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4-11
作者:赵耀世
3月3日,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俞正声代表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坚持推进委员调研能力建设,力求避免没有调查研究就笼而统之地提出意见,努力做到发言说到点子上、批评点到关键处。(3月3日中国网)
作为政协职能之一,民主监督在社会中的作用越发突出。正所谓针砭时弊出成效,社会良性发展已与民主监督密不可分。从政协工作报告中不难看出,政协全国委员会已对新时期的民主监督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由此,做好民主监督这份考卷显得尤为必要。
民主监督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监督,它需要将监督性调研融入到政协工作中,而这恰恰是当前不少政协委员所欠缺的。民主监督,不仅要发挥“约束性”作用,更要提出“建设性”意见。要做好这点,就需要深入多方调研,认真倾听民意所向,从而找到问题的关键,进而在深化认识的基础上总结解决办法。这才是民主监督的根本。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政协委员错误地认为监督就是“举举手”,以至于给社会造成一种政协监督就是走过场的错觉,这严重损害了政协形象。现实中,我们总能在无论什么级别的政协会议上看到一部分委员经常请假的尴尬。这是缺乏政治责任感的典型写照。至于那些“雷人提案”,只不过是“蜻蜓点水”般的应急之作,根本无法承担起时间的考验。
由此可见,政协委员关键要准确地把握好民主监督的性质定位,因为这是做好民主监督工作的基石。正所谓“基石不牢,地动山摇”,政协委员需要上好业务学习课,及时补齐工作短板。只有这样,民主监督工作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总之,做好民主监督这份考卷,是时代赋予委员们的重任。这份考卷的背后,是民心所盼的凝聚,是民主协商的需要。期待政协委员们每一年都能在这份试卷上书写精彩。(赵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