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民族团结 > 民族团结教育

民族团结教育

文献上传

文献上传:国情文献资源网网络征文开始...

民族团结

详细信息>>

一颗红心代代传 党的恩情永不忘

发布时间:2017-05-03

 来源:今日新疆网

库尔班大叔上北京见毛主席的事,在新疆早已家喻户晓。笔者从和田驱车一百八十多公里,来到库尔班·土鲁木的家乡于田,探访这位普通维吾尔族老人的后代子孙。

    翻身农民紧跟党

    一进县城,我便看见豁然矗立的库尔班·吐鲁木与毛主席握手的大型雕塑。

    库尔班·吐鲁木于1883年出生在于田县托格日尕孜乡,解放前,家里祖孙三代给巴依(地主)当长工,受尽剥削凌辱。

    “1949年年底,解放军来了。我们家也在土改中分得14亩地、一处房子,还有一头驴,从此,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67岁的父亲,高兴万分。他坚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他把对党的感激之情,化作要亲眼见见毛主席的强烈愿望,整天念叨着要去北京见恩人毛主席!”库尔班·吐鲁木女儿、87岁的托合提汗·库尔班回忆道。

    1956年秋天,从没出过远门的库尔班·吐鲁木,带着自家地里收获的杏干等礼物,骑着毛驴出发了。得知库尔班·吐鲁木要去北京见毛主席,于田县干部追出县城,苦口婆心地劝他道:“大叔,北京太远了……您去不了啊!”一心要见毛主席的库尔班·吐鲁木,并不甘心,回去后又找来村干部,帮他写信给毛主席。

    不久,库尔班·吐鲁木收到中央办公厅寄来的回信,鼓励他好好劳动,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信中还有一张毛主席的照片。

    库尔班·吐鲁木牢记毛主席的嘱托,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处处带头,事事负责。1958年6月28日,库尔班·吐鲁木作为“全国劳动模范”,在北京中南海受到了毛主席的亲切接见。“萨拉木毛主席(毛主席您好)! ”那一刻,库尔班·吐鲁木激动不已,双手紧紧与毛主席伸出的大手握在一起,他的心愿实现了!

    回乡后,库尔班·吐鲁木更加积极地带领乡亲们投入生产建设。1959年7月,76岁的库尔班·吐鲁木,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10月1日在天安门,库尔班·吐鲁木再次见到了毛主席。

    库尔班·吐鲁木与毛主席的传奇故事,被人们传为佳话。《库尔班大叔喜洋洋》的歌曲、《库尔班大叔上北京》的电影相继问世。库尔班·吐鲁木与毛主席见面的通讯还被选进了全国小学语文课本。后来,于田县为库尔班·吐鲁木建立塑像,又建造了纪念馆。如今,纪念馆被命名为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全国各地上万人前来参观。

    库尔班·吐鲁木爱党,爱社会主义,听党话,跟党走,用勤劳双手建设家乡,维护民族团结的精神,在新时代下,以最强音奏响,也时时刻刻感召着一代又一代懂感恩的和田儿女,戮力同心,排难而上,为建设美好家园努力奋斗。

    唱起红歌颂党恩

    托乎提汗·库尔班的家中,崭新的抗震安居房窗明几净。“奶奶最喜欢给我们讲外曾祖父的故事,让我们要永远心怀感恩、听共产党的话。”孙女如克亚木·麦提赛地说。

    作为库尔班·吐鲁木的长女,1929年出生的托乎提汗·库尔班,在解放前跟着父亲吃了不少苦。“常听父亲说,我本来有12个兄弟姐妹,但是因为受巴依的剥削迫害,一家人辛勤劳动还是饥寒交迫,只有在临近解放时出生的4个孩子活了下来。”托乎提汗·库尔班回忆起往事感慨万千,“解放后,农奴翻身当家做主,家里日子才渐渐好起来。父亲那么执着地几次要去北京见恩人毛主席。因为他心里一直是把共产党、毛主席,当成了自己的再生父母般敬仰啊!”

