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爱我家乡 > 乡土新时代建设

乡土新时代建设

文献上传

文献上传:国情文献资源网网络征文开始...

民族团结

详细信息>>

清远连州石寨村民新思维新理念共建美丽乡村

发布时间:2016-06-07

 来源:广东文明网

石寨村里静美的田园景象。段灿 汤珍榕 摄

  这个村以前很有钱,因为煤炭产业兴旺,当年很多村民因此致富,但这个村的村容村貌却没有因此变得更美、更好。曾几何时,途经这个村的市民放眼望去到处都是荒废的烂屋、牛栏,靠近出行主道,路边的杂草丛中断壁残垣,让人唏嘘。

  但这样的景象都随着时光的流逝成为了过往。这个属连州市九陂镇的新墟党政公共服务站管理的石寨村,随着煤矿停产,村民们失去了便利的致富条件,大多数人选择了外出打工,留守村庄的便大多数只是老人和儿童。但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干部却没有放弃建设美好家园的决心和努力,随着村畔连怡公路大修完成以及2014年开始的“三个重心下移”,“村两委”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机遇,带领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共建了一个人人称赞的美丽家园。

  昔日断壁残垣 今成田园山水诗

  石寨村距离九陂镇镇区约1公里,距离水足塘收费站约4公里。全村302人,只有一个大姓——徐。以前煤炭产业兴旺之时,石寨村村民大多通过挖煤致富,后来煤矿停产后,大多数人都外出打工,剩下留守儿童与空巢老人,留守在家的靠种蔬菜与水稻为主要的经济来源。

  石寨村坐西向东,依山而建,紧靠连怡公路。在石寨村村口有着几亩良田,平日里,村民们喜欢在这些种植了水稻或者蔬菜的田地里劳作。顺着村道沿坡而上,右手边便是村中大姓徐姓的祠堂,而左手边则是参天的古木和潺潺流淌的小山溪。

  雨水充沛的时节,溪水沿山而下,叮叮咚咚好不热闹。天气好时,村民们在小溪边洗菜浣衣,孩子们在溪水中戏水嬉闹,和风抚过竹林、鸟儿啾啾不止,村庄非常静谧宜人。

  但去年之前,石寨村的村容村貌可没有现在这么漂亮。曾几何时,在很多连州人的印象中,途经连怡公路时,所看到的石寨村到处都是荒废的烂屋、牛栏,特别是在公路边,杂草丛中掩映着断壁残垣。村口祠堂边的风水堂也因为长期无人打理导致杂草疯长,乍一看还很难相信那个位置有一口池塘。

  随着连怡公路大修建成和2014年“三个重心下移”以来,石寨村党支部、村委会干部逐步意识到,石寨村坐拥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优势,即便煤矿已经关停,但依然有着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自己得带领村民们紧紧抓住新农村建设的机遇,改变村里的落后面貌。

  建微信群实时分享家乡建设资讯

  为确保村中各项工作落实到位、进展顺利,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一致决定采取“一事一理事”的模式开展村中各项工作,村中选举产生了“美丽乡村建设”理事会和成员11人,积极引领村里实现农村自治新模式。

  村干部们决定带领全村建设美丽乡村的事情早在村中传开了,村民们对此给予了高度关注和积极支持。在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讨论时,全体村民一致表决通过了这一决定,没有一人持反对意见。

  村民们表示,如果村中建设了休闲广场,那么孩子们在村内便有了宽敞、安全的娱乐场所,而重修风水池塘,既可以美化村容村貌,还可以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建设人工湖、农家乐、后山花场果场等,更可以带旺村中经济,这样的好事情,自然需要鼎力支持。

  村中80多岁的老人徐名康更是当场掏出了3000多元表示对村庄建设工作的支持。他说,只要村子群众一条心,就不愁什么事情做不成。

  村民们纷纷出资表示对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支持,同时还自发建起了“微信群”,外出的村民也可以通过微信群及时得知村庄建设计划和进度。短短一个月时间内,石寨村全村302位村民100%集资,共筹集到60600元,同时还筹集到捐款1万元。村民齐心协力,开启了轰轰烈烈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

  虽然筹集到了7万多元建设资金,但村干部与村民们都理性地认为,这些钱还不够,还是需要靠筹劳解决资金不足这个难题。

  今年9月份开始,石寨村全面启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

  在村两委与理事会干部的带领下,村民们决定,按每户出3个工来统筹用工,由村民到理事会处报用工时间,再由理事会按每天的工程量进行安排村民出工,并通过张贴公告的形式告知出工时间。每天出工时间规范化,早上8点至下午6点,用餐自行解决。按工程量计算用工量,全村循环用工,用完一轮再轮一轮。而对于全家外出或无劳动力的家庭,则以60元一个工的形式以钱代劳,每轮一次以钱代劳180元。

