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传统文明 > 中华书画历史与文化

中华书画历史与文化

文献上传

文献上传:国情文献资源网网络征文开始...

民族团结

详细信息>>

中国沿海唯一的岩画--将军崖岩画

发布时间:2014-09-09

中国沿海唯一的岩画--将军崖岩画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区锦屏镇桃花村锦屏山南麓的后小山西端,在南北长22.1米、东西宽15米的一块混合花岗岩构成的覆钵状山坡上,分布着三组线条宽而浅,粗率劲直,作风原始,断面呈“V”形,面壁光滑,以石器敲凿磨制而成的岩画。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古老时代岩画,是东南沿海地区首次发现的岩画,是惟一反映农业部落原始崇拜内容的岩画,距今约4000年。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称之为我国最早的一部天书。

第一组岩画在山坡西侧,南北长4米、东西宽2.8米,以人物和农作物图案为主。在人面与农作物之间,还有鸟头、鸟面、圆点、刻划符号等。第二组在山坡南侧,南北长8米,东西宽6米,以星象、鸟兽图案为主。第三组在山坡顶部,由人面像和各种符号组成。另外,在山坡顶部还有一大三小四块大石头,其中一块上有许多人工凿磨而成的圆窝,直径在3——7厘米之间。

根据岩画、大石以及将军崖所在的地形、地势看,此处是一处原始宗教的祭祀场所。19881月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诗词赏析

将军崖岩画

尚爱民

将军崖上画,奥妙义难知。

天地人间事,朦胧一卷诗。

——《连云港诗词楹联选》

 【作者简介】

尚爱民,1941年生,江苏铜山人。曾任东海县文化局局长,现为江苏省楹联协会理事,连云港市诗词楹联协会理事,东海县诗词协会会长,《羽山风》主编。

 【赏析】

将军崖岩画,在海州锦屏山桃花涧的一处崖壁上,距今已保存近五千年。岩画有人面图、禾苗图、三日图、星云图、动物头骨图、鸟头图等,其包涵的意义极其重大,具体而言则各有所见,至今众多学者仍在探索中。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它将为我国的远古史、天象学、生物学、宗教学等等领域提供了实证,正如我国考古学权威苏秉琦老人所说:“这是一本东方的天书!”

本诗作者以最简练的语言,最生动的比喻道出了这部东方天书的奥妙底蕴和神奇画面,同时,也在暗示虽然“难知”好似“朦胧一卷诗”,终有读得懂、解得透的一天。

 

楹联欣赏

岩画天书留古迹

星潮火海涌奇观

(蒋平畴)

将军崖岩画天书一卷

孔望山石刻佛像千尊

(张正渭)

 

散文欣赏

 

我读“东方天书”

作者: 梅洁

在千峰竞秀的连云港市锦屏山南麓,在草木扶疏的小西山里,有一部神秘安详的隐藏,那即是考古界瞩目的“东方天书”——将军崖岩画。

在岩石上刻、绘图画是人类远古艺术的遗存。作为人类寄托精神崇拜、信仰和欲望的古代岩画,曾在世界范围内流行。俄罗斯色楞格河岩画,蒙古穆连和特斯河谷岩画,以及广布于欧洲、澳洲、南美洲等地的手形岩画,西欧的洞穴岩画,中国广西灿烂的左江岩画……在辽阔的人类精神遗存中,始于四千年前殷商时期的东夷人精神之巅的将军崖石凿岩画,无论从时间的久远还是体例的独特,均堪称“世界岩画的母体”,也可视为世界岩画的“胚胎形成”。

在连云港秋高气爽、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文学硕士李祖坤、作家张文宝带领我来到将军崖,拜阅这部旷古绝世的“天书”。站在先民们创造的精神与艺术的“殿堂”面前,我感到一种突兀的肃穆,一种高深莫测、难以洞悉的巫性气氛和意境笼罩而来,逼仄而来,迷漫而来。我感到隐藏在血脉中的密码,在站立的瞬间,光年般穿越时间与空间,生命的信息与接应在刹那间完成。我感到无比的庄严,无比虔诚。我仿佛听见一句警示从天宇深处很空寂地传来:“小心点,那个站在石头上感动的女人!”于是,我颤栗着抚摩过去……

