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情教育 > 中国国防

中国国防

文献上传

文献上传:国情文献资源网网络征文开始...

民族团结

详细信息>>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服

发布时间:2016-06-02

 军 服

建国前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初期,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时部队穿的是国民革命军的服装,系红领巾以示区别。同年9月,毛泽东同志领导的湖南秋收起义,穿的是各式服装,佩带红布袖章,以此象征是一支红色部队。这个时期,一部分军服是靠打土豪或从战场上缴获来的,另外一部分则依靠当地群众义务缝制,没有统一的样式。

穿着整齐但不划一的红军指战员。

身穿50式常服的陆军战士。

身穿65式军服的解放军战士。

身穿04式冬常服的陆军士兵。

07式军服。陆海空三军仪仗队礼宾服。

抗日战争时期,我军的军服,八路军为土黄色,新四军为灰色,布料有粗布,也有细布,号码不分大小,上衣长度一律为“二尺五”。

解放战争时期,我军的服装样式与抗日战争时期相同。1946年10月,我军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取消“八路”、“新四军”臂章,各部队分别佩带标有番号的臂章或胸章。解放战争后期,我军接管了一批国民党军队的军需工厂,从而初步具备了统一生产和供应服装的条件。1949年1月,军委后勤部规定了全军统一的服装样式。军服为草绿色棉平布中山装,胸前佩带长方形布胸章,印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字样,头戴解放帽,帽徽为“八一”红五角星。1949年10月参加开国典礼阅兵式的部队穿的就是这种军服。

建国后,人民解放军自从1950年统一军服制式,经历了1955年军衔服装、1962年定型生产的“六二”式军装。此后,解放军军服几经更新换代,先后进行了12次军服改革调整。

50式军服:首次统一军服制式

1950年5月1日,我军换发了历史上第一套全军统一制式、统一标准的军服,简称50式军服,这也是军队历史上第一次分级别、分军种、分用途装备的军服。它设置有夏服、冬服等,并首次装备大檐帽。官兵在夏服、冬服上衣左胸统一佩戴印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字样的胸标;各式军帽均佩戴帽徽,式样为在镶有金黄色边的红五角星正中嵌金黄色“八一”字样。

这套军服1955年被55式军衔服装取代,但直到1957年才更换完毕,实际上使用了7年。

55式军服:第一套军衔服装

随着军衔制的实施,全军从1955年10月1日开始着“军衔服装”,即55式军服。这套军服设置了礼服、常服、工作服3个系列,军官佩戴军衔肩章、兵种勤务符号领章和帽徽;士兵佩戴帽徽和军衔领章;男军官夏季戴大檐帽,女军官戴无檐帽,陆、空军士兵带船形帽。

除大元帅、元帅外,其他军衔均用纵线和星徽的组合来表达。指挥军官、政治军官、海军舰艇技术军官肩章为金黄色,军医、兽医、技术、行政、军需军官肩章不分军、兵种,均为银白色。陆军领章底色为红色,海军为黑色,空军为天蓝。

55式军服在1958年进行了一些修改,如陆、空军士兵的船形帽改为解放帽,肩章底板色彩均改为金黄色。

65式军服:装备时间最长的制式服装

随着1965年5月军衔制度的取消,1965年6月1日,全军换着65式军服,全体官兵一律戴解放帽,缀红五角星帽徽和红领章。。65式军服及其“改良型”71式、74式和78式军服一直用到1985年,是我军历史上装备时间最长的制式服装。

65式军服废除了55式军服的帽徽、军衔肩章、军衔领章和军兵种及各种勤务符号,只设夏服、冬服两个系列。陆军服装为全草绿,空军上草绿下蓝,海军为全深灰。男军人均为立翻领上衣,干部为上下四挖袋,战士为两胸袋;女军人夏服上衣为小开领,两个下挖袋,冬季同男军人。

“71”式军装 1969年,随着我国化纤工业的发展,研制了涤锦棉三元混纺单衣,1973年装备部队,称“七一”式服装。应用合成纤维纺织品作军需服装和装具,这在我军服装发展史上,是一次划时代的改革。

