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南通出生长大的范金燕从小就对数学很感兴趣,读书时她发现自己对数字很敏感,参加过几次数学竞赛都获了奖。“那时候觉得解数学题就像侦探破案一样,从手头的线索一步步推导、离正确答案越来越近,这种感觉真的很棒。”
因为兴趣浓厚,范金燕在填写高考志愿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数学专业,本科成绩也一直遥遥领先。
真正让范金燕对非线性最优化的理论和方法产生浓厚兴趣的,是她在中科院的导师。“我的导师很擅长把抽象复杂的数学问题讲得透彻又有趣,比如他说Gauss-Newton法是一个很‘值钱’的方法,因为Carl Friedrich Gauss(1777-1855)和IssacNewton(1642-1727)两个人都上过他们所在国的货币。比如盲人爬山时,利用拐杖感知山坡的坡度,沿着山坡最陡的方向爬,其实就是最速下降法,利用最速下降方向求函数极小。”
这些看似复杂的东西背后或许是最简单直白的道理,如果能耐得住寂寞等到拨云见日的那一刻,也许瞬间就明白了,范金燕说。
平日里,范金燕是个急性子,说话快、走路快、办事快,可一但沉浸到数学中,她日常的急性子便自动收敛,取而代之的是无限的耐性和沉静的思考,为解决一个数学问题,她可以苦思冥想,有时连吃饭、睡觉、走路都在脑子里“写”着各种方程式。
周围的世界很复杂,可是再复杂的问题也有一定的“套路”,化繁为简、举重若轻,这便是数学的“魔力”。对于范金燕来说, 游走在复杂的世界里,数学就是她的精神家园。