将军崖岩画用石器凿刻在长约二十二米、宽十五米的一片平整光亮的黑色岩石上,四千年的风雨没能擦拭掉深藏在这里的时光。公元一九七九年,岩画才被今天的世界惊醒,抑或是今天的世界因岩画而发生剧烈的骚动。岩画分为三组,镌有人面、兽面、兽骨、鸟头、农作物和天语般的九种符号。农作物图案中的禾苗种类多达十三种,为世界岩画罕见。人面像布满神秘的纹饰和鸟羽,最大的人面像高九十厘米,宽一百一十厘米,所有的人面像只有头颅,没有四肢,没有躯体,只用一根类似禾苗的线条与大地相连,没有完整的形体,唯有结实的根牢牢嵌入大地,太阳、头颅都在空中……

抚摩着这组岩画,有一种思情汹涌抵达——

凭临大海的先民,以鸟为图腾的东夷人,企盼翱翔长空,却从不敢梦想征服大海。千年万代,他们睁大惊恐的双眼,倾听裂岸的涛声,从山地、森林奔跑而来,来到这凭临大海的岩石上,举行神圣的仪式,祭祀他们赖以生存的神灵般的土地,祭祀喂养他们生命的稻麦,他们在这里创造着灿烂的农业文明。嵌入土地的、庄稼般生长的人类的脚,在黄土地上蹒跚着走过了多少世纪?一个民族从大海出发又回到大海,经历了多么漫长的伤痛?多少次风起云涌?多少次倒下站立?多少刀戈剑戟?多少梦想追寻?这摇篮般的土地啊!

在将军崖岩画神秘丰厚的景深里,最具玄机的是类似日、月、星象的图案。图案依岩石山坡自然形势上下分布,长达六点二三米,恰似一条悬挂九天的银河,诸多的星座闪烁其间。仔细观看,有三根短线把它分解成四个部分,先民们似乎以周期的含义在记录太空的星云变幻。采用象形画法的三个光芒四射的太阳,有的画了二十四束光芒,有的画了十三束光芒。玄机的真义在于三个太阳的圆心连接起来是个直角三角形。据考古界认定,三个太阳的这种排列,是先民们根据太阳的位置测出冬至和夏至的时间。更令人惊叹的是在星象图东侧,有一条长达十几米、凿刻深而粗犷的南北向直线,经专家测定,这条直线的方向与现在的子午线完全一致。将军崖岩画星象图拓片现已陈列于北京古观象台。

无法解答,无法诠释,更找不到终极的答案,所有的玄机都深藏在这千年万年的时光之中。

历史已巍峨地站在那里证明:炎帝的后裔是东夷人,东夷人的祖神是舜。甲骨文舜的写法是鸟头人身。东夷人的图腾是鸟。东夷人的群落和部落组成联盟,联盟的图腾是各类鸟的集合体“凤凰”,东夷人创造了“凤凰”,创造繁衍了“凤的传人”。

和黄河上游以“龙”为图腾的尧的部落融合相通,“凤的传人”和“龙的传人”融合相通,东部虞(舜)文化和西部夏(尧)文化融合相通。于是,伟大的华夏民族诞生了!历史从远古洪荒里走来!

人类从远古洪荒里走来!

站在东夷先民们神圣的祭坛前,头顶的太阳安详而宁静,凝望祭坛下面“曾经是海”的千顷良田,面对人类亘古的精神与文明,我感到走了很久的我,终于在连云港、在将军崖神秘的岩画里,看到了祖先和词语。有血滴进了我的生命,我感到肌体在膨胀。在天语般的岩画面前,我感受着家园的温慰和接迎,领悟着人类从古到今、从生到死的庄严和艰辛……

我们曾经无数次惊叹埃及金字塔的玄秘,我们也曾经非常羡慕印度以纯粹遗址方式保存下来的山奇大塔。我想,将军崖下这千年的深藏、这因深藏而保存纯粹的遗迹,终于使辽阔深邃的华夏文明有了一处可以傲视异邦的去处。

