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红色教育 > 国民大革命

国民大革命

文献上传

文献上传:国情文献资源网网络征文开始...

民族团结

详细信息>>

北伐战争——反北伐统一的问题

发布时间:2015-08-05

     自孙中山逝世北京后,中国共产党与苏联顾问鲍罗廷以“党的力量在前,革命的武力在后”为理由,在国民革命军中发表北伐必败论,并于广州市区散发传单,反对北伐。6月,中国共产党中央会议讨论北伐问题,并通过反对北伐的决议。

  1926年2月21日至2月24日,中国共产党在北京举行特别会议,将北伐战争政纲,以工农革命为主干。3月爆发中山舰事件,苏方妥协;7月,中国国民党出师北伐,中国共产党在扩大会议上与第三国际指示中,均强调中国革命的根基就是解决农民问题(共产革命),之后在北伐过程中组织农会,扩大工农运动,迅速扩张中国共产党的势力,并成功制造国民政府内部左右派分裂。在此之前的3月,因中山舰事件与蒋中正产生分歧,国民政府主席汪兆铭出走法国,国民党内另一领袖胡汉民出走苏联,蒋中正忙于整顿党务,北伐呼声一度无人问津。与此同时,随着湖南形势的恶化,吴佩孚命叶开鑫为湘军总司令,率部进攻唐部。吴佩孚以援助赵恒惕为名,进占湖南。5月5日,李宗仁宣布出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军长一职,并赴广州与第四军军长李济深达成共识,要求国民政府把握湖南战机进行北伐。

  5月21日,中国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召开,通过北伐决议案,任命唐生智为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军长、筹建总司令部、推举国民革命军北伐总司令等具体计划阶段。至5月底,国民革命军第七军第八旅和第四军叶挺独立团先期入湘,增援唐部,打开北伐的前进道路。

69-14021Z95S6.jpg

北伐战争纪念馆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