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5-04
来源:新疆日报 作者:刘东莱
鼠标轻轻一点,村民所有信息就准确地反映出来,甚至细化到耕地面积、收入、参加新农合情况、健康状况、个人简历等。关键是,这些信息还能与党建、民政、计生、学校及派出所等部门共享、互通有无,全面了解住户的思想状况及诉求,实现管理全覆盖、民情明于心。11月8日,随着特克斯县阔克苏乡阿克仓村住村工作组组长向军在基础数据管理平台上的演示,阿克仓村辖区每条巷道及村民详细情况清晰地显示在电脑屏幕上。这是特克斯县推行“六字诀”管理模式,初步运用大数据技术提升城乡社会服务能力的一个缩影。 基础信息掌握不全、基层情况把握不准、维稳底数不清、发展传承不力,困扰着基层村(社区)可持续发展。今年初,特克斯县以“访惠聚”活动为抓手,在各乡镇场、村(社区)推行“一网、一图、一表、一措、一册、一档”的“六字诀”管理模式,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把基层基础工作做深、做细、做实。根据村(社区)的不同特点,分别在阔克苏乡阿克仓村和特克斯镇博斯坦社区进行试点,努力做好服务基层组织、服务社会稳定、服务党员群众“三个服务”,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村(社区)呈现出“邻里和睦、团结互助、和谐有序”的良好局面。 6月初,阿克仓村47岁的贫困户王工作来到村委会给上大学的儿子开伙食补贴证明,可他的户口簿找不到了,复印件也没有,看着表格里这么多需要填写的内容,他傻眼了。“以前没有推行‘六字诀’时,遇到这种情况,村民必须到辖区派出所调出户口档案,村委会据此填写。现在简单多了,只要打开基础数据管理平台,村民个人信息登记齐全,三五分钟就能帮村民填完,不仅提高了村干部的工作效率,更方便了村民,密切了干群关系。”有着20年农村工作经验的阿克仓村党支部书记于满云说。 录入基础数据管理平台的信息是否完整准确?如何确保发挥实效?向军介绍说,村党支部、“访惠聚”工作组、村警务室充分运用第一批工作组访民情成果和第二批工作组入户数据,着力解决好工作中的盲点和死角。工作组入户填写信息后,村民要在入户登记表上签“情况属实”字样表示认可,再将采集到的信息在村委会进行公示,若有错误,及时修改;公示无异议后,再录入平台。同时,留存一份纸质档案,保证录入信息的真实有效。 记者了解到,“六字诀”中的“表”即按照一户一表、一人一表的要求,对村(社区)居民的所有信息进行采集录入,村(社区)党支部和警务室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认真分析和比对,发现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及时改正或重新采集,确保一次性录入真实有效的信息。“图”即组织村(社区)干部、工作组及村警协警细致入户,在充分了解村情的基础上,绘制出详细的平面分布图、规划图、生产资料分布图、巡防巡控线路图、应急疏导图、民情分布图,涵盖村建设现状和辖区全景,为各项工作决策提供参考。“网”即按照住户居住情况,把村(社区)细分为片区、巷道,在每个巷道口设立巷道明细牌,每巷的住户数量、每家的位置分布一目了然,实行网格化管理。“措”即根据人员关注类别,把辖区村民分为“放心户、关注户、一般户、重点户”四类,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对发现的各类问题,进行分析研判,有针对性地制定对应的脱贫、帮扶、培训、就业创业、思想转化等方面的具体举措,实现工作从“一把抓”向分类指导“重点抓”转变,切实提高效率。“册”即根据摸排情况,针对村(社区)每个方面、每个体系分类深入研究,逐一整理成册,以便“三位一体”更好地完善举措,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到位。“档”即将所有收集好的“网、图、表、措、册”进行分片区、分住户整理后,建立纸质和电子文档,形成系统档案,并随时根据人员信息的变动情况,及时更新完善,确保民情档案的完整性、延续性和科学性。 阿克仓村村民杜玉林告诉记者,他前几天到村委会办理“三老”人员申请时,十几分钟就办下来了,这都是“六字诀”管理模式带来的便利。“若在以往,我们首先要调查他是否是老干部、老模范、老党员,找到与他在一起生活的街坊邻居询问他是否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之后再到派出所调查他是否年满60岁,是否是农村户口等,做完这些事最快也要半个月。”于满云介绍说。本报记者/刘东莱通讯员/孙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