“78”式军装 “七八”式服装是“七一”式的改进型,它以减重为目的,全面应用合成纤维纺织品的新成果。

85式军服:恢复军衔制的过渡

“85”式军装基本沿用1955年样式,与“78”式服装相比,其明显区别在于布料和样式的彻底更新换代。

85式军服在1984年定型生产,主要是为了配合1985年恢复军衔制。这套服装设置有夏服、制式衬衣、冬服,样式与65式军服基本一致。全军佩戴帽徽和领章,男、女军官和男战士戴大檐帽,女战士戴无檐帽。

军衔制的恢复最终推迟至1988年,原计划的换装则照常进行,只是暂不佩戴军衔识别标志。尽管85式没有成为第二套“军衔服装”,它仍为87式军服的设计积累了宝贵经验。

87式军服:第二套军衔服装

“87”式军服是1987年经中央军委批准定型的。军队在1988年10月1日重新实行军衔制,同时全军官兵换发87式军服。这套服装除分礼服、常服、和工作服4个系列外,还特别设置了文工团员用的演出服和军乐团、仪仗队的礼宾服。另外,还有地勤服、迷彩服、防化服、坦克服、航空服等近10种特种服装。1990年开始配发了87式制式衬衣。1992年,中央军委决定:文职干部配发制式服装,戴文职肩章、领花。用“87”式系列军服装备部队,是我军军服史上一个突破。

87式军服的常服分夏常服、制式衬衣、冬常服3类。夏常服其实在春秋穿着;制式衬衣分长、短袖,在夏季戴军衔肩章单独外穿,女军人可搭配藏蓝色西服裙。男军官冬常服为立翻领,女军官为双排扣西服领。

军官肩章的样式和军衔表示方式基本上采用了55式军服军衔肩章样式,军官礼服、常服肩章版面均为金黄色。

97式军服:07式军服的基础

驻港、澳部队自香港、澳门回归后试穿的制式军服被称为97式军服。

与87式军服相比,这套军服增加了常服、作训服的品种,将87式军服中的夏常服调整为春秋常服,增加了由可佩戴军衔肩章的长、短袖衬衣和夏裤、贝雷帽组成的夏常服,在作训服中增加了体能训练服。

颜色形成系列。陆军为浅棕绿,海军为全白和全藏青,空军为全蔚蓝。

服饰有所突破。97式军服设计了军种胸标、姓名牌、臂章、穗带、帽檐花等服饰。

“99”式军装:面向21世纪的新一代军服

1993年初,我军开始研制面向21世纪的新一代军服。新一代军服保留了“八七”式服装的优点,吸取了国际上先进国家军服的长处,与87式军服相比,在结构、用料、颜色、服饰及配套方面均有较大的改善。尤其是样式、颜色更为美观、大方和协调,形成了陆军以棕绿色为主色调、海军以白色和藏青色为主色调、空军以蔚蓝色为主色调的三军颜色体系。99式军服共分礼服、常服、作训服和工作服四大系列,与87式服装相比,主要增加了礼服、夹克常服、毛衣、体能训练服、战士皮鞋、作战靴及国际通用的贝雷帽等品种,新增了绶带、军种胸标、姓名牌、臂章等服饰标志。

99式军服于1997年5月1日起首先在驻港部队试穿,2000年前后开始逐步装备全军。

2000年5月1日起,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开始统一配发99式长、短袖制式衬衣和贝雷帽,同时取消已装备部队多年的87式长、短袖制式衬衣。99式制式衬衣采用了先进的纺织和原液染色等技术,与87式制式衬衣相比,在样式结构、用料、颜色和加工工艺等方面均有较大改善,提高了穿着舒适性。长袖制式衬衣官兵均为束腰式;短袖制式衬衣军官、文职干部为夹克式,士兵为束腰式。陆海空三军衬衣颜色为各军种基本色,陆军为浅绿色,海军为本白色,空军为浅蔚蓝色,体现了三军特色,形成了系列。这次向全军官兵配发的贝雷帽为我军首次装备。贝雷帽采用国际通用样式,用料为细羊毛,颜色为陆军深棕绿色、海军深藏青色、空军深蔚蓝色。贝雷帽的配发,较好地解决了过去官兵在夏季戴大檐帽太重、太热和不便携带的问题。

