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3-22
战略构想与毛泽东暗合1938年初,彭雪枫在对鄂豫边的历史和现状进行深入考察后,对山西战局和陕北“三边”(定边、安边、靖边)形势进行了缜密思考。3月1日,彭雪枫向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致电,提出了新建八路军战略后方的建议和主张:
从目前山西战局及陕北三边形势看,我军有以陕南、豫西及川北之通南巴这一地域作大后方的绝对必要。党从现在起,即应重新估计这一地域,目前应:一、迅速发展并健全党的组织;二、轮番训练大批当地的党军群众工作干部;三、相机扩大而重心在于提高高(敬亭)周(骏鸣)两部军事政治水平。
这些建议和主张,与毛泽东的战略构想相吻合。毛泽东非常重视,即于3月6日电示彭雪枫:“目前根据地仍应坚持陕甘边,但准备转移时最好是在鄂豫皖边,望以大力发展该区工作。”此后,彭雪枫便在竹沟设立中共河南省委军事部,正式以部长的身份肩负起中共中央长江局赋予他的光荣使命,并以“军民联合建设新竹沟”为号召,谱写了中原抗战的壮丽篇章。9月中旬,毛泽东向河南省委通报“开封失守,豫东沦陷”后的情况,同时令彭雪枫“先行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遵照毛泽东和长江局的指示,彭雪枫“以新四军游击支队名义”,于9月30日率部在竹沟誓师东征。
1939年春,挺进敌后的新四军游击支队住在豫东小镇书案店。时至春荒严重,群众缺粮断炊,部队经费困难靠野菜生活。彭雪枫卖掉了直属队包括自己心爱的战马在内的所有马匹,为战士们解决吃饭问题,救济断炊的贫困群众。后来,书案店的群众在镇西门为彭雪枫建一座纪念碑,两侧刻着一副对联:“救民涂炭恩泽同山河并寿,益国磐石功勋共日月齐光”,横批:“民族长城”。
在淮北抗战的日子里,彭雪枫多次通过电、信与毛泽东传递交流各方面的讯息,为建立豫皖苏抗日根据地,壮大抗日武装建言献策。
在6年多的艰苦奋战中,彭雪枫将中原抗日武装部队由300余人发展到3万余人,进行大小战斗2700多次,累计歼敌48000余人。淮北根据地从一块到多块,从小块到大块,成为拥有30余县、面积2万多平方公里的全国19个著名的抗日民主根据地之一。毛泽东于1939年12月30日和1940年4月29日、5月17日接连发出三次贺电、贺信,嘉奖彭雪枫快速发展豫皖苏抗日根据地所取得的辉煌业绩。
壮烈殉国,全民族为之悲痛
1944年4月,日寇为打通大陆交通线,发动了中原战役,大举向河南腹地进攻。根据战争形势的需要,华中局决定成立由彭雪枫、张震、吴芝圃三人组成的行动委员会,彭雪枫任书记;负责和指挥西进斗争,收复萧县、永城、夏邑地区,打通与睢杞太地区的联系。西进部队在彭雪枫的率领下,从宿县北部越过津浦路,进入萧县以南地区。8月23日,攻克萧县小朱庄据点,歼顽军1500余人。接着,又粉碎了日伪军2000余人的“扫荡”,对日伪军展开了强大攻势,连克黄庄、菊集、马庄等据点,迅速收复了萧永宿地区。并建立了县委和县抗日民主政府,组织起千余人的地方抗日武装。国民党顽军对西进部队取得的节节胜利惊恐不安,重新集中大量兵力,企图再占萧永宿地区。9月10日,彭雪枫指挥所部九旅二十五团、十一旅三十二团和师属骑兵团包围顽军李光明部1000余人于夏邑县八里庄圩寨内,并迅速发起攻击。顽军仓皇突围,又遭到四师骑兵团冲杀。至11日拂晓,除300余人投诚外,其余全部被歼、被俘。然而就在战斗即将结束,彭雪枫视察战场时,不幸中弹殉国,年仅37岁。
噩耗传到延安。刚刚在三天前向中央机关全体同志发表了著名的《为人民服务》的讲演的毛泽东闻讯无比悲痛。他挥笔为他的爱将写下了这样的挽词:“雪枫同志在与敌人斗争中牺牲了,全民族和全党都悲痛这个损失。为了补偿这个损失,应该学习雪枫同志的英勇精神,更加努力扩大解放区,扩大八路军、新四军,促成联合政府和联合统帅部,使日本侵略者在有效的联合打击下早日被消灭,使独立民主的新中国早日实现。”1945年2月,毛泽东又与朱德、刘少奇、彭德怀、陈毅一起,为彭雪枫撰写了长篇挽联:
二十年艰难事业即将彻底完成,忍看功绩辉煌,英明永在,一世忠贞,是共产党人好榜样;千万里破碎河山正待从头收拾,孰料血花飞溅,为国牺牲,满腔悲愤,为中华民族悼英雄。(刘书华)
编辑: 谢菲 来源: 《人民政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