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爱我家乡 > 乡土新时代建设

乡土新时代建设

文献上传

文献上传:国情文献资源网网络征文开始...

民族团结

详细信息>>

南岸区鸡冠石镇: 大力建设美丽乡村 向城市化进程迈进

发布时间:2016-05-30

 来源:南岸文明网

  ■核心提示:

  鸡冠石镇,听其名便可知其来历与鸡冠有关。确实如此,在该镇的江边,有一座巨石,顶部形如鸡冠,被人叫作鸡冠石,鸡冠石的地名也因此而来。

  作为南岸区城市化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元素,他从“农业化”到“工业化”,再到“城市化”,这里包含的一系列工作也一直都在稳步地推进中。但其发展程度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特别是在“十二五”期间,该镇的发展又有那些变化?该镇又做了哪些工作呢?本报记者将带您走进该镇,看他们如何向城市化进程迈进?

  五个年头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44%

  “十二五”期间,鸡冠石镇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人大监督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学习要求,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一件大事、两件特色,四大载体”的工作部署,以“守住、稳住、帮助”发展思路为指导,励精图治,克难攻坚,实现镇域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跨越式发展。

  “五年来,通过持续实施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优化发展环境,加强扶优扶强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1个,全镇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6个,规模以上服务业1个。”据该镇党委书记叶红卫介绍,全镇在“十二五”期间累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5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累计达到50亿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近2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1年的12000元增至2015年的17329元。近三年,还连续获南岸区发展工业先进街镇一等奖,实现“工业强镇”目标。

  三个示范 带动辖区村居社区自治

  创新社会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近年来,我区在创新社会治理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全国文明城区和卫生城区先后创建成功,鸡冠石镇和全区其他街镇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据了解,在推进创新社会治理的过程中,该镇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按照区委、区政府要求,结合辖区具体实际,推行“三事分流”、三级议事等机制,鼓励和引导居民参与自治,逐步实现“共享共治”的工作局面。

  “五年里,全镇积极打造岩口社区、石门社区、石龙村三个创新社会治理示范点,岩口社区‘合围式管理开放式小区’、石门社区法治社区建设、石龙村积极探索实践辖区流动人口的规范化管理,均取得很好示范效果,带动了辖区社会治理创新工作和村居社区自治。”叶红卫说,示范点的建设和推进工作得到了区领导的高度肯定,石门社区获得区级创新社会治理先进单位和市级优秀妇女之家称号。

  记者了解到,岩口社区作为一个开放式、城乡结合散居型社区,组成复杂多样,有农转非人员、破产企业职工、老居民、流动人口,给社区的社会管理服务带来了较大难度。该镇通过示范点建设,对该社区实行封闭式管理,积极推进“三事分流”工作方法,规范小区秩序,促进了邻里和睦。石门社区结合自身实际,不仅聘请了专业法律顾问为社区居民定期提供法律援助,还专门为青少年开设了寒暑假法治教育课堂。同时,社区“三级议事”机构制度已建立并不断完善,使居民在基层民主自治中能做到“讲法律、讲规矩、讲原则”。石龙村则结合该镇流动人口多的特点,积极开展流动人口规范化管理,有效达到了村民的自治。

  此外,岩口社区还以“六进楼栋”为载体,深入了解群众意见建议,安装了视频摄像头、建立了监控室等,并结合日间、夜间义务巡逻队,不断提升小区治安。在示范点带动和影响下,铜管厂等小区也相继采取同样方法,实行社区自治,并实现了一年来零发案。

  六大项目 服务市、区重点项目实施

  “我们的城市化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中,从规划范畴上看,很大一部分属于弹子石CBD南区建设范围。”叶红卫告诉记者,为了积极配合我区“三区两带”部署的建设,五年来,全镇积极推进六大重点征地项目以及其他相关项目的开展。这些项目包括中央商务区B区、中央商务区E区机场快速路、腾龙大道Ⅱ期、弹子石组团规划F分区、滨四期、纳溪沟廖家山征地等项目,征收镇域农村集体土地7400余亩,拆迁农村房屋近3000户,农转非人员5400余人。

  据了解,涉及到寸滩大桥的征地项目已全部完成,而寸滩大桥目前正在进行钢梁吊装施工。作为南起我区弹子石,北接渝长高速跑马坪立交的这座大桥,通车后从弹子石到江北机场开车最快只需十几分钟,将方便过往的每一位市民,其他几个项目也在有序推进中。

  “目前,2015年开始实施的滨四期项目、廖家山项目、鸡冠石正街征收、铜管厂征收和弹子石组团规划F分区项目进入扫尾工作,总计农房1718栋3479户,目前已办理农房1365栋2907户,城市居民房屋481户,已基本办理完毕。”看着窗外已经征收完毕等待弹子石CBD建设的土地,叶红卫说道,这些征地拆迁项目工作的有序推进,确保了市、区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同时为全镇下一步发展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大民生 让人居环境更趋宜居

  为了让辖区的人居环境更趋于宜居,该镇加大投入力度,不断解决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这一大民生问题。据介绍,仅2015年,该镇就投入110万元完成工人水库环境综合整治;投入40万元完成石龙村朱家冲片区农村饮水管道改造;投资120万元建设的石门社区公园一期即将竣工投入使用;投资23万元帮助兴隆、盘龙村完成辖区道路整治等。

  叶红卫说,农村城市化的发展,就是要不断的解决社会民生问题,为辖区居民创造宜居的生活环境,不断提升居民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投资重点民生项目的同时,该镇还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五年来,该镇先后完成了石龙村豆土湾农村公路修建、弹广公路路面整修及3条重大路整修;完成窑湾村民组滑坡整治;协调开通了弹子石到白沙沱、慈母山教堂到美心洋人街的公交线路,提升了辖区对外交通能力。此外,还协调天然气公司为石龙村安装了天然气主管道,石龙片区群众有望在今年用上天然气。同时,还更新扩大了供水主管道,方便了居民生产生活用水。

  其实,在城市化的过程中,重点在于建设的同时,要让辖区居民的幸福指数不断的提高。该镇充分结合辖区居民实际情况,不断健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完善镇级救助体系、发展社会文化事业,积极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的惠及群众。

  “‘十二五’期间,全镇坚持每年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劳动用工现场招聘、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等多种方式服务企业,支持创业者的发展,促进就业,率先在全区创建了‘充分就业镇’。”叶红卫说,镇级救助体系实施几年来,不断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度,积极为残疾人办理医疗救助卡、开展就业援助等。此外,全镇每年举办群众文化艺术节、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形成群众参与其中、乐在其中的浓郁氛围。

 

  据介绍,该镇“彩船舞”、“舞龙”成功申报为南岸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镇综合文化站被评为全国一级综合文化站,五个村农家书屋及三个社区文艺室全部通过市级验收并免费对群众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