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传统文明 > 中华书画历史与文化

中华书画历史与文化

文献上传

文献上传:国情文献资源网网络征文开始...

民族团结

详细信息>>

书法品式——中堂

发布时间:2014-09-22

书法品式,是在长期的书法实践中形成的各种作品的创作形式。书法作品的品式大体上可分为卷、轴、册、片四大类,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手卷、横披、中堂、对联、条屏、条幅、册页、扇面、镜片等。在选择作品时,可根据书写的内容、场所的大小、对象的不同、用途的不同而选择。我们这一单元将重点了解中堂、对联、扇面、横披、条幅这几种品式。

      中国旧式房屋的楼板很高,人们常在客厅(堂屋)中间的墙壁上挂上一幅巨大的字画,称为中堂,它们竖行书写的作品。
     悬挂中堂能美化居室,陶冶情操。有的中堂具有教育意义,有的则表达对美好生活

      中堂作为书画的一种品式,在唐代以前就出现了,它是从“帧画”演化而来的,但作为书画品式的名称,则直到明代才有。

 

   中堂创作内容一般是单字,例如“龙” “寿”“静”“福”“佛”等,这种只写一个字的书法品式就是人们常说的“一字书”,它常用于“祝寿”“贺婚”“自勉”等。当然,中堂也有字数稍多的情况。但无论哪种类型,都要以端庄平稳为目的。

 

 QQ截图20140922094529.jpg

 

在创作时,中堂可以用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篆书等各种字体,风格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无论用哪种字体,都要考虑到该字在纸面上的黑白关系,把握好字的大小,力求协调,把握好笔画之间的穿插、对比关系。多字书写也应该注意这种黑白分布关系,黑处过多会给人窒息的感觉,而白处过多会显得纤弱小气,无法完全展开中堂的雄伟气势。

另外,字数多的中堂的正文与款识、行与行、字与字之间的关系的把握也是关键,把握不好会给人杂乱的感觉。首先要注意正文和落款的主次关系,落款可写在末行的下方,底端一般与正文平齐;也可写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数行,上下均不宜与正文平齐。其次印章要小于款字,盖印一般需离开落款一字以上的位置,盖在款字的下方,也可盖在款字的左侧。

中堂文化,饱含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伦理道德的内容和进行教化的方式,这种“内容”和“方式”相统一的书法艺术,曾为人类文明做出巨大的贡献,在今天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QQ截图20140922094833.jpg

 

陈老汉挂中堂训儿

相传古代有个陈老汉,年过60岁,儿子媳妇不尽赡养义务。陈老汉无奈,便向侄儿陈青诉苦。陈青对他说:“伯伯,我自有办法。”说罢,回家写了一副对联,画了一幅中堂,要陈老汉挂在堂屋里。

陈老汉按侄儿的话做了。那副对联的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显而易见,这副对联缺“一”()少“十”()。这幅中堂更是耐人寻味,使人醒悟。中间画一青年用茶匙挑食喂自己的小孩。左上方画一窗户,窗外有一老汉。中堂上写有几句话:“隔窗望见儿喂儿,想起当年我喂儿。我喂儿来儿饿我,当心你儿饿我儿。”

儿子媳妇见了,羞愧万分,从此痛改前非,担起了赡养老人的义务,传为佳话。

来源:中国校本教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