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9-18
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就其名称而言,有两个含义:一是指毛笔字书写的方法,主要包括执笔、用笔、点画、结构、分布等;二是指书写汉字来表达作者精神之美的艺术。显而易见,熟练地执使毛笔,掌握正确的执法、腕法、身法、用笔法、用墨法等技巧是练好书法的前提和基础。本单元我们就来看一看怎样运腕、运笔、用墨。
运腕
学会运腕是非常重要的,在写字的时候,手腕随着运笔的上提下按、轻重徐疾而作相应的摆动,这样写出来的字才能圆润饱满、雄健有力。
运腕的方法主要有四种:
1.着腕
就是右手腕直接贴在桌上。其优点是手腕有依托,不打颤,执笔位置低,可更稳固地控制毛笔,适于写蝇头小字。缺点是腕部被固定,活动范围局限在指上,回旋余地小。
2.枕腕
就是用左手垫在右腕的下面,或者用竹片(名叫搁臂)作枕来垫起右腕。这种运腕方法,因为腕下有东西支撑、手腕抬高,所以除了具有着腕法的优点外,还稍微扩大了活动范围,适于写一般的小字。缺陷是活动范围仍有限度,写稍大一些的字便不适用。
3.提腕
就是用肘部撑在桌面上,使手腕提起来,又叫按肘提腕法。其优点是肘按桌上,右手仍有依托,而腕部提起来扩大了活动范围,能较充分地发挥腕力,因而是一种使用最广泛的运腕方法。初学写字,一般都采用这种方法,缺陷是活动范围仍有限制,只适宜写中字。
4.悬腕
就是腕和整个右臂全部悬空,将活动轴心移到肩上,也称悬臂。古人曾说:“悬腕则笔势无限,否则拘而难运。”悬腕的优点在于旋转幅度广阔,可以不受任何牵制而自如运转,使全身的力量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不过,这种方法初学写字的人较难掌握,也不大适用于坐势。
选用哪种运腕方法,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坐着写字,主要用提腕法,立势则要用悬腕法。写小字、中字,可分别采用着腕法、枕腕法、提腕法,写大字则宜用悬腕法。初学写字可用着腕法、枕腕法,写一段时间后,则要转用提腕法、悬腕法练习。
运笔
有墨处必有笔,有笔处必有墨。用墨(即墨法)是书法技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来书法名家都非常注重用墨这一书法技法的运用与研究。
运笔是书法最重要的基本功,运笔不得道,往往终生写不好。
运笔就一个笔画而言,包括起笔、行笔与收笔。起笔又称落笔,是笔画的开始;行笔指笔锋着纸后在纸上行走;收笔也叫杀笔,是笔画书写将要完成时,笔毫离开纸面前的动作。
下面向大家介绍几种运笔的方法:
1.提笔与顿笔
顿笔是将笔下压,屈笔锋而将力道作用于纸上。提笔是将笔提起或半提起以继续行笔。大体上,顿笔后要提笔才能行笔,而提笔后又要顿笔,是笔画成形,或连接着下一笔的笔画,最终使字成形的。所以说一个字完成的过程是由提笔与顿笔交互形成的。
2.方笔与圆笔
方笔指起笔和收笔处呈现出带有方形的棱角。其运笔的方法是将笔锋逆入斜切,即写竖画时欲下先上,写横画时欲右先左。圆笔指起笔、收笔及折画的转折处呈现出圆劲的形状。其运笔方法为:逆入平出,下笔时用裹锋,即不使笔锋分散开来,然后提笔运行,写到末尾,不顿不折,一驻即收。
3.藏锋与露锋
藏锋指起笔、收笔,将笔锋藏在笔画内,不让锋芒外露。使笔画两端含蓄而有力。起笔藏锋用逆锋,收笔藏锋用回锋。露锋就是笔锋在点画中显露出来,起笔露锋用顺锋,收笔露锋用出锋。
4.中锋、偏锋与侧锋
毛笔在纸上运行时,笔腹处于运行的前方,笔锋紧随其后,笔锋始终重复在笔腹。偏锋是指将笔的锋尖偏在字的点画一面。侧锋是介于中锋运笔和偏锋运笔之间的一种运笔方法,往往是笔锋由偏转中的过渡。
5.运笔的速度
运笔的速度是指书者执笔进行书法书写时,依据书作内容需要,做出不同的或急或缓、或顿或抢、或爽或涩的行笔姿势,并产生出迥然不同的笔墨效果。
用墨
有墨处必有笔,有笔处必有墨。用墨(即墨法)是书法技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来书法名家都非常注重用墨这一书法技法的运用与研究。
书法用墨主要有浓墨、淡墨、枯墨、润墨等方法。
古人有“用墨皆取黑,尤浓黑似漆”的说法,也就是说用墨不但要黑,而且要黑中透亮,这就是浓墨。浓墨会使字迹清晰饱满,加之墨色发亮,更使书作神采外耀,所以历来为书法家所喜用。苏东坡的书法多以浓墨书写,浑厚朴茂之中更显空灵。清代刘墉作书也喜用浓墨,人称“浓墨宰相”。我们平时在篆书、隶书、楷书、行书的创作中都可以使用浓墨。
淡墨作书给人淡雅古逸之韵、空灵清远之感,但淡墨不宜太淡,掌握不好易伤神采。古代书法家中也不乏“淡墨高手”,最典型的便是董其昌。其书法崇尚天真平淡,墨法更是以淡墨而著称。清代的王文治也常用淡墨,与“浓墨宰相”对应,人称“淡墨探花”。淡墨一般用于草书、行书的创作,不宜作篆书、隶书、楷书。
飞白、枯笔、渴笔是书者运用枯墨进行创作时经常出现的三种笔法,能较好地体现沉着痛快的气势和古拙老辣的笔意。飞白,即笔迹中丝丝露白。相传汉代书家蔡邕见仆人用扫帚刷墙成字得到启发,便心领神会用于书法创作中,称为“飞白书”。润墨指润泽的墨色从点画中微微漫润渗化开来,古人形容这种富有韵味的墨法为“润含春雨”。由于墨汁滋润,故润墨行笔需快捷灵动,不可凝滞。
浓墨、淡墨、枯墨、润墨的运用,还与书者自己所书字体,使用宣纸的质地和毛笔的软硬有很大关系。用墨要慎思活用,要做到笔不妄下,墨不虚发,使自己的作品匠心独运,这需要长期的实践和娴熟的技法。
来源:中国校本教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