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传统文明 > 中华建筑历史与文化

中华建筑历史与文化

文献上传

文献上传:国情文献资源网网络征文开始...

民族团结

详细信息>>

故宫扩大开放面积有益于文化传承

发布时间:2017-05-11

来源:黄山文明网

日前,《故宫保护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获国家文物局批复,并正式对外公布。《规划》由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建筑历史研究所和故宫博物院共同编制,对2013年至2025年故宫的古建筑修缮、宫廷文化展示以及故宫整体保护与北京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等进行了详细规划。根据《规划》,故宫的开放面积将进一步扩大,根据不同文物的保存现状,故宫也将制定分期分批维修计划,岁修传统也将得到恢复。(2月10日 《中国文化报》)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群艺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作用。”故宫作为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馆藏文物达到180余万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达到8273件(套)。但一直以来,受限于体制机制和空间限制等方面原因,故宫的大量藏品仅有0.6%能够获得展出,不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故宫保护总体规划》的实施将帮助故宫突破既往瓶颈,进一步扩大开放,高达85%以上的开放区域将使得更多的馆藏文物、历史建筑向观众打开紧密的大门,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能够得到更好的释放,发挥出更强的文化教育作用,有助于塑造国人的文化自信。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故宫的藏品包括了中国古代艺术品的所有门类,在品级、种类和数量上独占鳌头,许多藏品在中国文化史、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不少馆藏文物都能够展现出该类文物从萌生、发展到辉煌的文化链。在抗战时期,故宫文物经历了南迁和西疏,创造了人类文物保护史上的一项奇迹。 

  故宫除了本身作为中华文化最为重要的展示体之外,还承担着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近年来,故宫一直在尝试“走出去”,努力突破当前面临的发展桎梏,让更多更精彩的文化藏品能够展现在世人面前。2016年底,故宫与香港达成合作,将在香港修建内地之外最大的博物馆——香港文化故宫博物馆,大量从未面世的藏品有望在香港展出,对于中华文化走出去、增强香港文化认同感都将发挥积极作用。《我在故宫修文物》这部纪录片也在互联网上火了一把,对于公众认识故宫、了解中华文化也很有裨益。 

  故宫目前的开放程度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已经发挥出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随着故宫的进一步扩大开放,将会产生更大的影响,对文化传承更为有益。当然,扩大开放只是第一步,要使故宫更好地发挥文化传播器作用,还需要在增进品质、提升教育、文化挖掘、修缮保护等多方面下功夫,将绚丽多姿的中华文化宝库更好的展现在世界面前。(胡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