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传统文明 > 民族工艺历史与文化

民族工艺历史与文化

文献上传

文献上传:国情文献资源网网络征文开始...

民族团结

详细信息>>

民间绝活 北京的小玩意儿(四)

发布时间:2015-10-22

 

毛猴

毛猴

毛猴是一种三四厘米高的工艺品,浑身布满密密麻麻的棕色或白色的细绒毛,通体稍有些透明,乍一看,还以为是真毛猴儿的标本,其实,它只是一种供人们玩赏的精巧手工艺品。仔细观看,毛猴是用蝉蜕(知了壳)和辛夷(玉兰花骨朵)制成的。制作时用带有绒毛的辛夷做身子,截取蝉蜕的头和爪子粘连上去,便能创作出千姿百态、别有风趣的毛猴来。

毛猴作为一件民间工艺品出现在北京,可以追溯到清朝道光年间。那时,北京有一位人称“猴汪”的汪姓艺人,专门制作毛猴,用毛猴来模拟人们的劳动和生活,作品有“推小车的”、“卖冰糖葫芦的”、“挑剃头担子的”……正所谓民间“七十二行”。他把制作好的毛猴粘在小纸片上,拿到东安市场、护国寺和隆福寺等庙会上出售,物美价廉,深受儿童的喜爱,成为北京传统的儿童玩具和供人们欣赏的民间手工艺品。

北京作为几朝都城,各省各族人民的聚散处,受到八方的影响,各种风格的工艺品精彩纷呈,像什么寿山石、巴林石、青田石等奇石摆件,彩蛋、根雕、烟壶、茶壶、铜器、花瓶等无一不摆在多宝槅上,成为收藏珍品。

文章来源: 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