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国农村改革 从“两权”到“三权” 分置出新活力
发布时间:2017-04-05
央视网消息:“三权分置”被称为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又一重大制度创新,那么,它在三十多年前开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又有什么延续呢?
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张红宇介绍到,家庭联产承包制实质上就叫“两权分离”,解决的是当时农民积极性的问题,解决的是公平问题,解决的是怎么样增加农业产出的问题。那么“三权分置”实际上是在“两权分离”的基础之上,重在解决的是效率问题,重在解决的农业的资源配置问题。
农业红利及经营土地面积逐渐减少
农业部最新统计显示,尽管中国农民收入连续十二年快速增加,但来自农业的红利却越来越少。农户赚的100块钱里,只有25块钱来自农业;与此同时,每个农户经营土地的面积也在减少,从不到10亩,下降到5亩。在全国,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有28%,但他们创造的产值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9%。专家表示,“三权分置”之后,将有助于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规模经营,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土地产出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