4000至7000年前连云港地区就有了农业生产活动。
根据《史记》记载,将连云港历史沿革分述如下:
夏商时代:属徐州,称“人方东夷”、“人方国”、“隅夷”。
西周时代:属青州(一说兖州),称“人方国东夷”。
春秋战国时期:先属鲁后楚,叫“郯子国”。
秦代称东海郡,辖朐县、郯城、兰陵、襄贲、缯、下邳、淮阴、盱眙、东阳、 堂邑、广陵、凌12个县。
西汉时称东海郡,属徐州刺史部。辖朐县、郯城、兰陵、襄贲、缯、良城、下邳、平曲、戚、开阳、临沂、利城、海西、兰祺、南城、山乡、即邱、祝祺、费、厚丘、容邱、东安、合乡、丞、建阳、曲阳、司吾、于乡、都阳、阴平、?吾乡、武阳、新阳、建凌、昌虑、都平、建乡、平曲38个县。
东汉时期称东海郡,隶属于徐州刺史部。辖朐县、郯城、兰陵、襄贲、戚、利城、祝祺、承、厚丘、合乡、昌虑、赣榆、阴平13个县。
三国时期称东海国,属魏。辖朐县、郯城、兰陵、襄贲、戚、利城、祝祺、承、厚邱、昌虑、合城11个县。
西晋时期称东海郡,隶属于徐州。辖朐县、郯城、兰陵、襄贲、戚、利城、祝祺、承、厚邱、昌虑、合乡、赣榆12个县。
东晋时期称东海郡,隶属于后赵、前燕、南燕、东晋。辖朐县、郯城、利城、襄贲、祝祺、厚邱、赣榆7个县。
南朝前期称东海郡,辖齐郡、东莞、琅玡、西海、东海、北海郡;南朝后期辖青州、冀州(侨置)辖地同上。
南朝齐、梁称:(一)东莞郡、琅玡郡,辖即丘、南东莞、北东莞3个县;(二)北东海郡,辖襄贲、僮、下邳、厚丘、曲城5个县;(三)北海郡,辖都昌、广饶、赣榆、胶东、剧、下密、平寿7个县;(四)齐郡。辖临淄、齐安、宿豫、尉氏、平虑、昌国、益都、西安、泰9个县。
北朝东魏称琅玡郡(又称海州朐县)。(一)东彭城郡,辖龙沮、安东、勃海3个县。(二)东海郡,辖赣榆、安流、广饶、下密4个县;(三)海西郡,辖襄贲、海西、临海3个县;(四)沭阳郡,辖下邳、临渣、怀文、服武4个县;(五)琅玡郡,辖朐、海安、山宁3个县;(六)武陵郡,辖上鲜、浴安2个县。
北齐北周称海州。(一)东海郡,辖广饶、东海2个县。(二)朐山郡,辖朐山县;(三)武陵郡,辖上鲜、洛安2个县;(四)沭阳郡,辖沭阳县;(五)海安郡,辖襄贲县。
隋朝称海州,后称东海郡。辖朐山、东海、涟水、沭阳、怀仁5个县。
唐朝隶属于河南道。先称海州总管府,后称海州,又称东海郡。辖朐山、东海、沭阳、怀仁4个县。
五代时属吴、南唐、后周,称海州,辖朐山、东海、沭阳、怀仁4个县。
北宋时属淮南路,后淮南东路,称海州,辖朐山、东海、沭阳、怀仁4个县。
南宋时期属山东东路,称海州。辖朐山、东海、沭阳、赣榆、涟水5个县。
元朝属河南行省淮安路,先称海州路总管府,后称海宁府,又称海宁州。辖朐山、沭阳、赣榆3县。
明朝属南京淮安府,称海州。辖赣榆、朐山2县。
清朝属淮安府,徐州道,江苏布政司,江宁布政司,淮扬(海)道。称海州直隶州,辖赣榆、东海2县。
民国时期属江苏省淮海专署、江苏省徐州绥靖公署。先称徐海道,后称东海行政区,辖东海、灌云、沭阳、赣榆、连云市5个县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山东鲁中南行署。先称新海连特区后称新海连市,辖新海市、连云市、云台办事处(后又分前云台区、后云台区)两市一区。新海连市时,辖新华区、民主区、锦屏区、浦西区、云台区、连云区等7个区。
1953年1月1日起划入江苏省,归徐州专署管辖,1961年新海连市更名为连云港市,1962年为江苏省直辖市。1983年国家地市体改时,江苏省将原徐州地区的赣榆、东海、灌云3县划归连云港市;1996年江苏省又将灌南县划归连云港市。连云港市现辖东海、赣榆、灌云、灌南4县和新浦、海州、连云三区及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来源:中国校本教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