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殷夫,姓徐,名孝杰,字柏庭。1910年出生浙江省象山县环珠乡大徐村。听爷爷说烈士殷夫是象山县一代伟人,一代骄子。
殷夫从小受到较好的教育,他父亲教他认字,背诵诗。大约在六七岁时进入大徐义塾读书。1920年秋考进丹城立高等小学。在校三年,深受五四反帝、反封建运动和新文化、新思想的影响。就有了日后的革命思想。
1927年秋,蒋介石“四一二”政变殷夫因一个广西籍的“獐头小人”告密,被国民党反派押捕入狱,囚禁了30天,险些遭遇枪决,后来由大哥出来保释并予以“软禁”生怕殷夫再被押捕。1928年初,噩运又笼罩在殷夫的头上,那年殷夫参加校外的革命活动,被狡猾的国民党反派听见,又押进了牢房,当时大哥不在,由大嫂托人保出,保出后,殷夫深怕自己的几个参加革命的同学也会被连累,同学都逃离了上海,在象山小学代课教师,以教师身份掩护,私下里对学生讲述革命,开导学生革命的思想,又以参观风景为名,秘密讨论革命理论。在二姐的资助下,,回到上海,殷夫又重新全力投入到地下革命斗争,从事青年远动会。
1929年夏天,殷夫在海丝厂罢工斗争中,不幸又被国名党反派押捕了,殷夫没有让大哥大嫂来保释,不想让他们受到束搏,他在监狱里,被国名党反派用缰绳向殷夫抽去,殷夫身上左一块青,右一块紫,上一片血,下一片疤。惨不忍睹,经过了几个月的痛苦煎熬,终于被释放了。不久殷夫又恢复了青年组织关系。
随后殷夫参加了东方旅行社的会议,被叛徒唐虞告密,同另外8人同时在荒原遇难,年仅22岁。
鲁迅得到消息,愤怒不已,写下了:“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来表示对死去的烈士沉痛悼念,对敌人的无比愤恨。
全国解放后,党和政府为烈士殷夫在上海设立了墓碑。
殷夫在短暂的生命里创作了许多爱国爱民诗歌。烈士的精神永垂不朽。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