  就这样,干群齐出力,截至目前,石寨村已筹集了300多个工,其中包括村干部50多个工,筹集以钱代劳约1000元。

  推进旧屋拆除,赴异地开展思想工作

  拆除危旧烂屋是建设新农村过程中最让人头痛的问题,这个问题在石寨村也难以避免。

  为了顺利推进危旧烂屋拆除工作,石寨村理事会采取各个击破的办法,谁与屋主相熟,就由谁去做思想工作。

  石寨村有几户屋主已经搬迁到了连州市区、连山居住,其中在连山居住的是石寨村的一位外嫁女儿,她母亲在临终前一再交代她要守住自己的祖屋。为了解决这栋烂屋的拆除难题,石寨村理事会一行亲自下到连南,并由村党支部书记兼这位外嫁女儿的发小做主要工作。大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后终于取得了她的允诺同意。“当天我们做完工作回到村里都已经凌晨2点多了。”

  在理事会的努力下,石寨村已基本上做通各个户主的思想工作,并决定,凡拆除的房屋,不作任何补偿。对此项决定,户主们也都表示理解,并表示,全力支持村中的建设所需。

  在拆除危旧烂屋时,石寨村决定,拆除房屋一律由村民出工。这样虽然效率比较慢,但节省了村中的开支,又尽可能保证砖瓦、木材、杂物等物品完整并堆放整齐,更尊重了屋主。除此之外,对已拆除的房屋进行登记造册,包括地界、面积、户主姓名等,村民们纷纷表示认可。

  在干群的共同努力下,短短的1个月,石寨村仅仅用了几万元就完成了以下工作:拆除烂屋6间,清出建设用地约2000多平方米,砌起了风水塘的围栏,铺设排洪渠约200多米,砌起连环池……

  或许,这些成绩在其他村看来可能不足为道,但却是凝聚了石寨村每个村民的心血与汗水,通过全村村民的理解和支持,一手一脚踏踏实实干出来的,真正做到了“用小钱办大事”,靠团结与双手去解决资金不足的难题。

  下一步,石寨村规划把建设“美丽乡村”与发展集体经济结合起来发展,规划在连怡公路边即村口处建设约800平方米的人工湖。“为有源头活水来”,村民们认为,人工湖的建设既能为石寨村带来灵气,又能通过养鱼,增加经济收入。

  此外,村中还将建设文化室,方便村民议事、党员干部学习;初步规划建设娱乐广场,广场包括羽毛球场、乒乓球场;规划引进农家乐与建设约100亩的后山花场、果场,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既改善人居环境,又发展村中的经济。我们将把石寨建成一个集休闲观光、饮食、娱乐和住宿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点,带领村民致富奔康。”石寨“村两委”相关干部表示。

  另据了解,今年年底前,石寨村还将完成该村与上石寨村约300亩土地的细碎化整合。他们将通过村民自愿置换土地,以“小块变大块、多块变少块”的模式解决土地碎片化问题,以盘活土地,发展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与现代化。

  记者手记

  新理念激发农村的发展活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富余劳动力逐年减少,村民外迁,空巢老人、留守儿童问题日益严重。

  城乡发展差距大,面对发展现状,要彻底解决“农村、农业、农民”的问题,窃以为,必须抓住“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这一关键。农村要发展,农业要变强,农民要致富,必须靠村自身的发展。要通过完善基层治理体系,能人、贤人、好人把新理念、新思路融入到村中的发展,逐步扭转农村的发展理念,激发农村的发展活力,逐步改善人居环境,抓住农村的资源优势,发展农村旅游与农业现代化、机械化、规模化与产业化,达到农民致富奔康的目标。

  石寨村村干部与理事会积极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充分调动了村民建设家乡的积极性与热情。他们摒弃了“等、靠、要”思想,通过紧紧抓住连州市“建设文化生态旅游”城市的思路,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敏锐地抢抓到了发展机遇。

  石寨村的最大的亮点在于“人心齐”,100%筹工筹劳筹资让人称道。“众人拾柴火焰高”,相信石寨村的明天会越来越好。(南方日报 记者 段灿 通讯员 邓记东 汤珍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