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爱我家乡 > 乡土新时代建设

乡土新时代建设

文献上传

文献上传:国情文献资源网网络征文开始...

民族团结

详细信息>>

街道胡同的美丽嬗变 乳山推行城乡文明一体化

发布时间:2016-07-05

 来源:威海文明网

       街道平整洁净,小菜园不见踪影,房前屋后硬化一新,垃圾箱摆放有序,村民垃圾入箱已成习惯……时下走在乳山市部分镇村,这样的场景已经俯拾皆是。

  全市城乡环卫一体化集中清理月活动开展以来,各镇村纷纷严格按照上级要求,根据自身实际,清除存量垃圾、消灭卫生死角、整治村内街道、强化镇村卫生管护,实现了镇村卫生环境的整洁优美,大大提升了群众幸福指数。

  日前,记者先后到城区街道、乳山口镇及徐家镇等部分镇村,对其在城乡环卫一体化集中清理工作中的经验做法,以及基层群众的普遍反应进行了实地走访。

  现场亮点

  集中整治 村庄重现美丽妆容

  在城区街道黄埠崖村西,记者看到一纵一横两条主干道:东西一条宽阔笔直、平坦整洁,一侧的排水沟浆砌整齐;南北一条虽然路面不宽,但也整洁如新,放眼望去,很难看到果皮、纸片等杂物。村两委委员周明军感慨地说:“之前村里租房人口比较多,房前屋后的菜园也多,加上保洁不规范,经常污水横流,这两条主干道简直没法走,雨天更是泥泞不堪,村民们都尽量绕着走。现在重新修整了,大家有事没事都喜欢来遛个弯儿!”

  5月18日,记者在乳山口镇西里村看到,宽敞平坦的大街上,间隔不远就有几个排列整齐的绿皮垃圾箱,不时有保洁人员推着小车将巡视沿途清运过来的零碎垃圾归集进去。保洁员丛才举是村里的三名保洁员之一,他由衷地告诉记者,过去有的村民没有垃圾入箱的习惯,保洁员经常走不多远就收集到一堆生活垃圾,每天的工作量也大,现在村里新上了一些垃圾箱,道路也重新修整,几乎没有人再乱丢垃圾了,保洁员的工作量也小多了,到处干干净净,心里真是高兴。

  村落幽静、街道平整如新、小花坛修葺整齐、垃圾箱干净整洁且封闭良好……这是记者日前走进小浩口村的第一感觉。“俺村一直有维护环境卫生的好传统,全村106户,现在共有18个垃圾箱,随手就能做到垃圾入箱,谁还会在街上乱丢垃圾?整治月活动以来,村民们都更加自我严格要求了!”日前,徐家镇小浩口村党支部书记刘书臣对记者说道,言语之间充满了自豪。全市城乡环卫一体化集中清理月活动中,小浩口村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继续强化村民的环境卫生维护意识,同时坚决消除一切卫生死角,让村容村貌变得更加整洁优美。

  “王家庄人民欢迎您!”刚到徐家镇王家庄村村口,记者就感受到了家一般的亲切和温馨。走入村里时,恰逢一辆垃圾清运车疾驶而来,清运车刚停下,保洁员马上在车辆机械装置的协助下将垃圾桶里的垃圾悉数倾倒进清运车,然后又用扫帚把垃圾箱周围打扫得干干净净。期间,有好几位村民先后用簸箕、灰斗等容器盛着垃圾前来倾倒,为了防止垃圾碎屑散落或者扬洒出箱,他们都自觉地反扣着容器倾倒,虽然看起来有些费时费力,但感觉他们做起来,一切都再自然不过。

  ■百姓心声

  村容整洁 群众心里亮堂堂

  “俺村里这两条道修得太好了,下雨不流污水了,道上也没有垃圾了,步行、开车都很方便,真是解决了好几辈人的大难题,大家伙儿们都打心眼里满意,谁不希望家门口清清亮亮的,这样心里一天到晚都舒坦!”日前,城区街道黄埠崖村村西的王庆福高兴地对记者说,他就住在这两条道的十字路口附近。之前,因为村道不好走,周围环境也不卫生,王庆福都不大愿意邀请亲朋好友上门,就怕人家抱怨环境差让自己没面子,现在他有事没事就向人炫耀村道修得如何好出行如何方便。