解读“天书”吧,让炎黄的后裔们在这里精神受洗……

【作者简介】

梅洁,女,河北省郧阳人,大学经济系毕业。一九八一年开始文学创作,现为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散文研究会会员,河北作协专家作家。已在全国三十余种报刊发表文学作品一百五十余万字,出版有《爱的履历》、《大血脉之忧思》等多部个人集著。在全国获各类文学奖二十九次,数篇作品被收入国内外四十余种选本以及小学、中学、大学课本。被授予河北省优秀知识分子和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先祖留下的“密码”

作者: 贺景文

从锦屏山南麓登山,钻出村落篱笆墙间的小径,峻秀而奇特的主峰便迎面扑来。它就像一幅天然的油画悬挂于蓝天碧空之下,美不胜收,令人叹为观止,而那怪石嶙峋凸凹错叠的山体,更显出许多神秘,令人遐想联翩。

我们一行是去将军崖参观被称为“东方第一天书”的岩画的。将军崖并不高,像个小孩依偎在主峰母亲的怀抱里,到了山崖下,见果树林中有座茅屋,茅屋的主人是一对年已古稀的老夫妇,带着一个小孙儿。一只小狗见有客人来,友好地摇起了尾巴。

户主老人原来是管理将军崖的,兼收“门票”并作讲解员。

我们由老人引领,小心翼翼地踏上那块约有一个篮球场大小的岩石。岩石呈斜坡形,平整而光滑。脚下崖面上便是旧石器晚期我们的先祖们,用坚硬的石块敲凿、磨刻出来的岩画。老人如数家珍,半跪在地指着那些刻痕轮廓告诉我们:这是人面像、这是农作物、这是鸟兽、这是日月星辰图案……

我边参观边翻阅说明书。这旧石器晚期遗址是一九七九年发现的,经国家文物局鉴定,它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原始社会岩画,也是汉族地区首次发现的岩画。除了老人介绍的那些,还有各种符号,多和图腾有关。人面像有十一个,最大的高九十厘米、宽一百一十厘米,人面像没有身躯,只有类似禾苗的线条与大地相连,下面还有一个三角形的根部。农作物图案中禾苗种类多达十三种,为国内岩画中罕见。

老人指着一条较深的刻痕说,瞧,星象图东边这条人工刻的直线,方向与现在的子午线一致……望着那“子午线”,我们赞叹不已,老祖宗那时候已开始研究天文现象了。

三组岩画中间,有了块天然石头组成的原始祭坛。祭坛前的石面上布有对称的几个圆窝图案,圆径在三至七厘米之间。老人讲解说:这可能是老祖宗东夷民族,以大石为神的社祭场所……

望着祭坛,我似乎也成了先祖部落中的一员。几个剽悍的男子按倒猎获来的麋鹿,用石块的锋刃割开它的喉咙。糜鹿的鲜血滴落进祭坛前的圆窝中。腰缠树叶裸着硕大乳房的女部落首领率男女老幼俯伏在地朝祭坛顶礼膜拜。祭祀毕,人们钻木取火,燃起一堆堆篝火,又用石刀分割鹿肉放到火上烤,边吃边舞蹈狂欢。啊——啊——的吼叫声满山谷回荡,山脚下哗哗的海浪声为之伴奏……

几十个漫长的世纪过去了,时过境迁,沧海桑田。而先祖们生活的痕迹在将军崖上像电影画面“定格”了下来。也许我们今天尚不能完全解读这些岩画“密码”,但可以告慰先祖的是,各级文物保护部门特别是连云港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这极为宝贵的文化遗产,拨出巨款修了护栏,用钢筋将整个崖体加固,并派专人管理看护。

我们一行下山的时候,夜幕已渐渐拉下。回首遥望黑巍巍的山峦,那村落里闪烁的灯光仿佛是先祖们燃起的篝火,那阵阵松涛声听来就像先祖们的哼唱……

【作者简介】

贺景文,一九四四年三月十九日生。原籍河南郑州市,自幼起生活于南京。现为中国作协会员、江苏作协理事。先后出版小说集《替身》、《红榴莲》、《骚客》等。并在国内及海外发表散文、报告文学百余篇。

将军崖岩画图片欣赏

 

QQ截图20140909102831.jpg

     来源:中国校本教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