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传统文明 > 中华音乐历史与文化

中华音乐历史与文化

文献上传

文献上传:国情文献资源网网络征文开始...

民族团结

详细信息>>

影子腔

发布时间:2015-12-15

 

 
文章出处:中华五千年网


 影子腔又称“灯调”或“梅花腔”,民间流传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后经挖掘、整理、改革,于五十年代末搬上舞台,并正式定名为“陇南影子腔”。影子腔来源于西和、礼县一带,最早出现在清朝康熙年间。它在原民间皮影戏、木偶戏腔调的基础上,吸收了当地民间小曲、鼓乐、说唱等形式,又借鉴秦腔、川剧的一些特点,逐步闯定了风格独特、适宜山区演出的“山戏”影子腔。解放后,陇南影子腔作为正式搬上舞台的新剧种,进行了大量的改革提高工作,创作了反映陇南农村生活的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曾多次参加全省汇演,受到专家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