  在城区街道东里村,记者看到街道两边的小菜园已经不见踪影,村里对其清理后进行了统一硬化,远门杂乱不堪的街道重新变得整洁有序,房前屋后的道路也进行了重新修整。“刚开始清理小菜园时候,许多村民想不通,竞相提意见不说,还总说些难听的,现在村里组织人员该清理清理,该铺装铺装,到处整整齐齐干干净净,大家高兴还来不及呢,谁还再会说一个不字?群众的眼睛都是雪亮的,有了实效肯定都拥护!”村党支部支部委员刘洪勇感慨地说。

  全市城乡环卫一体化集中清理月活动开展以来,各镇村的新闻报道不断见诸报端、网络及电视新闻,许多基层群众都对此耳熟能详。乳山口镇西里村村民高炳法更是对此津津乐道,也为自己是西里村的一员自豪不已:“开始集中清理后,我们村一步步实现着大变样,修路那些人每天早出晚归,三名保洁员也都天天推着小车各条街挨着巡逻,大家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谁还好意思破坏环境卫生啊?全村一起行动起来,看我们村现在环境多好,而且还会越来越好,真是天天看不够!”该镇打磨村素有维护环境卫生的传统,集中清理月期间,该村要求3名保洁员全天在岗,对全村南北8条街、东西13条胡同进行不间断巡查,确保不产生存量垃圾,不出现卫生死角。该村还投资20万元,对村北一条300米长、8米宽的坡道进行硬化,并将村头30亩垃圾荒地进行了绿化。“经过道路硬化和植树绿化,最后的卫生死角也清除了,现在村里更加干净清爽,大家出行更方便,感觉姐妹们晚上跳广场舞都更带劲了!”村民马女士笑得合不拢嘴。

  于连国是徐家镇王家庄的保洁员,和另一位保洁员负责村里的环境卫生管护,都对全市城乡环卫一体化集中清理工作深有感触。“村里卫生搞得好,村民素质是一方面,保洁人员勤快也是一方面。你看俺村里,垃圾箱满了就得赶紧清运,只有及时清运了,群众才有地方扔垃圾,这样才能让村里街道保持卫生!”于连国说道。他还告诉记者,村里卫生搞好了,大家都高兴,保洁人员更是从头到脚都感到光荣。

  ■部门声音

  多点发力 重整治更重管护

  全市城乡环卫一体化集中清理月活动开展以来,城区街道办结合市里城乡环卫一体化实地检查和专题会议精神,分别召开驻片两委会议和各村卫生专管员会议,对整治目标和活动意义进行强调部署。要求各村配合创城工作的开展,迅速行动、加大宣传,查找问题、加强整治,打好存量垃圾集中清理的“歼灭战”。组织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存量垃圾的集中清理,实行环卫一体化网格化管理,把办事处所辖19个村分成6个大网格,由驻片领导担任大网格长,包村干部和村支书为每个小网格的网格长,保洁员为每个网格的网格管理员,落实责任,确保整治效果。印制环卫宣传标语、定制保洁员的工作范围工作职责和工作时间公开栏、结合民情走访征求居民对环卫一体化工作的意见建议等多渠道宣传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营造氛围,提高全民对环卫一体化建设的参与率和知晓率。完善相关机制,对排查出的问题列出整改清单,逐一整改逐一实行销号管理,办事处每天随时进村检查督导,不定期组织考核打分,考核结果与年终考核、相关资金拨付直接挂钩。城区街道办还采取电话调查、随机暗访、问卷调查和实地检查四种方式,对保洁员配备、垃圾收集和转运以及村内外有无垃圾堆、村居环境和外围环境等进行检查。每发现一次保洁员不在岗或不着装的,扣发当事人保洁费30元,两次的,除扣发当事人保洁费30元外,将对驻片领导,包村干部、村支书予以通报批评。