07式军服我军军服史上一次全面、系统的改革

经党中央、中央军委批准,全军从2007年起换发07式服装。这次是我军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换装,涉及礼服、常服、作训服和标志服饰4个系列共644个品种。

陆军军服颜色调整为松枝绿,海军军服调整为深藏青色和白色,空军军服在深蓝灰色基础上作了适当加深。大檐帽调整了翘度,军官增加了帽檐(墙)花;夏常服为束腰式,陆、空军和海军白色春秋常服为猎装式,使体型更显修长;增加了级别资历章、国防服役章、臂章等,重新设计了帽徽、领花,体现了军人荣誉,强化了军服美感。国旗、军旗、长城、天安门等中国军队的传统重要标识,简洁地融入到了臂章、领花、胸标等标志服饰上。

我军军服大事记

●1928年5月,桃寮被服厂成立,红军从此有了自己的制式服装。

●抗战爆发后,中国工农红军改换国民党军服。八路军、新四军都佩戴“青天白日”帽徽,八路军佩戴“八路”二字的长方形臂章,新四军佩戴“新四军”或“N4A”臂章。

●1949年,我军服装颜色确定为草绿色,材料为棉平布,帽子改为圆形短檐帽,佩戴“八一”红五星金属帽徽。这是我军历史上第一次统一服装样式和色彩。

●1950年1月4日,中央军委批准实行新的军服样式,简称50式军服。这是解放后我军第一次正式装备的统一装备、统一制式、统一标准的军服。

●1955年10月1日,我军正式实行军衔制,着装改为55式军衔服。这套服装初步建立了常服、礼服、工作服系列,确定了新的服装样式和用料,设置了寓意鲜明的标志符号,在中国军服史上具有里程碑的特殊意义。

●1965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制取消,军衔服也随即废止,改穿65式军服。全体官兵一律改戴解放帽,缀全红五角星帽徽和全红领章,从而体现官兵一致的革命传统。

●1973年5月,全军正式换装涤棉锦混纺布军服,称为71式军服。71式军服的质量和穿着性能均有较大提高,被称为我军服装材料发展史上的一大飞跃。

●1988年10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重新实行军衔制。同时,全军装备新式军服——87式系列军服。这是我军军服涉及品种最多(400多个),水平较高、较为完整的一次改革,标志着我军军服已进入一个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单一服制向系列化发展的新时期。

●从1993年起,我军开始研制面向21世纪的、与国际先进国家军服接轨的新一代军服。从1997年5月1日起,驻香港部队三军官兵首先穿着我军新一代军服——97式;从2000年5月1日开始,全军官兵统一穿着99式长、短袖制式衬衣和贝雷帽。新一代军服更好地展现了军人的阳刚之美和军队的群体美,对充分展示全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形象具有积极作用。

●2007年8月1日起,全军部队陆续换穿07式军服。这是我军军服史上一次全面、系统的改革,标志着我军军服建设水平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帽 徽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佩带布料全红五角星帽徽。抗日战争时期,帽徽式样同国民革命军。1949年6月起,中国人民解放军帽徽样式与“八一”军徽相同。1951年后,海军、空军军官的帽徽样式与本军种军徽样式相同。

1955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颁发了新的帽徽样式,陆军、海军、空军的帽徽为圆形,正中镶嵌“八一”军徽,分别以海篮、藏篮、天篮色衬底,周围为麦穗和齿轮。海军、空军帽徽分别衬以铁锚和飞鹰两翼。1965年6月,陆军、海军、空军的帽徽统一改为全红五角星。1985年5月,陆军、海军、空军帽徽又分别恢复了1955年样式,并分大小两种。大帽徽直径40毫米,用于大檐帽、绒帽和皮帽;小的帽徽直径35毫米,用于解放帽和女软帽。

1988年10月在实行新军衔制的同时,陆军、海军、空军的帽徽进行了改革,将1985年实行的小帽徽作为作训帽和女军人无檐软帽帽徽;大帽徽主体为“八一”红五角星,下方加衬天安门图案和8片金黄色松枝叶,适用于大檐帽、水兵帽、绒(皮)帽上佩带。