    受父亲的感染,托乎提汗·库尔班从小就格外珍惜来之不易的好日子。她遵循父亲的遗志,积极参加生产劳动,用勤劳的双手建设家乡,35岁便当上了生产队长。“十多年前,国家补助2.7万元,为我们一家修建了抗震安居房。2014年,旧房出现裂缝,和田的爱心人士,又为我们捐款15万元,建设了一套105平方米的新房。”说到党的关怀,托乎提汗·库尔班打开了话匣子,“如今,政策好,我们农民有养老、医疗保险,看病也不用花很多钱。前段时间,武警新疆总队医疗队来于田开展免费体检活动,为我进行了全面检查。庄仕华院长还把我接到乌鲁木齐,免费为我进行了胆囊结石手术。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全国得知我的病情后,非常关心,在我出院后还看望了我。”

    “毛主席吔毛主席,你的话儿记在我们的心坎里……毛主席吔毛主席,你和我们在一起啊!”说着,托乎提汗·库尔班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歌儿,悠扬的歌声在儿孙的相和下,愈发嘹亮。

    继承遗志记嘱托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库尔班·吐鲁木一家一心向党的精神代代相传。

    来到于田县托格日尕孜乡库尔班·吐鲁木纪念馆,我们遇见了库尔班·吐鲁木外长孙亚森·买买提明。

    亚森·买买提明农忙之余,还负责库尔班·吐鲁木纪念馆的看护。“这是我爷爷生前的生活用品……这是爷爷和毛主席见面时,毛主席赠送的东方红拖拉机……”热情引领我们参观的亚森·买买提明,言语间尽显对外祖父库尔班·吐鲁木的缅怀和对党的深情。

    在库尔班·吐鲁木的孙辈19人中,有国家公职人员,有农民、工人,还有教师,他们中有不少都是党员。作为库尔班·吐鲁木的后人,无论是在什么岗位上,都谨记爷爷的遗志,把党和政府的恩情铭刻在心,踏踏实实地为建设家乡而努力奋斗。

    艾则孜·阿巴拜克日是库尔班·吐鲁木的外孙,作为于田县托格日尕孜乡一名中学教师,从教19年来始终牢记党的恩情,踏实做好教育工作,做好民族团结。“我常常会对我的学生说,要时刻铭记党和政府的恩情,做一个热爱祖国、懂感恩的人,好好学习知识,将来把我们的家乡建设得更美丽!”

    库尔班·吐鲁木对解放军的感情很深,一直想让儿女后辈去当兵,如今,终于有人实现了老人的遗愿。外曾孙女如克亚木·麦提赛地不仅实现了一家四代的军旅梦,还成为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上的女兵;如今,已退伍回到家乡,她在于田县兰干乡工作。

    在兰干乡劳动保障事务所,如克亚木·麦提赛地正认真地向前来咨询的乡亲讲解社保政策。

    “我从小就喜欢看特种兵的电影,喜欢军人。2012年底,16岁的我,跑到武装部报名参军,没想到幸运地成为一名海军战士。”聊起自己的从军经历,如克亚木·麦提赛地非常自豪。

    进入部队后,如克亚木·麦提赛地克服了语言等方面的困难。“我身上流淌着库尔班·吐鲁木的血,要继承曾祖父不轻言放弃的精神,当一名合格的军人!”克亚木·麦提赛地说。新兵训练结束后,如克亚木·麦提赛地在大连接受为期半年的系统培训,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辽宁舰”的一名女兵。

    2014年12月,如克亚木·麦提赛地从部队退伍后,选择回到家乡,参加家乡建设。今年3月,如克亚木·麦提赛地考入兰干乡劳动保障事务所,成为一名基层干部。“我当过兵,不怕苦,也不怕累。”如克亚木·麦提赛地说,“外曾祖父的精神是我们一辈子都取之不尽的精神宝藏。作为一名公务员,我一定会践行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长治久安中,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

    如今,库尔班·吐鲁木的后辈们,正沿着他的足迹,用勤劳的双手,满怀一腔热情,为建设美丽的家乡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