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5-23
来源:绍兴文明网
“三治一提升”整治后,昔日的乱堆乱放处变成了景观点。
走进绍兴市新昌县羽林街道大联村,记者见到这里房舍整洁、街巷干净,房前屋后种满了树木,老人们坐在家门口享受着春光,呈现出一幅静谧和谐的美丽新农村画面。“现在我们村干净整洁,地上几乎找不到一个烟头!”村党支部书记梁林华自豪地说。
去年10月以来,一场以治理农村“脏、乱、臭”现象、提升农村综合环境的“三治一提升”大整治活动,在新昌全面展开。
这无疑是一次脏乱臭环境整治的革命,是一场农村环境综合提升的硬仗,也是党员干部践行“三严三实”的行动检验。“有力地整治了多年垃圾,清扫了思想陋习,展示了党员干部先锋形象,改善了党群关系,更是新昌县深入开展‘八大行动’,着力优化发展环境的具体体现。”新昌县委书记邵全卯说。
这里出了个“墙弄书记”
哪条墙弄有垃圾,哪个转弯卫生要清理,新昌县羽林街道党工委书记俞少楼如数家珍。在三联片区五个村的“三治一提升”的小型推进会上,与会村干部听后十分惊讶,他们不得不佩服俞少楼扎实的工作作风。
的确,“三治一提升”工作刚开始,羽林街道面临最大的困难是陈年陋习。许多村干部思想不统一不重视。俞少楼和他的班子成员开现场会,巡回各村督查。
“俞书记是点火者、推动者,工作起来没日没夜,没有休息日节假日,假如不是一个村一个村不厌其烦地督查,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效果。他的工作激情影响了我。”用拔茅村联村干部王雪林的话来说,是俞少楼的行动点燃了自己整治环境脏乱臭的决心。
特别是大联村成为明星村样板村后,王雪林的感触更大,更激起了他和拔茅村党员干部整治环境的决心和工作使命感。此后,拔茅村成立了清理垃圾组、绿化组、门前屋后组。工作做细了,哪个地方有问题,自己也就做到了如指掌。
验收合格村卫生状况有没有反弹,村干部有没有用心做事,整治村庄卫生有没有死角……俞少楼一天到晚在村庄巡查找问题。墙弄、竹棚就是卫生死角,也是俞少楼每次必到之地。“2个月时间,至少督查80次,而且每次都指出不同的问题。”大联村支书梁林华告诉记者。一位街道工作人员坦言,俞少楼41个村每条墙弄都跑了多次,慢慢地,老百姓就习惯地称呼俞少楼为“墙弄书记”。
在镇党委班子成员的带领下,羽林街道90余名机关干部主动揽事干事的氛围更浓,用“激情,团结,担当”的羽林精神和行动书写答卷。如今,羽林街道34个村已经通过“三治一提升”县级验收。
脏乱村成了景观样板村
田边菜园四周1000多米的竹篱笆围栏富有田园气息,村中主要的道路边进行了绿化,就连昔日的小坑垃圾堆也改造成了绿化带。
“别看这里有模有样,治理前可是乱七八糟的泥土石头堆。花花草草这两天就能完工。”在大联村,种植着茶花和红花继木的小公园已初具雏形,10多位村民正在空地上种植麦冬,村支书梁林华指着香樟树林告诉记者,这里原来是厕所和猪栏屋,拆除后成了村民们的纳凉休闲场所。
刚开始,多年的陋习难以改变,问题犹如一座座大山压在干部面前。
治乱治脏治臭中,最难的是治乱。自家的道地为啥不能堆放物品?老百姓想不通很正常。于是干部挨家挨户苦口婆心做工作。白天工作,夜晚开碰头会,6个两委干部面对5个自然村。
有时,老百姓不理解,环境整治无法进行。尤其是村民家中乱堆乱放的现象,村委委员做不通,村支书做。没日没夜的工作让梁林华好几次病倒,但得知工作受阻,马上拔掉盐水针头回村。“现在有这样的成绩,辛苦也值。”看着村庄面貌的改变,支委俞建超,村委委员俞庆成、付伟明笑容洋溢脸上。
如今的大联村,村民对“三治一提升”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一些村民本来有小摩擦,现在碰面都很亲切。老百姓连香烟蒂头都不乱丢了,村民之间变得异常和睦。
在环境治理的基础上,充分把现代美学和乡村农趣相融合,实施道路硬化、景观绿化、路灯亮化。“前屋后门整洁,道路沟坑清洁。卫生搞得真清爽,无法想象。”从去年11月至今,温州平阳、嵊州谷来,新昌所有乡镇街道及412村的主责干部近1.5余人次来这里参观取经。如今的大联村,垃圾点变成菜园和景观,农村的风貌和城市的景观交相辉映。
让乡村处处成美景
羽林街道率先开展的“三治一提升”,摈弃了陈年陋习,扫清了多年累积的垃圾,换来了美丽乡村的环境面貌,也给全县农村树立了榜样,掀起了“三治一提升”工作的热潮。
走进双彩乡双候村,记者见到露天粪坑拆除了,倒屋地基推平了。堆在路边的老酒甏成了凳子,废缸围成花圃,粉红色的喇叭花作点缀,变成一个景观。竹园边的荒草摊四周叠放酒坛,盆内种植月季。女儿红酒坛沿操场摆放,台阶两旁有序“站立”,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新昌治乱治脏治臭,不仅局限于治理环境卫生,还在环境美化提升方面做足了文章。镜岭镇岩泉村村民用轮胎种花;坪桥村兴起柴草文化,倒屋地基清理后,摆上石磨石凳;外婆坑用竹子建造篱笆等微景观,不仅整治了环境卫生,而且把一个个原来废弃的垃圾场所变成一处处景观。去年11月份,镜岭镇组织35个村主责干部到大联村参观学习,确定楼基、安山等10个村开展整治。第一批9个村通过验收。第二批8个村接受验收。镜岭镇副镇长吕东介绍,整治活动中,不仅党员干部做起表率,也吸引了外来务工人员热情参与。
在大市聚镇鳌东村,村中300多间的倒房全部拆除,2.5米宽的道路拓宽到5米,村中连接象西线的道路也已经打通,缸坛经过村民的巧妙摆设成了盆景。村支书梁再福规划着村中的新农村建设,规划新建的房子家家户户汽车都能开到家门口。 (绍兴日报 记者 曹连荣 潘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