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爱我家乡 > 乡土新时代建设

乡土新时代建设

文献上传

文献上传:国情文献资源网网络征文开始...

民族团结

详细信息>>

加拉力阿皮孜:尝试新事物钻研新技术

发布时间:2017-05-04

 来源:新疆日报        作者:米日古力·吾

 “2010年,我在18亩地里全部种上了核桃,到2013年光是核桃种植收入近15万元。去年遇到恶劣天气,虽然收成受了点影响,但年收入也有近12万元呢。”5月21日上午,新和县排先拜巴扎乡琼托格拉克村的爱国宗教人士加拉力·阿皮孜和记者分享着自己的喜悦。

   在周围人眼里,加拉力是一个敢于尝试新鲜事物、善于钻研创新的勤奋人。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年少的加拉力便跟着父亲开辟荒地,希望能在寸草不生的地方创造希望,他们的举动在村民眼里完全是个笑话,大家认为他们是在白费力气,荒地里怎么能发出嫩芽。然而,加拉力的父亲却丝毫不受影响,每天依然带着他去开垦荒地,日复一日的劳作终究见到了希望,2亩的荒地里长出了坚挺的小树苗。“父亲对我影响很大,他是一个敢想敢做的人,他教育我,对的事情要坚持去做,不能受别人的影响,当你作出成绩时,质疑声自然会消失。”加拉力说。

   2010年,新和县委、政府开始推广核桃种植,从未接触过核桃种植的村民一开始不接受,怕收成不好影响收入。加拉力丝毫没有犹豫,第一时间响应号召在自家地里全部种上了核桃树,跟着技术人员学习嫁接技术。为了提高核桃质量,他研究出科学绿色施肥法,购买了牛羊,专门使用牛羊粪便施肥。功夫不负有心人,核桃树长势喜人,收入逐年增加。如今,他家的核桃早早就被客商预订一空,跟着加拉力种植核桃的村民也越来越多。

   在新和县民宗委主任木合塔尔·赛买提眼中,加拉力是一位热爱学习、思想解放、立场坚定的爱国宗教人士,县里举办的与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国家法律法规相关的知识竞赛活动中,总能见到加拉力的身影。直到现在,67岁的加拉力在参加竞赛时,依然能够战胜众多年轻人夺冠。“他不用像年轻人那样死记硬背,这些知识已经根植在他心里,在给广大信教群众宣讲时,他从不看手稿,是从心里向大家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木合塔尔·赛买提说。

   2010年,自治区党委统战部组织我区爱国宗教人士代表赴内地参观考察,这是加拉力第一次到内地。当他看到内地的一些村民在半山腰种水稻,全部靠人工劳作时,内心触动很大。“我们有什么要抱怨的?我们的地不少,可以用拖拉机等现代化机械耕地,而这些村民每天都要爬到山腰上种地,与我们相比他们太辛苦了。我们应该倍加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创造更加幸福的生活。”加拉力深有感触地说。

   在新和县委、政府的大力推广和支持下,琼托格拉克村几乎每家每户都种上了核桃树,加上得天独厚的水土、光热、气候资源,核桃不但质量好,产量也高,大家的收入都有了明显提高。本报记者/米日古力·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