  乳山口镇成立了环卫一体化管理部门,组建环卫“管理、保洁、清运”三支队伍,设立环境卫生专管员,负责镇驻地及辖属村、工矿企事业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及垃圾收运工作,以及督导管理和检查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全镇年度部门综合考核,并与干部评先树优和保洁人员工资挂钩。村级由村支书或村委主任担任环境卫生管理员,负责村环境卫生清扫保洁、生活垃圾收运工作的组织实施及对保洁员工作的督导考核。镇、村按标准配备密闭化垃圾收集容器(取消露天垃圾池和散垃圾点),配齐作业工具,确保垃圾统一收集、统一清运、统一管理,同时配备垃圾运输车2台,由镇统一管理使用。镇区主干道路垃圾清理工作则由开发区物业公司负责,要求做到日产日清。乳山口镇在明确责任主体落实责任、建立健全相关考核制度的同时,还强化了村级监管,对各村管理员、保洁员的工作信息,镇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部门的投诉电话和电子邮箱进行集中公示,广泛接受群众监督,以便及时发现、整改存在的问题。在做好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同时,该镇更着力抓好环境卫生长效管护,建立健全环境综合治理长效机制,实现垃圾清运及时化、河道治理生态化、绿地管护经常化、道路养护通畅化、设施运转正常化、秩序管理规范化,使全镇环境综合整治管理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长效化的轨道,不断改善全镇人民生活环境质量。

  徐家镇按照全市城乡环卫一体化集中清理月活动工作部署,把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民生工程来抓,根据本镇实际多方发力,使镇村面貌明显改观。该镇多次组织相关村党支部书记及保洁员到本镇和外乡镇参观学习,借鉴成熟的经验做法,组织座谈交流。要求各村通过广播、村务公开栏、明白纸、民情走访等不同形式广泛宣传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意义,营造良好氛围,取得群众的理解与支持。配备一名干部专职负责安排部署与督导检查,全镇共配备了23名村级管理员(由村党支部书记担任),52名村级保洁员,25名临时保洁员队伍,并为每名保洁员详细规划了保洁责任区,与村管理员签订责任状,由管理员负总责,保洁员保证每天着装上岗。积极探索环卫工作新模式,不断完善岗位责任制和环境卫生管理实施办法,对各社区、村的环境卫生进行考核打分,对检查出的问题进行督导、及时整改。对镇垃圾收集转运站建设进一步规范管理,配备2辆垃圾转运车及3名清洁工人,负责每天收集农村垃圾,必要时一天清运两次。将环境卫生工作纳入规范化、日常化管理轨道,由镇城乡环卫一体办、执法中队、食品药监所、工商所、边防所共同参与监管治理,建立环境卫生长效管护机制,彻底解决整治后反弹问题,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建立镇政府、社区、村三级管理体制,健全全民卫生“门前三包”垃圾集中处理、督察考评、落实整改等制度,对表现突出的管理员、保洁员,镇上拿出资金奖励,对长效管护不利的村在年终责任制考核中进行扣分处罚,逐步形成“横到边、竖到底、无缝隙”的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体系。

  ■记者点评

  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也是推动农村乃至全社会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应有之义,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脏乱差的现状,提升村容村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将在很大程度上缩短城乡差距,从而促进全社会的和谐文明构建。

  在“五城联创”的工作热潮中,我市开展了全市城乡环卫一体化集中清理月活动。活动中,市镇村各级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相关工作部署文件精神,立足本职、多方谋划,做了许多扎实而富有成效的工作,使许多镇村环境卫生在短时间内有了很大改观,基层群众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便利。整治是基础,管护是关键,建立长效卫生管护机制更是一个艰巨和紧迫的命题,部分镇村已对此进行了有益探索,并不断取得实效。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用实际行动去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切实提升镇村居民生活质量,推进全社会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让更多的基层群众安居乐业。(记者 孔俊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