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爱我家乡 > 乡土物产

乡土物产

文献上传

文献上传:国情文献资源网网络征文开始...

民族团结

详细信息>>

厚街腊肠

发布时间:2015-12-11

 


简介

厚街腊肠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汉族名菜,属于粤菜系。因产自广东省东莞市厚街镇而得名。发源于明清时期历史悠久
厚街腊肠可分为花肠、鸭肝肠、猪肝肠等几种。厚街腊肠用料严格,制作讲究,特点是质鲜、香醇、爽脆。
传统腊肠的制作,是将一定比的肥肉、瘦肉、鸭肝、猪肝等切碎、稍剁后加配料,灌入肠衣中,悬挂暴晒,去掉水份而成干制品。现代的制作是将传统制作方法同现代的技术结合。从选料、混料、灌肠、打针眼、绑节、吊晾、烘干等整个生产过程实现无尘、无火烟及杀菌的要求,采用自动控温的远红外线烘干实现高质量的标准化生产。
特点:
厚街腊肠色、形、味独特,形状不同一般,呈椭圆形,紫酱色,比鸽蛋稍大,芳香可口。
制作方法:
厚街腊肠选用新鲜肠衣,优质后臀肉,配以上等汾酒,纯黄豆生抽、白砂糖及食盐(绝不含味精),肉经剔筋剁碎、配料、灌肠、插扎、分节、晾晒、烘干等工序,制成色、香、味、形独具特色的厚街腊肠。贮放腊肠,如放冰箱内,通常可保存鲜味3个月左右。
营养价值:
能量508千卡蛋白质24.1克脂肪40.7克碳水化合物11.2克胆固醇82毫克硫胺素0.48毫克核黄素0.11毫克烟酸4.4毫克维生素E1.05毫克钙14毫克磷198毫克钾453毫克钠2309.2毫克镁52毫克铁5.8毫克锌7.61毫克 硒8.77微克铜0.31毫克锰0.36毫克。
美味菜式:
腊味煲仔饭、西兰花炒腊肠、腊肠蒸鸡、腊肠香菇蒸鱼、荷兰豆炒腊肠、腊肠炒饭、腊肠披萨等。

历史文化

相关典故
厚街腊肠形状与别地有异,它是比鸽蛋稍大的椭圆形干肉团。厚街腊肠有一段动人传说:北宋末,王姓人在厚街立村。南宋末,元兵大举南侵,村民遂把大米和肉碎拌匀,灌进猪肠内,用小绳束成一节节,蒸熟后,携入山中躲过元兵杀戮。其后,经厚街村民逐代改进,到了,明代中叶,厚街腊肠基本定型。三十年代,驰名东南亚、港澳的有信昌、兴发、灿记等几家,制作工艺,代代相传,保持传统声誉。
来源:中国物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