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民族团结 > 民族历史

民族历史

文献上传

文献上传:国情文献资源网网络征文开始...

民族团结

详细信息>>

独龙族的历史

发布时间:2014-11-24

     t01ab6bdafc0b964c33.jpg

        独龙族的先民与古代氐羌原始族群的关系极为密切,是古代氐羌原始族群的一个组成部分。

追溯独龙族的历史,由于其先民人口较少,又处于迁徙流动和融合过程中,因此只能从整个地区范围内去识别其发展梗概。汉代,中央王朝在西南地区设益州郡、永昌郡,独龙族先民当时巂唐(今保山)、不韦(今保山南部施甸一带)二县管辖的范围。正是从这时起,独龙族居住区与中原的封建政权发生了政治关系。唐、宋两代,独龙族居住区属南诏大理地方政权管辖,元、明、清三代则为丽江木氏土司和丽江路军民总管府的辖区。

汉文史书有关独龙族的记载。《元一统志》丽江路风俗条说:丽江路,蛮有入种,曰磨此、曰白、曰罗落、曰科闷、曰峨昌、曰撬、曰吐蕃、曰卢、参错而居。丽江路包括今丽江地区、怒江州和迪庆州南部,其西北与今西藏相接。而吐蕃正是在丽江路的西部与西北部参差而居的独龙族、藏族和傈僳族先民。字的同声异写,二十世纪五十年以前,俅()族居住地区的河流称为俅江或俅地,而贡山县西部的独龙江上游则至今仍称俅江,元朝时期俅()族正是居住在俅江流域一带,后来逐渐南移至下游的独龙江流域。

清代道光《云南通志》、雍正《云南通志》、乾隆《丽江府志略》等志书中,也都可以找到相互印证的史料,且对独龙族的生产、生活也都作了较为真实的反映。

辛亥革命后,独龙河划归菖蒲桶殖边公署统辖,1918年菖蒲桶殖边公署改为菖蒲桶行政委员会公署,1933年又改为贡山设治局,并先后在独龙河设立公安局和区公所。随着殖边公署的设立,殖边队的进入,开宠放雀政策的推行,仙地的一些汉、白、纳西族商人、手工匠和农民也相继来到贡山,开道路,办学校,兴商旅,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贡山的兴盛发展。但随着国民党统治机构在贡山的日趋严密,历任设治局长的贪赃枉法,独龙人民的痛苦有增无减。

独龙族的历史也是一部饱受剥削压迫和充满斗争的历史。在多重压迫下,富于反抗精神的独龙族掀起了多次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其中最著名的1932年反抗察瓦隆藏族土司的斗争。1950418日贡山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独龙族人民也掀开了其历史的新篇章。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