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11-09
【释名】鹿角菜生长在海中的石崖间,长三四寸,紫黄色。味道极其滑美。倘若让它在水里长时间浸泡或在开水里泡,就会深化成胶状。
【性味】味甘,性寒,滑,无毒。
【功效主治】能下热风气,疗小儿肺疾。从事炼丹的人吃后,能抵御丹石的侵害。解面热。但男子不可经常食,否则发旧病,损腰肾经络血气,使人脚冷痹痛,面色不好。
鹿角菜的由来
产地:西宁城中
不同于海藻类角叉菜,鹿角菜的另一品种,是生长于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的祁连雪山淡水野生藻类,因形似鹿角而得名。用水浸泡后变新鲜翠绿,晶莹剔透,具有很强的离子交换功能和吸附作用,改善人体消化功能,对肠胃道疾病、糖尿病有一定的食疗作用,有扶正祛邪之功效,久食可增强体质,防止男女肾气亏损,精力不佳以及溃烂等病。生长于青海海拔3000米的森林地带苔藓丛中,主要分布在中国甘肃、青海等地,是现存最原始的植物之一。鹿角菜五月采摘,既可作凉菜,亦可作炒菜或汤。因其味脆香,营养丰富,保健价值高,备受人们青睐,堪称“雪域山珍”。
鹿角菜的特点
鹿角菜的营养分析
每百克鹿角菜含蛋白质5.33克,褐藻酸27.8克,甘露醇2.7克,碘49毫克,脂肪0.11克,糖1.1.96克,粗纤维0.18克,维生素B10.14毫克,维生素B20.23毫克,矿物质0.28克等。为藻类植物岩菜科,嫩藻体。藻体新鲜时黄橄色,体高6—7 厘米,可达14 厘米。上叉状分枝2—8 次。生长在中潮带的岩石上。主要分布在中国甘肃、辽宁、山东、青海等地。鹿角菜营养丰富,天然绿色,功能独特,能有效改善人体消化功能,对肠胃疾病有积极的食疗作用。干菜用水浸泡后变新鲜翠绿,晶莹剔透,具有很强的离子交换功能和吸附作用,改善人体消化功能,对肠胃道疾病、糖尿病有一定的食疗作用,有扶正祛邪之功效。
⒈ 鹿角菜含有牛黄酸、多糖、碘、钾、钠、硅、磷、铁、钙、镁等,是提供膳食纤维的最好来源,具有吸水性,刺激胃肠道蠕动,促进消耗腺分泌,帮助消化;它还具有很强的离子交换能力和吸附作用;
⒉ 现代医学证明,食用野菜对防治直肠癌、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贫血等疾病很有好处。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