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爱我家乡 > 乡土新时代建设

乡土新时代建设

文献上传

文献上传:国情文献资源网网络征文开始...

民族团结

详细信息>>

成都"五大兴市战略" "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二)

发布时间:2015-10-22

 

成都市统筹城乡科学发展之路主题展览
成都市统筹城乡科学发展之路主题展览

 

突出统筹规划引领作用 推动全域成都协调发展

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在“统筹”上下功夫,在“互动”上求发展。成都在全国率先把乡村和中心城区统筹纳入规划,做到了市域1.21万平方公里“一张图”,建立了城乡一体、配套衔接的规划体系和执行监督体系,实现了城乡规划编制、实施和监督全覆盖。

成都十分注重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交通发展规划和新农村发展规划等各项规划之间的衔接和统一,使现代化城市形态、高端化城市业态、特色化城市文态、优美化城市生态有机融合。随着二环路快速路、二环路大容量快速公交,红星路、成温路快速通道,2.5环贯通、一环路重要节点立交化改造等两快两射两环工程相继开工,我市强化基础设施统筹,大力实施交通先行战略,加快构建城乡一体、高效衔接、便捷畅通的市域交通体系,努力把成都建成领先西部、通达全国、连接世界的中枢节点和战略通道。

成都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三个圈层错位发展、协调发展、一体发展,并以圈层联动发展为政策导向,着力在财税体制、产业政策和区域规划等方面健全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支持一二三圈层结对发展、共建园区、产业跨区域整合及配套协作和新兴城市组团跨圈层布局。

在眉山市仁寿视高经济开发区,106个引进项目中有86个由成都转移而来。作为省会城市,成都带头落实《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和《成都经济区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切实发挥核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推进成渝经济区一体化发展。目前,成都与周边市州共建了成资、成眉、成阿、成雅四个实体性产业园区。

先行先试制度创新 强化体制机制保障

改革永不止步,创新永无止境。成都坚持以经济市场化、社会公平化、管理民主化、产业高端化、农村现代化为取向,推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

积极稳妥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构建起“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探索农村土地资源向资本转化的有效途径,建设城乡一体的市场体制,为“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

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建立城乡一体的就业管理体制,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城乡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建设,推进公共财政和政府管理职能向农村延伸和覆盖,实施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实现村级公共服务“有钱办事”和“民主议事”,构建“村党组织领导、村民会议或村民议事会决策、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其他经济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的农村新型村级治理机制,依法有序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为“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夯实了体制基础,奠定了制度环境。

四川省第十次党代会把“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作为推进四川跨越发展的主路径和主引擎。成都作为省会城市和西部区域经济中心,肩负着领先发展的重要历史使命,将深入贯彻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和本次会议精神,深入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大力推进天府新区建设,加快建设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世界生态田园城市,奋力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为四川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成里平)

文章来源: 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