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11-06
【连网】 (王艳 邱仕明 冯丽丽 文/图)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纪念日,也是全国人大常委会以立法形式确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后的第一个纪念日。连日来,我市各中小学组织青少年学生,祭扫抗日山烈士陵园、小沙东海战纪念室、汤曙红烈士墓、朱爱周烈士墓等抗战设施及遗址,缅怀革命先烈,激发广大青少年的爱国热情。当前,就如何依托地方丰富的红色资源,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我市相关部门做了积极探索。
众多纪念设施及遗址尚待开发
在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8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中,江苏省有7处入选,抗日山烈士陵园是我市唯一入选的单位。
据2010年全市革命遗址普查统计,我市境内的革命遗址总数达152个,其中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个,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8个。知名度最高的当属赣榆抗日山烈士陵园。该陵园位于赣榆班庄境内,是我国建园最早、规模最大、唯一一座以“抗日”命名的烈士陵园,也是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岁月里,由滨海区军民在战火硝烟中一边打仗一边修建起来的。
“除了烈士陵园外,我市还有一批烈士墓和纪念地散落在各地,比如,东海的杨化三烈士墓碑,赣榆的大吴山战斗纪念地等,这些都是地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很好载体。”市党史办主任苏中保介绍道,“红色资源”是指革命时期留下的革命遗址、革命文物,还有革命人物的精神等珍贵资源。赣榆黑林把刘少奇旧居、符竹庭将军殉难处等革命遗址串联起来,形成了一条红色旅游长廊,被列为全市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
不容忽视的是,在文化呈现多元化发展的今天,观众已不再满足于欣赏展品,而是力图探求展品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充分体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功能。抗日山烈士陵园的成功做法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多年来,赣榆先后4次对陵园进行大规模改扩建,邀请专家进行整体设计,新扩建了碑廊、国防园、抗日山纪念馆等景点,加强绿化、美化,改善了陵园的设施和环境。该陵园先后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4A级红色旅游景区等多项称号,并入选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年接待全国各地70万人次凭吊先烈、接受教育。
创新载体传递社会正能量
在央视播出大型电视纪录片《抗日山》,拍摄专题片《连云港保卫战》、《赣榆战役》,编纂出版《红色记忆》、《抗日英雄谱》等书籍……近年来,我市各县区和党史部门组织拍摄和撰写了一批红色教育题材作品,丰富了地方爱国主义教育资源。
“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新的时代内涵对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也提出了新的难题和挑战,应该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挖掘利用地方红色资源和互联网等新媒体,引导广大市民树立发展的国家主权理念、情感引导理念、清醒的国家安全教育理念等。”淮海工学院法学院副教授、历史学博士阎建宁建议。我市党史部门曾组织抗战老兵、党史专家等赴基层、学校开展爱国主义宣讲活动;市革命纪念馆开展了“小推车”公益基金活动,募集社会善款,帮扶生活困难的抗战老兵及其后人,得到了社会积极响应。
红色资源激活正能量。各类纪念馆、展览馆、烈士纪念碑等爱国主义教育载体,同样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它们在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精神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海州区积极整合“红色资源”,打造海州“一亭、一碑、两园”(白虎山东海特支成立纪念亭、苏光烈士纪念碑、上青园和青龙山烈士陵园)特色党建教育基地,形成了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革命遗迹等串连成线、辐射全区的红色信仰教育网络体系。
爱国主义教育也能“寓教于乐”
今年暑期,市革命纪念馆以“七彩夏日”为活动主题,开展志愿小讲解员、采访老革命家等系列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对未成年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期间,连云港师专一附小教育集团的22名志愿小讲解员,通过前期选拔、培训和演练,熟练地掌握了各自负责的讲解内容,稚嫩的童声为参观者带来了一场生动的历史讲解。
连云港师专一附小教育集团的许冰彬老师看到学生们的精彩表现,欣喜地说:“通过开展小讲解员特色服务活动,学生们既学到了党史知识,又亲身体验了讲解员的工作环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效果很好。”不仅如此,市革命纪念馆还开展了“与老革命家追忆往昔”主题实践活动,旨在缅怀革命前辈,丰富地方革命史料。42名青年志愿者们经过报名培训,跟随工作人员前往采访拍摄连云港市及在本市战斗过、工作过的老干部、老战士和老党员,记录革命先辈的光辉事迹,挖掘本地区各个革命时期重大历史事件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只有铭记历史,特别是铭记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中国革命史,才能深刻了解过去、全面把握现在、正确创造未来。利用红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教育是铭记历史的一个重要途径。”苏中保说,目前我市拥有大量的红色资源,利用这些载体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不仅可以激活爱国主义教育方法,更能提高爱国主义教育实效。不少专家也建议,相关部门可以结合未成年人思想特征、兴趣爱好,专门开辟中小学生旅游参观“绿色通道”和“教育套餐”,让孩子们在亲身体验和实践活动中更直观形象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