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红色教育 > 中国革命英烈

中国革命英烈

文献上传

文献上传:国情文献资源网网络征文开始...

民族团结

详细信息>>

革命意志坚强的无产阶级战士――孙炳文

发布时间:2016-07-08

 390867.jpg

  1918年2月,朱德(左)和孙炳文在四川泸州。
  1922年9月,一艘法国客轮从上海启航,开赴法国马赛。船上,有两位正值盛年的男子,准备经法国前往马克思的故乡德国,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他们分别是37岁的孙炳文和36岁的朱德。

       孙炳文,四川南溪人,1885年生。1908年考入京师大学堂。不久,孙炳文接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失败后,孙炳文受到袁世凯的追捕,回到四川老家。1917年,经人介绍,孙炳文结识了时为滇军将领的朱德,救国救民的共同志向使他们成为莫逆之交。孙炳文和朱德反复讨论了国内政治形势,最后决定到马克思的故乡德国考察学习。1922年10月,孙炳文和朱德在德国柏林由周恩来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5年,以五卅运动为起点,掀起了大革命高潮。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急需大批的革命骨干力量,中共中央号召旅欧党员回国参加革命。孙炳文于同年秋回国,先到北京,年底到革命的中心广州,任国民革命军政治部秘书、黄埔军校和广东大学教授。1926年6月,孙炳文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秘书长。同年7月,北伐战争开始后,他任总政治部后方留守处主任。1927年春,蒋介石加紧反共步伐,阴谋发动反革命政变,孙炳文在黄埔军校的演讲中予以坚决揭露。4月16日,孙炳文在取道上海前往武汉时,由于叛徒告密,被敌人逮捕。敌人对孙炳文诱以高官厚禄,遭他严正拒绝。4月20日,孙炳文在龙华被敌人杀害。时年42岁。

      孙炳文遇难后,朱德闻讯十分悲痛。1945年中共七大召开期间,朱德撰文纪念孙炳文,称赞他是“革命意志坚强”的“无产阶级的战士”。

     (新华社北京5月20日电)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责任编辑:王新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