三军大檐帽帽徽

新帽徽的红五星、麦穗、齿轮和天安门,象征着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武装力量,与中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保卫祖国,建设祖国。松树具有傲风抗寒的性格,用松枝叶作为大帽徽的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和当代军人的不屈风范。

领 章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土地革命时期佩带平行四边行领章。1930年5月,中央军事委员会制定的《中国工农红军编制草案》规定:领章分步兵、骑兵、炮兵、航空兵、技术兵和职员6种,各以底色和边色相区分。由于部队分散和战争频繁,此种领章末能实行,红军仍普遍佩带全红领章。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和50年代初期,主要以臂章、胸章为标志,不佩带领章。1955年全军实行军衔制时,陆军、海军、空军官兵的领章分别为红色、黑色和天蓝色,上缀军种、兵种或专业勤务符号,陆军、空军士兵领章还有表示军衔等级的五角星徽;海军士兵佩带小肩章,不佩带领章。1958年1月起,军官改佩军衔领章,其规格、底色与原制式相同,三面镶金黄色边,并有区分军衔等级的星徽和横线。尉官为一道黄色横线,校官为两道黄色横线,将军和元帅领章无横线。其中少尉、少校、少将为一颗星徽,中尉、中校、中将为两颗星徽,上尉、上校、上将为三颗星徽,大尉、大校、大将为四颗星徽,元帅领章缀一枚国徽和一颗星徽。

1965年6月取消军衔制,全军统一佩带全红领章。1985年5月,陆军、海军、空军领章分别改为红色、黑色和天篮色,军官领章三面镶金黄色边,中间缀五角星徽;士兵领章缀军种符号。1988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新的军衔制,全体官兵改佩军种(专业技术)符号或领花,军人常服和制式衬衣缀军种或专业技术符号,军官礼服缀领花。

军人领花

武警领花

 

1992年5月,全军文职干部统一配发制式服装,佩带文职干部领花。

肩 章

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955年10月实行军衔制时开始佩带肩章,形状有梯形、剑形、斜角形和矩形4种,其中元帅、将、校、尉级军官及院校学员的常服肩章为梯形,海军士兵小肩章为矩形。指挥军官、政治军官肩章版面为金丝,勤务军官肩章版面为银丝。元帅肩章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银白色五角星徽各一枚,将、校、尉级军官肩章分金黄色、银白色两种,分别绣或缀钉银白色 、金黄色五角星徽1─4枚。

1958年1月,勤务军官的银白色肩章改为金黄色肩章,海军陆上士兵、海军航空兵士兵冬常服和海军士兵大衣取消肩章,改佩领章。1965年6,中国人民解放军肩章随军衔制的取消而废止。

1985年5月,陆军、海军、空军军官和志愿兵佩带剑形肩章,陆军、空军为棕绿色,海军为海篮色,中间缀军种符号。1988年10月实行新军衔制,全军官兵肩章缀军衔符号,军官肩章为3等11级,士兵肩章为3等7级。军官常服、礼服、大衣肩章主体为长方形,内端呈钝角、版面为金黄色。以镶边和纵向彩杠颜色区分军种,陆军为正红色,海军为黑色,空军为天篮色。金黄色版面中一条纵向彩杠为尉官,两条纵向彩杠为校官。军士长、专业军士、学员常服肩章的材料、规格与军官常服肩章相同,军士长肩章镶金黄色纵杠两条,专业军士镶一条,学员肩章镶两道黄边。士兵常服、作训服、制式衬衣肩章为套式软肩章,陆军、空军肩章版面为棕绿色,海军为黑色,上有金黄色横向彩杠表示军衔等级。军官、军士长、专业军士学员的作训服、制式衬衣佩带软肩章,样式为等腰梯形,陆军、空军为棕绿色、海军为黑色。

1990年6月,军官软肩章改为宝剑形,空军软肩章颜色改为天篮。1993年10月,军士长、专业军士肩章样式改为等腰梯形,版面镶有金黄色纵杠和折杠,二道纵杠为军士长,一道纵杠为专业军士,折杠区分军衔等级。1992年5月,文职干部统一配发制式军服,佩带文职干部肩章,肩章中央缀钉军种符号。

文章来源: 中国网综合消息 责任编辑: 苏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