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11-23
一、温江花木种植历史温江花卉种植始于古蜀鱼凫王开国封树定疆,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川派盆景发源地,至今有1700多年历史。
二、温江花木现状
1、花木产业: 全区花木生产面积达15万亩(其中流转6.5万余亩);飞地花卉7万余亩。全区花木在地资产逾120亿元, 2010年花木产业收入45亿元(其中花木销售15亿元、园林绿化工程30亿元)。花木产业涉及农户3万户、从业人员达5.8万人。2011年1-6月花木销售10.5亿元全区有花卉盆景协会、园林绿化行业协会等协会11个,有寿安东岳、温江金林、温江聚力等花木生产营销专业合作社13个,发展会员4500余人,组织生产3.6万余亩,年组织销售额达2.3亿元以上,带动花农逾万户。
2、园林工程: 园林工程是花卉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全区现有园林工程企业300余家,其中具备园林绿化施工资质的企业48家(一级5家、二级12家),具备园林绿化设计资质的单位5家(甲级2家),入驻上市园林公司2家(云南绿大地、广东棕榈园林),年产值上亿元的区内知名企业有卉森、易园、金兰、三邑、万花、青春、大地景观、付氏银杏等10余家。2010年园林工程产值达35亿元,带动物流运输业产值2亿元以上。我区绿化覆盖率达45.7%,其中全区森林覆盖率的19.5%、绿化苗木覆盖率26.2%;花木产业的生态效益价值货币计量估算达100亿元以上。
三、全国四大花卉基地四川成都温江:园林绿化观赏苗木为主广东顺德陈村: 盆景、盆栽绿植为主.云南昆明呈贡:鲜切花为主,浙江杭州萧山:小乔木、地被植物为主
四、温江花木发展思路和目标
温江花木发展思路和目标是实现“四化三中心六大高地”,即四化(标准化、信息化、品牌化、资本化)、三中心(中国西部花木集散中心、交易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六大高地(“科技创新高地”、“产业标准高地”、“聚集集散高地”、“信息商务高地”、“创意产业高地”和“金融结算高地”)
(一)四化
1、标准化:加强制标、加快贯标,注重示范推广,建立较为完善的温江花木标准化体系。
目前已经完成日香桂、红叶石楠、紫薇、红枫、一品红等18个成都花卉标准的编制工作,成为成都地区乃至四川首个花卉地方标准编制和颁布的区县。争取3-5年内,编制完成100个温江优势花木标准,建成和盛板桥紫薇、寿安东岳彩叶地被等多个千亩花木标准化示范基地,初步建成温江花木标准化体系,并逐步将温江花木标准上升为成都标准、四川标准。
2、信息化:强化培训、加大扶持,完善支撑体系,建立辐射全国的花木网络信息中心。
目前我区已成立首家全国花木行业全功能电子商务平台,2009年达成交易2.5亿元。争取3-5年内,争创全国花木电子商务品牌,使花木网覆盖全市、引领四川、服务全国,实现花木交易买全国、卖全国,把温江建成中国花木网上交易集散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实现网络交易20亿元。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